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集装箱码头的布局规划设想

时间:2022-05-25 12:46:52

安徽省集装箱码头的布局规划设想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集装箱码头布局现状,结合“十二五”期安徽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预测,从优化利用港口资源入手,对安徽省集装箱码头的布局规划进行了探讨。

“十一五”以来,随着安徽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集装箱运输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09年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集装箱吞吐量仍达19.91万TEU, 较2006年增长23%,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安徽省内河港口集装箱发展起步较晚,全省集装箱码头建设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港口规划,现有的集装箱码头腹地相互重叠,港口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影响了集装箱运输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对全省集装箱码头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布局规划。

安徽省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港口集装箱运输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16.17万TEU,2008年达23.9万TEU,年均增长24 %。

安徽省现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部分布在沿江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沿江五港,2009年,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19.91万TEU,其中芜湖港9.96万TEU,马鞍山港6.99万TEU,铜陵港1.3万TEU,安庆港1.21万TEU,池州港0.4万TEU。

2009年,芜湖港占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50%,奠定了其作为安徽省水路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目前,芜湖港已经跻身我国内河集装箱大港行列。

安徽省港口集装箱专用码头现状

目前,安徽省现有集装箱专用码头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和合裕线航道上,集装箱码头泊位8个,设计年吞吐能力41万TEU。

安徽省沿江港口为集装箱运输内支线港,水路集装箱运输不能国际直达,从安徽沿江五港运往上海,是上海港集装箱的喂给港。近年来,安徽省集装箱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集装箱码头建设腹地重叠现象严重,码头利用率不高。主要问题有:一是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吞吐能力、堆存能力、集疏运能力三者建设不协调,影响港口效率。二是长江、淮河水系集装箱运输发展平衡。现有的集装箱码头泊位全部分布在长江水系,而淮河水系的水路集装箱运输至今还是空白。三是缺乏分层次的港口集装箱码头发展规划,已有的集装箱码头腹地相互重叠,分布不合理,使集装箱港口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安徽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随着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合裕线(合肥 ―裕溪口)航道等级的提高,合肥新港集装箱码头的建成投产,沿江各集装箱码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安徽省港口集装箱运输将形成以芜湖港为枢纽港,其它港为支线港,层次清楚、分工合理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皖江地区地处长江沿岸,航运条件优越,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省经济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随着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给安徽省经济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十二五”期间,皖江各港将加大集装箱专用码头的建设力度,腹地内集装箱生成量将大幅度提升。根据《安徽省水运“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2015年安徽省集装箱吞吐量为70万TEU,其中芜湖港仍为安徽省最大集装箱吞吐港,共42万TEU,占全省60%,马鞍山港10万TEU占14%,安庆港6万TEU占9%,巢湖港(郑蒲港区)5万TEU占7%,铜陵港3万TEU占4%,池州港2万TEU占3%,合肥港(合肥综合码头)2万TEU占3%。

安徽省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布局设想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腹地内集装箱的生成量和运输条件、运输费用等方面。同时,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需要有一定规模的、集约化的专业码头提供高效率的服务,以适应集装箱作业集中、快速、高效的运营模式,降低港口的综合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因此,集装箱码头的布局规划应根据腹地内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规划布局、航道条件、集疏运条件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指出,高标准整治长江干流航道安徽段,加强主要支流航道整治,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统筹规划皖江岸线资源利用和港口布局,调整优化沿江港口结构,把芜湖建成皖江城市带重要的航运枢纽,形成以芜(湖)马(鞍山)组合港、安庆港为地区性中心港的现代化港口群,重点建设沿江集装箱和煤炭、矿石、石油等专业化运输系统。根据上述规划,笔者对安徽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布局提出以下设想:

1、建立以芜湖港为中心,马鞍山港、和县郑铺港区为两翼的集装箱枢纽港

芜湖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是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码头是安徽省最大的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目前码头年吞吐量为6000万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10万TEU,汽车年滚装能力为5万辆,是一座集散货、件杂货、集装箱、汽车滚装等中转运输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综合性码头。朱家桥港区拥有保税仓库和海关监管区,其铁路专用线与芜铜、皖赣线相连,形成了集水路、公路、铁路联运、江海直达、国际班轮运输为一体的现代化外贸码头。

