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产能“过剩”需要高超的艺术

时间:2022-05-25 04:43:07

解决产能“过剩”需要高超的艺术

姚景源

1950年生,祖籍山东昌邑,毕业于吉林大学,曾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商业行业分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现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2013年,中国经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其中包括国民经济增长达7.7%,这意味着我们实现了年初的预期目标。总理说,中国经济就增长速度来讲,要有一个上限,也要有一个下限。上限就是不能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甚至过热,而产生恶性通货膨胀。回顾过去三十多年,凡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甚至过热,就躲不过通货膨胀。

比如说1988年、1993年出现的恶性通胀,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下限是不能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过低而出现失业。2008年、2009年,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当时国内曾经出现上千万人失业。大面积的失业会带来社会不稳定,而社会不稳定的话,就一切都无从谈起。

就业是民生之本,按照这样一个原则,再来设计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是什么样的区间呢?我觉得上限不要超过两位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0%,恐怕就面临通货膨胀。那么,下限应该是多少?需要搞清楚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就业。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实现新增就业150万。2014年的就业压力怎么样?应该解决多少就业呢?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多达727万,这是第一笔账。

有观点说,中国经济速度降一点不怕,有的说降到6%以下,有人讲降到5%以下,都没有问题。我不赞成,我觉得这个速度还是不能低于7%。最好的速度,我觉得应当在7.5%左右。既可以满足就业的基本需求,又不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然后我们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资源要素、环境的弦绷得不会太紧,这样给我们改革创造一个更好的空间。

2013年,中国经济情况告诉我们,不用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措施,中国经济也完全可以做到7.5%。所以,我觉得去年这个经验,对于今年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求进”主基调,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处于一个产能过剩的严峻局面。放眼看过去,在工业领域,诸多产业都是如此。比如钢铁业,接近10亿吨的产量,但需求量仅有7亿吨,生产能力闲置接近3亿吨。整个钢铁行业2011年亏损289亿元,2012年钢铁价格一路下跌,至今仍然没有止住下滑趋势。去年,国内的钢铁利润最低一吨钢只有0.43元。

还有水泥。中国水泥生产能力是30亿吨,现在一年需求估计是22亿吨,还有七八亿吨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电解铝也是如此,现在一年电解铝生产能力是2700万吨,每年需求是2000万吨左右,产能闲置700万吨。

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什么?中国不单单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这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现在一些所谓新兴产业产能也是过剩。比如风力发电、光伏产业。现在风力发电产能闲置可达1/3。光伏产业看似是一个时髦产业,它在2010年时全行业毛利率达30%,但2012年已经降到10%,现在基本上全线亏损。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过剩”的时代,什么都过剩。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产能过剩会造成我们生产力的浪费、财富的损失,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等等。化解产能过剩的招法是什么?四个“一批”,改善提升一批、消化一批、淘汰一批、转移一批。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恐怕要损失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要稳增长,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这个角度看,化解产能过剩,调整结构和稳增长之间,需要我们用一个高超的艺术去把握。

很多网民对我国经济工作提意见,我觉得很好。但有一点,看起来、讲起来和实际做起来,往往差距很大。比如说经济工作方针,讲起来很通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控物价、防风险。然而,我们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还要化解产能过剩,显然十分复杂。

总的来讲,中国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增长方式问题、结构问题,是核心问题。而解决增长方式和结构问题,还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这样就可以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在未来30年创造更为辉煌的成果。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的演讲,有删节。)

上一篇:“中国雨人”的期待与现实 下一篇:摆脱巨亏中的挣扎 PC产业链厂商转型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