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无词歌》的旋律特征探析

时间:2022-05-26 06:08:53

摘要:钢琴小品集《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标题性、抒情性钢琴小品的代表作,他的创作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传统形式,结构非常严谨,曲调极其优美。本文通过对钢琴小品《无词歌》的旋律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对《无词歌》的认识,充分发挥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门德尔松;钢琴小品;旋律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门德尔松的音乐如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具有无边的想象力,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浪漫主义思想,是作曲家思想感情的真挚流露。门德尔松对于钢琴音乐的创作,在于把歌唱性旋律和钢琴织体完美的结合成统一的整体,有的钢琴曲配有简单的音型伴奏,在一定的节奏型陪衬下奏出浪漫的、像歌唱一样的的旋律。门德尔松善于运用适合人声歌唱的旋法,他的首批“无词歌”就被他的姐姐赞美为“绝妙的小品”。音乐织体为伴奏声部和主要旋律之间的整体巧妙地配合,在1828年以后,门德尔松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艺术风格――“无词歌”的风格:音乐篇幅相对短小,并且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和统一。这必将会影响到“无词歌”的音乐旋律风格。作曲家在《无词歌》中形象生动地描绘的民俗、自然、生活和风情等,无不体现了作曲家的艺术情怀和内心的感受,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旋律的感彩。《无词歌》的音乐旋律既刻画了生动的形象,又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形成了作曲家门德尔松独特的旋律风格[1]。

一、非歌唱性旋律的陪衬作用

一般来说,每首乐曲主要是以主旋律的反复推进作为作品发展的主线,《无词歌》同样也不例外。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于非歌唱性旋律的积极运用。《无词歌》运用了大量的非歌唱性旋律,如:分解和弦、连续的大跳、快速音型化、宣叙调似地旋律等。分解和弦,在古典乐曲中是经常运用的伴奏音型,如《无词歌》中,出现了连续分解减七和弦的旋律音型,随着渐强的力度处理,给音乐增添一种激动不安的情绪。OP85.NO.4乐曲的高潮部分,出现从四度、六度、直到七度的连续大跳,使得这一高潮出现在急切的期待中,旋律中连续的大跳,为高潮做好了铺垫,这时的旋律线往往表现得跳动崎岖。OP53.NO.4是带有宣叙调风格的旋律作品,它的速度是柔板,似一种如泣如诉地描绘和诉说。因此,有时把它命名为“灵魂的悲哀”。当然,还有一些诸如前奏和尾声等部分的旋律,也经常是非歌唱性的。非歌唱性的旋法在无言歌中的出现,往往是根据内容和音乐发展的需要,并与歌唱性的旋律融为一体。这不仅为旋律带来了更为活跃的对比和发展,也大大地丰富了无词歌旋律的表现力,同时并增强了器乐化的表现性能。为乐曲增添了新鲜的学业和活力。

二、特殊的富有特点的旋律进行

向上大小六度的跳进;向上八度和七度的跳进;下行四音列的进行;下行减五度进行;下行二度进行等,这些都是门德尔松《无词歌》的旋律风格最主要的体现。向上大小六度音程的跳进,有时出现在乐曲的开始,有时出现在旋律的同音反复或级进时。音程大跳之后,旋律一般所做的反向级进,不仅使旋律起伏明显富于弹性,而且表达了积极的、明朗的、乐观向上的情感。大小六度的跳进还采取在骨干音之间有各种音程的级进填充形式,因而这种跳跃更加富于流动中的弹性。在无词歌旋律中也经常使用向上八度和七度的这种大跳,以使音乐有豁然开朗之感。下行四音列的进行,这也是门德尔松所喜爱的一种旋法。《无词歌》旋律中极有特色的进行是带有一定的伤感色彩的下行减五度进行。门德尔松十分偏爱的是下行二度进行,这种进行表现为小二度下行,常常出现在乐节、乐句和乐段的收束处。下行二度:“叹息”音调的运用,表现了优美之中带有忧伤的情绪,这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也得到了充分显露。

