如何制定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

时间:2022-05-26 07:48:58

如何制定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

【摘要】从八十年起至今,国内有好多幼儿园以语言教育为特色,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观念、目标、活动类型与活动设计组织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首先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而观察正是教师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为提高教师的观察、分析与评价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语言教学活动的观察量表。本文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现状;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制定的依据;观察量表制定的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 观察量表 制定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现状

近年来,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研究有不少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语言教学的低效益现象仍然较普遍。如何改变现状,变苦干为巧干,努力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益,这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幼儿语言教育研究内容支点多而广,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也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对于不同能力不同层次教师教学行为的提升缺乏较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延续性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缺乏对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及课后的系统反思,相应的研究也随着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对于教学活动本身的研究价值和教师个人教学行为的系统发展缺乏持续性研究。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出台,指出了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有: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中提出“尊重幼儿期的独特性和价值”。这一标准对幼儿园语言教学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自身掌握语言教学能力的同时又要兼顾要幼儿个别独特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公开征求意见时,家长非常关注语言领域,并且从幼儿的听、说、读、写几方面有详细地发展指南。这为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的制定提供了最好的理论基础。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制定方向

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依据中,可以看到,在观察幼儿的同时,也要观察教师的课堂中的表现。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块面制定,分别是“幼儿观察表”和“教师观察表”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观察量表的制定

教师观察量表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的要求。观察表的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语言教学目标的制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块面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即倾听与表达、阅读和书写两个部分。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指南》中幼儿年龄段发展特点,这需要制定在观察表中,在表格的后面需要对这些制定的目标进行达成度的评定。

2、教师语言的组织的制定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是故事、诗歌、散文等,则要在观察表中添加:语速、音量、节奏,其他。其他则是指,除了量化的观察外,可以有表述性评价:如语言生动自然、语言平淡无感染力等。有助于在课后给予教师明确有效的指导。

3.教师语言活动环节的制定

教师在语言的教学活动中,会采用一些教具,因此要制定辅助方式:视频、实物、手势、眼神、图片、其他。然后是各环节分块记录:如第一环节导入,第二环节活动内容,第三环节结束部分,各环节完成的时间,教师的情绪、思路、目标的达成,作一到两句描述性评价有效无效、科学、形象、层次、其他等。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后“提问和应答及有效性”这一观察内容,对观察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开展此类观察活动,观察者必须是园骨干教师,能做出客观有效地观察记录和评价。针对这一表格,在观察多次后对被观察者提出有效建议。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观察量表的制定

幼儿是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观察的幼儿情况进行一下几方面的观察:

1、幼儿语言发展现状观察量表制定

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位孩子的发展情况也是各不相同。观察者要确定观察课堂中哪几位孩子的语言发展现状?此类观察表的设计,如简单的评价表,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园语言教学幼儿发展目标可细化到各年龄段幼儿在倾听、表达、阅读、书写方面的具体要求。

2、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量表制定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在现场的表现应该如何记录呢?首先观察者,要确定观察幼儿的人数,可是个别的、部分幼儿,或全体幼儿。

量表的第一部分,是幼儿倾听保持的时间,小中大班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各不相同。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再是互动,就是幼儿的回答和提问,回答又分:举手的次数、回答的有效无效、自主回答或引导回答。在教学活动中,还需关注到幼儿在合作环节的中的表现,此类可设计成表述性评价。

最后对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作整体的评价,如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状态如何?目标是否达成?语言句式是否掌握等,根据教师制定的语言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否掌握制定量表。

在实践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刚开始老师们在设计观察量表的时候,都希望讲观察幼儿的内容全部涉及到。但往往相反的是:观察不全面,或来不及观察。因此我们建议老师从个别幼儿观察开始,或从一个点开始进行观察研究,从小处入手利用观察量表帮助幼儿改善行为。

制定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观察量表,站在促进园所、教师和幼儿发展的角度,更新对语言教育的认识,借助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语言教学进行有效推进。依据课堂效果记录的最真实数据和信息;依据对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实施、效果的分析探究;依据对于教学主题的更新和改革,寻求语言教学的新价值,不断改进和完善语言教学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促使园本教研更扎实有效、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幼儿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2]翻译:单敏月王晓平《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第三版》

[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旅游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班级优化巧管理 下一篇:浅谈学生班级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