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

时间:2022-05-24 11:55:19

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让学生从小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再结合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A.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以它的声音、视频和动画效果这些独特的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经常从网上下载课件,自己还制作课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譬如:我在教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孩子们熟悉的自选商场画面,有许多小朋友在买东西,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购买热情,进而引出购买东西要用钱,中国的钱叫人民币。多媒体出示各种面值、各种材料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分类,这样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知识就变得直观、形象了。在教小学三年级“秒”的认识一节时,我让学生观看中国载人飞船升空时的倒计时场面,同时让学生跟着倒计时数10、9、8、7、6、5、4、3、2、1、0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轻松的引入时间单位“秒”。

B.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4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2、自主探究,以“放”促活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舞台,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调查,放手让学生操作,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相关的活动,从而使学生“活”起来,课堂“活”起来。

A. 放手调查,拓宽视野。

“调查”是一种联系生活实际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调查数学问题,以丰富教材资源,令课堂向课外延伸。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统计”时,我根据课本信息窗内容在小组内统计换牙的情境。课前,我布置学生们调查每个同学的换牙情况,让他们记录下来,上课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的调查情况交流后填写统计表和做统计图。这样通过学生亲自调查,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孩子们才感到统计真实有趣。

B. 放手操作,加深体验。

“听了你就忘了,看了你就记住了,做了你就理解了。”这句话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创设条件,让学生动起来,激励他们在手指尖上创新。如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厘米、米的认识时,让他们亲自动手量一量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多长(铅笔、小刀、橡皮、课本等)?课桌、凳各有多长?黑板、教室各有多长?……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了厘米、米的实际长度,从而真正认识了厘米、米。再如教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时,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以及其他喜欢的物品,让他们尽情地摸一摸,玩一玩。在有了丰富的体验后,给玩具和物品分类起名。然后,通过“口袋摸物”的游戏,进一步建立表象。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搭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的过程中,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思维创造性得到极大的锻炼。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苹果、桔子,课上我准备了几把水果刀,上课时,我手举着一个苹果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一个苹果”“好,你们看,我要把他平均分成两份,谁说说怎样分?”“用刀切开”学生们异口同声,接着我就用刀把一个苹果从中间切开,分成了同样大的两半,拿起其中的一半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然后让学生用水果刀切自己的苹果,举起苹果的二分之一,同桌互相展示,再把苹果平均分成四份,举起其中的一份,读四分之一,接着让学生吃掉苹果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又让学生大吃橘子的几分之几,就这样学生们在切水果、分水果、吃水果中轻松地认识了分数。在教学三年级面积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摸桌子面,摸数学书的面,给三角形的纸、圆形纸等各种形状的纸涂色,来认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学生们对面积的认识形象直观,理解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好小学数学的关键是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要想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轻松的学会数学。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点滴思考 下一篇:浅谈培养和激发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