三、背景性的流动音型织体

在《无词歌》的织体中,运用较多的是背景性的流动音型织体,这种织体在流动自由的音型衬托下,更加突出了主题旋律的歌唱性。例如《无词歌》集中每套的第一首。另一种是背景性的和弦反复,它与背景性的流动音型相似,是伴奏织体的和声背景,采用有规律的和弦脉动,加强了乐曲的流动性,从而活跃了情绪。这种织体对创造激昂慷慨的气氛十分有益例第、等首。同时在不同的内容和情绪下,也可以表现更为深沉的律动例第等首。还有一种是背景性的固定节奏音型,这种织体运用统一的有特点的节奏型来贯穿全曲,使情绪更加集中。在第首中的切分节奏,表现出贯穿乐曲的某种焦虑情绪,而第首的伴奏织体则以由后分音符开始的流动节奏型,表现了从容不迫的抒情性及歌唱性。其它还可以参看第、等首。不同的是这两首乐曲的旋律本身采取了合唱形式,在与固定节奏音型结合在一起时,情绪更加激动不安。

四、装饰音在作品旋律中的特殊意义

装饰音是门德尔松《无词歌》旋律中的另外一个特点,主要体现为较强的歌唱性。不同于其他器乐曲,由众多小音符组成的较复杂的器乐化的装饰音,《无词歌》中,装饰音的组合一般是比较简单,多采用双音或单音进行,并和音乐语言的韵律联系密切,因此,它的效果除装饰乐曲的旋律,使旋律增加更多的流动性。更为特殊的是,表现一种带有语言感的歌唱。门德尔松在无言歌中独特的创造――固定音型化的装饰音。《无词歌》的第OP62.NO.6著名的“春之歌”中的音乐织体,这里的旋律线条与装饰音极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分散和弦所形成的装饰音组成,为乐曲的旋律带来了丰富的内涵和欢快跳跃的感彩。这是门德尔松钢琴小品的独特创造。OP67.NO.6首“摇篮曲”中,为了表现轻轻摇动着的摇篮。门德尔松把固定装饰音旋律和固定节奏音型结合在一起,从而十分生动地刻画了“摇篮曲”的体裁。另外,特殊效果的装饰音在《无词歌》里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装饰音能给乐曲带来比较特殊效果。例如,OP62.NO.5是经常演奏的“威尼斯船歌”,在作品中,为了表现用力划桨的音响效果,作曲家运用了波浪式环绕旋律的装饰音,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五、合唱性的旋律

旋律是门德尔松《无词歌》的灵魂,《无词歌》的器乐声乐化倾向充分体现在如歌的旋律中。《无词歌》的旋律大体上保持了适合人声歌唱的音域、速度以及避免过分复杂的半音化或曲折的器乐化线条。歌唱性的、浪漫歌曲式的曲调是《无词歌》的重心。在首《无词歌》中,有二十三首具有带伴奏的独唱曲特点,它们具有鲜明如歌的旋律并配以分解和弦式的伴奏。例如,第首《威尼斯船歌》在优美如歌的旋律中略带伤感之情,而第首《春之歌》又以绝妙的装饰音表现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更具浪漫主义的抒情风格。有八首具有二重唱的特点,其中的第首《二重唱》,各声部宽紧对比强烈,旋律层次性突出且富于变化,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十首像四声部的合唱曲,它们声部的独立性相对较小,旋律的立体感较强。例如,第首和第首。剩下的七首虽然器乐性的特点多了一些,但其仍具有较强的歌唱风格,例如,第首《猎歌》在粗犷的旋律中微露刚毅。

总之,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无词歌》,在浪漫乐派抒情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声乐体裁的歌曲移植到器乐作品上来,并使其达到非常高的艺术水平,这在当时是创新,其表现手法的精湛及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对今天的钢琴音乐创作也具有深刻意义。《无词歌》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也在艺术感受、钢琴教学等方面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唐勇.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向少华.门德尔松《无言歌》的音乐风格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

上一篇:室内设计中现代陶艺的运用 下一篇:论张韶二胡艺术教学体系――观念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