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讲座

时间:2022-05-25 04:16:01

第一讲 认识格律诗

因为是为爱好者开辟的这一讲座,所以首先把认识格律诗作为首要认知的内容列在前面,这是写格律诗的最基本常识。因为只有认识了它,才知道如何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

1.格律诗不同于古体诗。

格律诗,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在规定的、不可变易的格式和规律条件下写成的诗。写文章是不遵循什么格律的,它也没有格律之说的约束,而写诗是很讲究格式和规律的,不但格律诗讲究,不是格律诗的古体诗其实也有格律这种讲究的,只是它的要求比较自由、宽泛,不像格律诗那么严谨。

2.格律诗句有定字,篇有定句(排律例外)。

格律诗就是因为必须具备其中的这两个条件,才构成了格律诗的体裁形式。它的每一句只允许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五个字为一句,一种为七个字为一句,这是它的铁的规律。五个字的称五言律(绝),七个字的称七言律(绝)。它的每一篇只允许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每篇(首)四句,一种为每篇(首)八句。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创作上的需要,后来还出现了超过八句的格律诗叫排律,它是每首在十句以上的,都是句数以偶数作结尾的。

3.格律诗字有定声、韵要定韵。

汉字的发音,声调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古人早已总结出了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又分上平、下平。而语言演变到了今天,入声在普通话中逐渐消失,归入到平、上、去声中去了。现代普通话也有四部声调,这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格律诗中,每一句的哪个字用平声字,哪个字用仄声字是有严格要求的。这里所说的平声是指阴平、阳平声的字。古人分别叫上平、下平。仄声字指得是上声、去声字。古人把上声、去声、入声字归入到仄声字中。我们现代人创作,应以现代语音为标准为好,旁通一些古声韵也只是便于阅读古人写的格律诗。现在还有依古声韵创作格律诗的,那是人家的选择自由,我们尊重就是了。

为什么说韵要定韵呢?定就是统一,不定韵就不成其为格律诗了。如何定韵呢?这就是在每一篇(首)中只允许用同一个韵部的字作韵脚!而且这个韵部必须是平声韵部。现代韵在近几年由中华诗词学会编定的有十四部,近代出现过十九部、十八部,这基本都是以国语(普通话)为发音依据编定的。我们现代人搞格律诗创作,宜遵照中华诗词学会颁布的《中华新韵》(十四部)为妥。

到这里大家就可以基本明白了:不是所有的五言四句八句诗,七言四句八句诗都可以叫作格律诗,它是符合字有定声、句有定数、韵有定韵,韵用平声韵的五言四句八句,七言四句八句(排律也在内)才可以称得上叫格律诗。

下列两首诗比较一下:《相送》(作者:何逊,梁朝诗人)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百风初起。《采莲曲》(作者:刘方平,唐朝诗人)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对照前边讲的条件,显而易见,《相送》不是格律诗,而《采莲》就像是格律诗,因为它的韵脚是平声。

上一篇:老年心理学讲座 下一篇:常见病防治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