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慰受伤的心灵

时间:2022-05-25 05:26:25

所谓“破碎家庭”,笔者认为是离婚、再婚或父母一方死亡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学生心灵上留下很深的创伤,心理存在着焦虑、抑郁、多疑等问题。如果一个班级存在这类学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必须重视对他们的特殊教育和帮助,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融入班集体当中去。

一、了解破碎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

这类学生的心理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卑型

由于家庭中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死亡,学生自我感觉到低人一等,矮人三分。这类学生平时衣帽不整,情绪消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学习成绩不佳,这样更增加了他们的自卑感。如:我班李某某同学,父亲去世,母亲再婚,她和母亲、继父生活在一起,而母亲单位较远,一周才回来一次,大多时间都是她和继父生活在一起。继父工作忙,多在外少回家,因此,家里没有人和她交流,性格越来越孤僻,不合群,学校里很少听见她和同学说话的声音,老师一问话就掉眼泪。把自己封闭起来,总觉得自己活得不如人,没有一点孩子的天真烂漫。

2.失落型

这类学生因对家庭不幸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一时难以接受这一冷酷的现实,自我感觉失爱、无助,产生性格变异,他们万念俱灰,离群索居,悲观消沉,形成自我封闭心理。他们尤其不愿意谈及父母、家庭。对他们来说,谈及父母就像是触及个人不光彩的隐私,会突发性地狂怒或痛苦。如:我班的刘某某同学,先是父母离异,母亲远走他乡,她随着父亲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再婚,本来够拥挤的住房,这下更拥挤了。刘某某同学只得把小客厅里的沙发当床用,经常遭到继母的白眼,孩子总觉这个家庭里自己是多余的,屋漏偏遭连夜雨,父亲又遇到车祸身亡,这么小的孩子哪能经得住这样的打击啊。又如陈某某同学,父亲抽大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根本不顾家。母亲改嫁,奶奶是个哑巴,仅靠爷爷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活,这样的家境,迫使老爷爷心境越来越坏。成天喝酒,动不动就拿孙子出气,拳打脚踢,脏话辱骂,致使陈某某同学自尊心丧失,根本不把老师的批评放在眼里,成天不交作业,学习成绩下滑,品质恶劣,撒谎任性、霸道……

3.逆反型

这类学生对父(母)不愿意接纳承认,时时产生敌意,有意滋事,与父母做对,在学校中有意无意宣泄个人心中的不平,爱和同学争吵打架。有的不愿学习,抱着混下去的念头。也有个别同学以不正常的心态刻苦学习,期望赶快长大升入大学后尽快脱离家庭。有的不愿意回家,甚至夜不归宿。如:吴某某同学,父亲在市场卖鱼做生意,早出晚归,另有新欢,母亲无奈,只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孩子思念母亲,就用小刀刻在胳膊上。打架斗殴,用钱雇佣同学写作业。父亲的话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对着干。王某某,三岁失去母亲,父亲的职业是司机,成天在外面跑,有时一连几天都不回家,她和比她大两岁的哥哥相依为命,小小年纪做饭、洗衣、料理家务,过早地挑起生活的担子。后来父亲再婚,她根本不把继母放在眼里,甚至辱骂、驱赶继母走人。在学校里,学习不努力,同桌、同学、班干部帮助她,她不但不领情,还顶撞同学,大家不愿意和她来往。

4.归属型

这类学生在家得不到温暖,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亲近同学,对老师、同学产生心理归属感。他们愿意在同学家做功课,愿意向他们敞开心扉。如霍某某同学,父母离异,父母双方再婚,他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思想偏激,儿女养大都这个样,更何况是孙子?这个家只能说是吃饭睡觉的场所,根本无爱可言。他把同学老师当做亲人,把学校当成家。愿意表现自己,以引起师生的关注,渴求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夸奖。

二、针对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1.了解情况,定期家访

教师要主动找这类学生的家长谈心,介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启发家长主动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弥补孩子与家长的感情缺陷。通过多次与陈某某的爷爷交谈,老人家转变了观念,力争把孙女培养成有用之人,给孙女买了电子琴,报了学习班,看着孙女一天天地进步,老人家再不喝酒了,家里也有喜庆的样子了。多次上门与王某某的继母沟通,发现她也是一位很不幸但比较明理的人,大人不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用母亲宽阔的胸怀,接纳孩子,不是亲骨肉胜似亲骨肉,王某某衣服干净了,肤色红润了,见人有笑脸了。

2.用“爱”感化学生

对家庭不幸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要多给他们以爱的关怀,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经常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注意加强对他们的生活指导,教导他们逐步懂得生活准则,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刘某某同学,回家和我同路,经常不经意地问问她的生活、学习情况及奶奶的身体状况。课堂上多提问、多板演,课余多辅导、多关心,并派一位有责任心的同学做她的同桌,督促她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学习。

对吴某某同学,因他逆反心强,我跟他说,如果觉得心里不舒服,可以向老师倾诉,需要保密的老师一定做到。有时孩子只想说说心中的苦闷事,并不需要别人的议论、劝解,只是想有个倾诉的对象。学会倾诉,使对方的内心得以放松,因此,倾诉也是一种爱的艺术。

3.发挥群体功能,关心破碎家庭的学生

如,以班干部为核心成立帮扶小组,从学习、生活上帮助破碎家庭学生。还可以开展如“人人爱我,我爱人人”主题讨论会,教育全班学生奉献爱心,把班级同学看成自己的姐妹、兄弟,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进班集体团结,又使破碎家庭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坚定他们的生活信念,使他们在集体中鼓起勇气和信心。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1]GHB020)。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区第十四小学)

上一篇:如何引导学生亲历体验 数学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整... 下一篇:本土美术教学材料选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