马鞍山港地处黄金水道,是长江干线港口之一。中心港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中部东端,与江苏省交界。水路东距上海440公里,距南京、芜湖48公里。港口的经济腹地亦十分广阔,装卸的主要货种有矿石、钢材、煤炭和集装箱等。主要服务对象有:马钢股份有限公司、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发电厂、万能达电厂等大中型企业。马鞍山港中心港区江面宽阔,岸线顺直,多年来岸线保持稳定,深水岸线长2400多米,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良港。

从现状来看,芜湖港是以出口为主导型的港口,多年平均出口量约占港口吞吐量的71.5%,出口商品以煤炭及制品、水泥、汽车为主;马鞍山港是以进口为主导型的港口,多年平均进口量约占港口吞吐量的75.2%,进口以金属及非金属矿石、煤炭为主。同时,芜湖港也是安徽省集装箱吞吐大港,200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96万TEU,占全省集装箱吞吐量的50.1%。

201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议通过和县郑蒲长江深水港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县郑蒲港区是长江安徽段和县东部的万吨级深水港口,是安徽省启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项目一期工程估算总投资5亿元,建设1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和2个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并兼顾万吨级船舶停靠,设计吞吐量为集装箱15万标箱、件杂货150万吨。项目建成后,对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建立马鞍山、芜湖、巢湖三地共享的水运综合交通枢纽,促进沿江地区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芜湖、马鞍山、和县郑铺港区相距不到50公里,芜湖长江大桥和正在建设的马鞍山长江大桥极大地方便了的物资交流,通过整合、改造现有集装箱泊位功能以及新建郑铺港区集装箱专用泊位,建设以芜湖港出口为主,马鞍山港进口为主,和县郑铺港区进出口兼顾的皖江集装箱枢纽港。

2、建设以合肥港、安庆港为地区中心的皖江集装箱运输内支线港和喂给港

合肥地区是安徽省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及集装箱生成地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50%以上,集装箱生成量约占全省总量的一半。而新建投产的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建设3个1000吨级泊位,即一个件杂货泊位,2个综合泊位,设计件杂货年吞吐量4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量7万标箱。随着合裕线Ⅲ级航道的升级改造和巢湖、裕溪2座2000吨级复线船闸的建设,为合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航道条件,预测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万TEU,将一改合肥集装箱运输通过南京、芜湖、上海等港口中转的局面。

安庆港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长江安徽段最上游的港口,目前仅拥有一个5000吨级集装箱专用码头泊位,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21万TEU,预测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万TEU。安庆、池州、铜陵地理位置相近,沿江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通达的交通条件将三市经济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给集装箱运输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安庆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腹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条件。根据预测分析,2015年,安庆港集装箱吞吐量达6万TEU,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安庆港在安徽省长江上游港区的中心地位突显重要。

因此,合肥港、安庆港宜规划建设成为安徽省内河港口至上海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内支线港和喂给港,成为喂给和支线并举的集装箱运输重要港口。

3、建设以蚌埠港为地区中心的淮河水系集装箱运输内支线港和喂给港

根据《全国内河港口布局规划》和《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安徽省淮河水系的蚌埠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淮南港、六安港、阜阳港、滁州港为地区重要港口。随着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以及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运需求的快速增长,蚌埠港将发展成为以大宗货物、件杂货运输为主,兼有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口。“十一五”期间,蚌埠新港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1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2个500吨级件杂货泊位和1个5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40万吨;“十二五”期间,蚌埠新港将建设1个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500吨级散货泊位和1个500吨级件杂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8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l.05万TEU。将逐步建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备、信息畅通、优质安全、便捷高效、文明环保的港口布局;形成干支相通、江海直达、铁公水联运、港站配套、船舶门类齐全的水运体系和物流中心,从而进一步加强蚌埠与两淮煤炭基地、长三角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的联系。“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建立水运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加快淮河水系港口建设步伐,建设以蚌埠港为地区中心的淮河水系集装箱运输内支线港和喂给港,填补淮河水系无集装箱运输的空白。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方海事局)

上一篇:引航中的思维定势 下一篇:解码宋元时期的泉州古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