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基层国税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5-25 01:12:03

对当前基层国税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国税人才队伍,是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兴国”战略的具体要求,也是新时期国税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就基层国税队伍建设和专门人才的培养,笔者作些浅层次的分析思考。

一、当前基层国税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的现状不理想

首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以夏津县局为例,干部职工平均年龄为43岁,在有些业务岗位上的人员年龄更大,而这些干部大多工作在征管第一线,容易导致队伍活力不足,出现进取意识薄弱等问题。其次,人才数量偏少。大部分干部对自身要求停留在基本完成工作任务,创新开拓、勇挑重任的干部为数不多,尤其是在相关专业领域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少之又少。再者,人才层次不高。高学历、复合型人才非常少,夏津县局拿到了“三师”证的只是凤毛麟角,很多所谓的人才,只是停留在比一般普通干部能力强一点,只能说“过得去”,不能说“过得硬”。

(二)干部成才的愿望不强烈

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系通过顶职、招工、录干等方式进入国税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工作,个人愿望已基本实现,学习的劲头、成才的动力几乎消逝怠尽,有的只是“一张报纸,一根烟,一件小事忙半天”,工作上图轻松,生活上讲舒服,不愿劳神费力地学习提高,只求基本能完成任务不出事。年轻一点的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基本素质和水平较高。但也有部分干部经过几年时间消磨,加之受身边环境一些消极影响,刻苦钻研和学习成才的动力降低,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应付工作绰绰有余,不愿把业务问题钻精、钻深、学透,自觉成才的动力不足。

(三)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首先,在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对人才的奖励、福利待遇、职级评定和晋升等方面没有作出具体而细致的规定,长效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挫伤了部分干部成才的积极性。加之现行岗责考核机制不科学,一些岗位做的越多,出错的机率越多,处罚的可能也就越大,从而出现费力不讨好的情况。其次,选拔人才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由于受职数编制的限制,不能把德才兼备的人才全部提拔到“位置”上来,加之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部分“失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使人才逐渐变为“庸才”。

二、加强基层国税部门人才建设的建议

(一)积极创造国税人才成长的条件

1、创造育才的环境。要以对国税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求贤若渴的精神,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培植干部成才的沃土。要加大人才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优化配齐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进一步优化软环境,着力改善硬件条件;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在人才学习休假、奖金待遇、学费报销等方面实行倾斜。培养人才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广泛通过在岗自学、脱产培训、研修、上派下挂等方式进行;培养人才要进行科学预测,要根据本单位的人才队伍和数量结构情况和未来变化趋势,对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做出分析筹划,合理培养人才,促进国税人才队伍的年龄、专业结构科学合理;要突出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特别是对税收法规、反避税、税务稽查等关键领域和重要岗位进行重点培养,力争高级税收专业人才、高级行政综合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齐备。

2、确立用才的导向。要在干事创业的平台上选用人才,对真正的人才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让“有为就有位”成为现实。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用得合理,尽量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胆略和胸襟,认识到“人才”不是“全才”,对人才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

3、树立爱才的态度。要关心人才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要经常找人才聊天,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做到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而凝聚人心,激发潜能。要以组织的名义,在人才的家庭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对困难人才家庭走访慰问,送去组织和领导的关怀,有条件的可以争取“特困基金”,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4、完善重才的制度。要完善对人才的考评机制,制定标准明确、操作规范、科学合理的人才考核体系,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能力等要素构成,体现各类岗位人才特点的评价指标和参数体系,完善相关考核制度,优化考核手段和程序,进行全面考核。对人才的激励保障方面要建章立制,出台一些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目前省局试行的建立人才库的做法,对一些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好的机会和平台,但应进一步完善选拔要求和管理措施,对他们的管理、深造、晋升、奖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在建立多元化国税人才激励体系上下功夫,激发国税人才对国税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加强基层国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1、坚持德才并举,以德为先。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一定要综合考量,既要听取领导的意见,又要关注群众的呼声;既要关注人才的工作圈,又要关注生活圈、交际圈;既要考查学识才能,又要考查品行修养,在同样标准,同样优秀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把那些群众认可,组织满意,品德更优秀的人才选上。选入人才库的,同样要考查品德品行,切实做到德才并举,以德为先。

2、注重一线人才,兼顾高端。要大力实施基层一线干部教育培训工程,以履行职责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培训活动;鼓励干部参加税收行政执法所需专业的学历提升和进修,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业务竞赛、创先争优等活动,鼓励干部通过获取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税收相关专业的资格考试和过级,着力提高基层一线税收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重点培养一批熟悉税法和财务会计、懂评估、会查帐、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层骨干人才。同时,对于学历高综合素质高的干部,重点向研究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方向培养。

3、针对薄弱环节,强基固本。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切实从岗位需求出发,找出人才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然后分类别、分层次、有计划地重点培养。培养时要遵循“紧缺人才抓紧训,重点人才加强训”的原则,充分利用系统内外培训资源,走出人才培养、成长的捷径。要结合省市局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科学制定本单位的人才规划,并严格加以落实,强基固本,扎实推进。

上一篇:关于高速公路项目投资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的探... 下一篇:财政信用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