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25 12:40:44

脾破裂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27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山东铝业公司医院普外科收治脾破裂患者83例,均实施手术治疗。其中男75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47.5岁。病人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皮肤冰冷,口渴,全腹压疼,反跳痛及腹肌紧,右下腹穿刺出不凝固血液。

急救与护理:首先给予抗休克处理。①氧气吸入,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每分钟2~4L,并保持呼吸道通畅;②立即建立两条可靠静脉通道,一条加压输血,以扩充血容量,另一条输液及滴入血管活性药物;③注意保暖。

观察与护理:①密切观察T、P、R、BP的变化,每30分钟检测1次,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②密切观察微循环是否改善;③留置导尿:以观察单位时间内的尿量及输液量是否充足。如尿量接近正常,说明休克已有好转。如尿量过多,应该减慢输液速度,如果尿量持续过少,必须警惕发生肾功能衰竭。注意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样痰,警惕发生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出现;④腹部的观察:腹痛进行加剧,腹围增大,出现移动性浊音,腹膜刺激征及肠鸣音减弱则提示可能有腹腔脏器破裂和出血;⑤术前准备:配合家属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治疗信心,主动配合手术。腹部常规备皮,做好青霉素、普鲁卡因皮试,按照医嘱给予术前用药;⑥术后观察:腹痛的性质,早期表现为切口痛,当肠蠕动开始开始恢复时,由于肠管内气体贮留,患者腹胀及腹牵扯痛。采取的护理措施是:早期切口疼痛按照医嘱给适当镇痛药,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翻身叩背,咳嗽、咳痰,给雾化吸入,因为肠蠕动引起的疼痛可给催眠剂,抬高上身30°,有利于减轻疼痛;⑦护理上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的高低、热型、持续时间有无畏寒、寒战以及其他临床体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避免病情的发展;⑧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因为在脾床放置一根双套橡皮引流管和1根烟卷引流条,目的是引流腹腔残液。我们的做法是保持腹腔双套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如果有较多新鲜血腥液体流出,提示有出血现象,可能脾动脉及静脉接扎不牢固,应该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更换引流袋时应该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烟卷引流条在48小时拔出,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84小时。观察引流管切口渗血、渗液情况,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⑨与环境的护理:给予舒适的和安静环境,首先平卧6小时后改半卧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加肺的通气量,减轻腹部张力,并早期活动,防止膈下积血积液、肠粘连和感染,有利于引流。

讨 论

护理体会:①护士除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强烈的急诊观念外,还要掌握关于休克的基本理论;②建立两条以上畅通的静脉通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输血、输液、给药做到及时、迅速、足量、准确,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及时处理;③抢救中要忙而不乱,既分工又合作,护士长亲自参加并现场指挥抢救,设专人负责输血、输液、给药等,防止患者躁动或者加压连接处脱落或者血管破裂等,保证输液顺利;④抢救中多是口头医嘱,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重复医嘱,给药时让第二人核对,抢救中用过的安瓿、血袋,要留存以备事后查对;⑤随时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每小时尿量来估计血容量是否补足以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由于输液造成急性肺水肿、心衰等。尽管患者的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只要我们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临床知识,掌握熟练的临床护理,做好临床病情观察,就能使患者的病情变化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准确地处理,避免因为病情变化不能发现而造成不良后果。

上一篇: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4例误诊分析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