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中如何创建良好的教学气氛

时间:2022-05-26 02:59:09

论语文课堂中如何创建良好的教学气氛

【摘 要】良好的课堂气氛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建;良好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创建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益,受到情感的熏陶。

1 创建良好的教学气氛,需要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1.1 变压抑为轻松愉快。教师要抛去陈旧的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以朋友的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塑造可亲的教师形象。在一个愉快的环境里,在一个亲切的长辈面前,学生的思维、心身都能得到放松。这种放松却不是松懈,而是一种自然、自在、平和的心态,学生最容易吸收知识。假如老师动不动就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板起面板,大发脾气,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担惊受怕、忐忑不安、情绪处于严重的压抑状态。这样不但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踏入教室的那刻做起,面带真诚、和善的微笑,语气亲切随和,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以依赖的朋友。

1.2 创建师生互动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1.3 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就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现和肯定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和成绩。在教学环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逐步消除学生的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

1.4重视学生的心理调适,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环境。希望获得成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内在本质,任何人做任何事主观上总是希望获得成功,成功了才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敢想敢说,敢有与别人不同看法的课堂环境。因为在同龄人中敢于坚持与众不同,也需要力量,老师要使学生心理上得到一种支持,即使有时他们想的不全,或错了,也要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勇于探求,才能发挥出聪明才智。

2 创建良好的教学气氛,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

2.1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管理好课堂纪律的前提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解重点知识,学生在下面认真听,勤做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短期效应来看,通过学生的死记硬背,学生的考试成绩会比较理想,但从长远来看,它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2 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才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因此创建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创新;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敢于创新。课堂内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显现。教师要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位置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独力见解的机会,教师应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供大家探讨。

2.3 培养兴趣,激发参与动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是探索新知识,发挥创造精神的内部动力机制,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喜欢学习,并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这门功课,随着学习兴趣的丰富和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深入学习的意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风趣的语言和多样性的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建良好的教学气氛,采用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切使人发笑的喜剧形式的总称。“它给人以轻松,诙谐与优美。”把幽默带入课堂并不是忽视教学内容,破坏教学程序,而是将幽默作为一种辅教学方式恰当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运用幽默可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新颖、别致的幽默语言使师生之间以愉快的方式进行交流,营造学生敢于畅所欲言的氛围,从而易于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幽默可创造生动、活跃的教学模式。机智、恰当的幽默语言可使枯燥的授课内容变得风趣诙谐,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学生去倾听去感受,从而更快地接受、记忆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幽默可创造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灵活、贴切的幽默方式能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使学生于朴实的语言中顿悟其深刻的寓意,语言自身的凝聚力和涵盖面成倍增大,学生的理解力也得以加深,老师的讲解不但一针见血,而且妙趣横生。运用幽默可创造融洽、默契的师生关系。婉转蕴藉的幽默语言能促进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大胆尝试,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总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但主体却是学生。单一的封闭式传统教学只能使学生盲目地、机械地不情愿去学,造成枯燥、呆板、毫无生机的场面。要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就要创建良好教学氛围,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学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使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令人愉快、开心、充满乐趣、富有意义和吸引力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金稳.语文教学交往幽默表达浅论[J].教育艺术.2010年11期

[2] 姚福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J].学周刊.2011年19期

上一篇:“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的尝试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