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预应力砼管桩静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05-26 02:33:57

PHC预应力砼管桩静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施工采用PHC管桩静压法沉桩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加快,操作安全,组织有序,通过对成桩后的基桩进行了低应变与高应变动力检测,单桩承载力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判定均为2类桩以上,1类桩占95%,确保了工程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静力压桩

一、前言

PHC管桩静压法施工,是通过桩机自带吊桩设备吊桩、喂桩,静力压桩机以其自重和桩架上的配重作为压桩荷载将PHC管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方法,对地基土及临近建(构)筑物影响小、桩身质量完好的特点。

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测量定位放线

1)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设计院交桩点位,对桩位进行精确测放。同时利用水准仪对场地标高进行抄平,做好桩顶标高控制工作。

2)桩位放出后,在中心采用30cm长Ф8钢筋或者竹筷插入土中,根据需要做好标识;钢筋(或竹筷)端头系上红布条或点上白灰,然后画出桩外皮轮廓线的圆周,便于对位、插桩。

3)为防止挤土效应及移动桩机时的碾压破坏,在场地平整度较高的情况下,采用网格进行控制,并在端头桩位延长线上埋设控制桩,以便复核。

2、桩机就位

在对施工场地内的表层土质试压后,确保承载力满足静压机械施工及移动过程中不至于出现沉陷,对局部软土层可采用事先换填处理或采用整块钢板铺垫作业。

桩机进场后,检查各部件及仪表是否灵敏有效,确保设备运转安全、正常后,按照打桩顺序,移动调整桩机对位、调平、调直。

3、管桩的验收、堆放、吊运及插桩

1)管桩的进场验收

管桩进场后,应对管桩的外观、桩径、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的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等按规范进行验收,并审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

2)管桩的堆放

采用软垫(木垫) 按二点法做相应支垫,且支撑点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管桩在场地内堆放不宜超过4层;在桩位附近施工时宜单层放置,且必须设支垫。管桩堆放要按照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以免调运施工过程中发生差错。

3)管桩吊运及插桩

单根管桩吊运时可采用两头勾吊法,竖起时可采用单点法。管桩起吊运输过程中应免平稳轻放,以免受振动、冲撞。

管桩吊起后,待管桩放入桩机夹桩箱内扶正就位后,根据需要焊接开(闭)口型桩尖,然后将桩插入土中0.5m-1.0m的深度后,用两台经纬仪(在接近90度的夹角方向)双向控制桩的垂直度,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两个线锤进行垂直度控制。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进行调整,确保管桩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压桩。

4、压桩

1)压桩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减少挤土效应,施工时按照压桩顺序组织施工。

2)压桩前在每节单桩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对应压力值,并通过实地高程测量,在送桩器上做好最后1m及最终送桩深度标记,通过水准仪配合控制。

3)在压桩开始阶段,压桩速度不能过快,应根据地质报告显示的土质情况选择压桩速度,一般以2.0m-3.0m/min速度为宜。在初期2-3m的压桩范围内应重点观察控制状身、机架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应重点放在第一节桩上,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并在压桩过程中需要经常观测桩身是否发生位移、偏移等情况并做好过程记录,并详细记录每入土1米时压力表的压力值。

4)压桩前最好将地表下的障碍物探明并清除干净,以免桩身移位倾斜。

5、接桩

将首节管桩压至桩头距地面0.5-1.0m左右高度时停止压桩,开始进行接桩作业。接桩前将上下桩端头板用钢丝刷清除浮锈及泥污,然后下放桩身进行对桩。上下两节端头板对齐并初步调整垂直后,采用手工电弧焊在坡口周围点焊4-6点,然后再次进行垂直度的调整,若端头板间隙过大,应加塞铁片。为减少焊接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接时由两名工人对称施焊,焊接层数不少于两层且焊缝应均匀饱满(焊缝与坡口平)。

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5min以上,然后刷涂一层沥青防腐漆后,继续压桩。如果有多节管桩,重复以上工序即可。

6、送桩

当桩顶设计标高较自然地面低时必须进行送桩。送桩时选用的送桩器的外形尺寸要与所压桩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为一圆形钢柱体。送桩时,送桩器的轴线要与桩身相吻合。送桩器上根据测定的局部地面标高,事先要标出送桩深度,通过伺候在现场的水准仪跟踪观测,准确地将送桩送至设计标高。同时送桩器上要标出最后1m的位置线,详细记录最终压力值。

三、管桩检测

压桩结束后,需要对桩基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主要有桩身的完整性质量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测。

桩身质量检测,目的是对桩身缺陷进行判定,对桩身质量进行分级。小应变动力检测数量,按规范要求抽检不少于20%且不少于10根。

单桩承载力检测,主要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以及高应变动力检测进行,主要检测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静荷载试验检测数量,按规范要求随机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因为是破坏性试验一般静载试验对施工前的试桩进行;对正式工程桩采取高应变动测,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10根。

由于管桩施工完毕后,单桩承载力没有完全达到设计承载力强度,需要7天以上的嵌固期,故单桩承载力检测宜在成桩后10-20天范围内进行。

上一篇:ABC分类法在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议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