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缝纫机靠多功能卷土重来

时间:2022-05-25 05:50:58

家用缝纫机靠多功能卷土重来

多少家庭还有缝纫机?没有统计数据。30年前,缝纫机还是上海家庭的标准配置,以后随着成衣化的浪潮而逐渐落寞。但最近有消息称,依靠多功能、休闲娱乐的定位,家用缝纫机又卷土重来了。

“黑头”缝纫机退出历史舞台

上海家庭30年前曾经必备的缝纫机,是一种体积庞大、用材笨重、专职缝衣的机器,由于机身、机头普遍使用黑色,被简称为“黑头”。它与电子化时代格格不入。若以年龄划分,在这种缝纫机面前,40后、50后玩不动了,60后、70后不愿意玩了,80后、90后也许见所未见,不知从何入手。

数年前,上海生产缝纫机的国有大型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家都去买现成的衣服,而且不等衣服穿坏就会扔掉,连原有的缝纫机都不怎么使用,更不可能去买新的。于是传统的黑头机退出了历史舞台。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是缝纫机受到冲击,在近10年、20年间,很多新的生活用具走进家庭,而旧的东西被扫地出门。那种在搓衣板上洗衣服,用搅乳器制作黄油,用缝纫机缝制服装的场景,注定不再会重来。

缝纫机成为布艺爱好者“新宠”

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悄然流行使用缝纫机自己设计和修改衣服,缝纫机成为不少布艺爱好者的“新宠”。

比如在美国,“主妇的围裙制作”是一项热门课程,有公司组织了流行缝纫研讨会,技工学校每个月的学员数量都在增加,缝纫热潮促使有关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一位讲授缝纫课程的教师说,20—30岁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以女性为主,很多人都把自己缝纫作为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或者是一种体现独立的方式。一家服装店的老板称,自己教授服装修改和衬裙制作等课程,缝纫从以前的女人必须具备的素养,变成了一种兴趣选择,学生们想制作的是一些独一无二的服饰。

有媒体报道了祖孙三代对缝纫机的不同需求。祖母把烹饪、针织、缝纫当成照顾周围人的方法;母亲却不会这些;孙女则在成年后,把学习缝纫当成个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消遣。她参加了缝纫课学习,成功地制作了一整套衣服,完成了一件带有高腰喇叭裤和V字领的套裙,“我为自己制作衣服,不是为了照顾其他人,而是为了照顾自己。”

新型缝纫机已脱胎换骨

学习缝纫的热潮,带动了缝纫机销售呈爆炸式增长,据统计,2012年美国缝纫机销量达300万台。

这种缝纫休闲风也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很多购买缝纫机的是年轻女性。商店则顺势常设了布艺班,提供简单的制作材料,现场教授如何制作布艺。不少人买好缝纫机,就直接在布艺班上学习拼布、缝纫等女红,学习制作布艺靠垫、桌布、绣花,甚至制作一些简单的裙子和上衣。人们认为,缝纫机带来了创作和DIY的乐趣,还有一种回归纯真时代的情怀。

2011年,上海恢复了缝纫机商店,结合经销商网络和电商网络推广缝纫机。2011年国内销售不到1万台,2012年突破了4万台,今年上半年已达到去年全年销量,近3年来每年增幅均超过100%。据预测,缝纫机全球年需求量1000万台,其中欧美占70%,相信现代家用缝纫机市场在中国等人口大国经过培育和引导,随着DIY的兴起,家用缝纫机市场一定会复活。

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缝纫机不是老树开新花那样的原地踏步,而是有了从里到外脱胎换骨的变化。它定位于休闲娱乐,一台多功能智能机售价4000元,由电脑控制,具有缝纫和绣花两大功能,不仅内置400多种装饰花样和40种绣花花样,还可通过其USB接口输入自己心仪的花样数据,自动将花样或文字绣出。现代家用多功能缝纫机已完全颠覆传统黑头机缝缝补补的概念,使其从劳动工具转变为休闲娱乐的“玩具”。很多年轻人看到这种机器,都觉得很好玩,玩了以后就迷上了。

多功能缝纫机还可以缝制曲线、锁边、缝扣眼等,基本可以满足家用的所有需求。甚至新潮的3D技术也被纳入怀中,通过一只大型机器手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快速缝制,短短两分钟就缝好了一张需要三维空间缝纫的轿车仪表盘。工作人员介绍说,运用3D缝纫机器人,缝纫机有别于传统的“机器不动缝料动”的缝制方法,可按照电脑程序控制达成“缝料不动机器动”的三维空间缝制,达到更高质量的产品制造水准。当然,这种3D缝纫机占地面积不小,适合工业化,距离家用尚待时日。

上一篇:网上购房新生活 下一篇:上海新天地,首创引入跨界创意橱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