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精选 第11期

时间:2022-05-25 04:36:56

慢性咽炎方(方名咽炎一号)

方药:金银花、连翘、元参(即玄参)、麦冬、桔梗各10克,乌梅、甘草各6克,胖大海3枚。

用法:先用冷水浸泡10分钟后,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煎成300毫升汤液,早晚2次分服。或用沸水冲泡后频服,或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清热。

主治: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咽神经官能症等病症,咽部出现干、痒、痰、梗、微痛者。

(详见《广西中医药》1984年第3期16页)

小儿多汗方(方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方药:桂枝4克,白芍9克,甘草3克,大枣5个,龙骨、牡蛎各15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调和营卫。

主治:睡眠多汗症。

加减:阳气虚加黄芪、白术、麻黄根,重用桂枝;气阴虚加黄芪、太子参、五味子,桂枝减量。

疗效: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多汗54例,痊愈38例,好转11例,无效5例。

(详见《河南中医》1991年第5期26页)

直肠脱垂方(方名益气举脱汤)

方药:人参(另炖)、升麻各10克,炙黄芪80克,乌梅3个。

用法:后3味加水600毫升,煎至250毫升,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药液混匀,早晚2次分服;并结合外洗方:乌梅、五倍子各20克,金银花、黄柏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置于盆中,待温,坐浴洗肛部,早晚各1次。

功效:补气升阳,涩肠举阳。

主治:直肠脱垂(脱肛)。

疗效:治疗脱肛14例,痊愈(脱肛完全回纳,自觉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11例,有效(脱出程度及自觉症状减轻)3例。服药一般5~10剂,最多16剂。

(详见《新中医》1987年第2期27页)

烫伤方(方名冰片合剂)

方药:小米500克,冰片6克。

用法:取小米500克置于铁锅内,炒成炭状,加冰片6克,研为极细末,以麻油调成糊状。清理创面后,涂敷小米散厚约2毫米左右,盖上油光纸,然后用5~6层纱布覆盖,绷带包扎固定(亦可采用暴露疗法)。开始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以后2~3日换药1次。

功效:清热止痛。

主治:烫伤。

疗效:治疗30例。治疗后,局部症状得以迅速改善。对Ⅰ度烫伤皮肤发红或有极少小水泡者,能促进及早痊愈;Ⅱ度烫伤一般换药5~7次痊愈。

(详见《新医药学杂志》1973年第4期10页)

痛风性关节炎方

方1:加味二妙散

方药:黄柏,苍术,大黄,白芷,青黛。

用法:上药按2:2:2:2:1的比例磨末,过筛备用,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取上药加入蜂蜜搅拌呈糊状,敷于患处,上面覆盖油光纸,用纱布绷带包裹,每日换药1次,3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清热化湿,通络止痛。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属火热燔灼型,多在夜间骤然发作,足部趾跖关节灼热、肿胀,刀割样疼痛,不能立地行走,局部发红灼手等。

疗效:治疗148例,总有效率达93.9%。

(详见《中医外治》1999年第1期9页)

方2:芙蓉膏

方药:芙蓉叶、生大黄、赤小豆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按4:6的比例加入凡士林,调和为膏,每次20~30克,敷于患处。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属湿热淤滞型,多见于缓解期急性发作者,足趾关节酸胀,刺痛,缠绵不解,肢重乏力,足背肤色暗红,皮温高,拒触拒按等。

(详见吴绪平等《内科疾病外治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412页)

方3:乌头当归液

方药:川乌头、全当归、草乌头、白芷、桂皮各15克,红花1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将上药浸于白酒500毫升中,24小时后去渣取酒,再加入10瓶风油精,摇匀后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取3~5毫升外涂患处。每日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温经活血,散结止痛。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属痰淤凝滞型,关节肿胀、僵硬或畸形,疼痛固定,扪之尤甚,患病关节附近肌肉萎缩。

(详见吴绪平等《内科疾病外治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412页)

上一篇:药品包装看什么 下一篇:百舒宁磁药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