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不可怕,但需要重视

时间:2022-05-24 06:56:16

什么是过敏?

宝宝过敏这件事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熟悉,起疹子、腹泻、过敏性鼻炎,很多宝宝都有过这样的情况。那过敏是怎么引起的呢?

过敏(包括湿疹、哮喘、鼻炎等)是机体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医学解释为机体被抗原物质致敏后,再次受同一抗原物质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肥大细胞等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胺等过敏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这些过敏介质作用在不同的部位,导致不同症状的过敏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生在皮肤,则出现红肿、荨麻疹等;如果发生在呼吸道,则出现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如果发生在消化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病情严重的,可因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不过,尽管症状不同,其本质都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判断错误并且防卫过当。

关于过敏性疾病的一组数据

湿疹――近年,患湿疹的孩子越来越多。5岁前,大约超过1/4的孩子曾经有过敏性疾病,婴儿期的主要表现就是湿疹。如果父母小时候患过湿疹,那么他们的孩子有60%的概率患上湿疹。

鼻炎――全世界有鼻炎患者5亿,中国有2.5亿,其中40%的患者是儿童。

哮喘――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已高达10%以上。2006年由上海疾控中心组织的对上海市学龄期少年儿童哮喘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为5.92%。全国有近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儿童患者为1000万左右。

宝宝过敏原因纷繁复杂

为什么近年来过敏疾病增加了这么多,且增加得这么快?同样的过敏原为何有些宝宝会过敏,有些宝宝不会呢?

遗传基因

一个过敏原进入机体后,会不会过敏,会不会产生抗体,首先取决于个人的基因,所以过敏是因人而异的。

从遗传学角度来讲,孩子会遗传过敏倾向。比如,如果亲生父母任何一方有花粉热或对宠物过敏,孩子有40%~50%的可能也会对某种东西过敏。如果亲生父母双方都患有过敏性疾病,孩子发生过敏的可能性会增加到75%~80%。如哮喘,它的遗传度高达80%。但对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来说,过敏原可能差别很大。

另外,小时候过敏的宝宝,长大后患哮喘、鼻炎的概率会更高一些。鼻炎的病人40%都有哮喘,反过来说,哮喘的病人80%都有鼻炎。

环境因素

遗传是一个固定的因素,同样的遗传体质,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过敏表现呢,这就是环境的作用。现在过敏原多的原因主要为:

空调、加湿器、地毯的使用。体感舒服的温度同时也有利于主要过敏原如螨虫的生存。因为室内舒服,孩子在室内呆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地毯上的粉尘、螨虫、皮屑都是过敏原,它们喜欢湿热的环境,特别会在地毯、沙发、床垫、被褥和枕头等物体上生存。

宠物多。在众多会引起过敏的小动物中,首推猫,其他还有狗、小兔子和一些长毛的小动物。过敏不仅会由这些动物身上的毛引起,也可由它们分泌的唾液、汗液中的物质引起。

花粉。花粉过敏多见于春秋季节,这个情况国外比国内发生得多。而对中国儿童来说,室内的过敏原比室外的多。

空气的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也是导致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病因。

感染性疾病

现在还有一个常见的解释―卫生假说,儿童天生的免疫系统使得他们无法将无害的物质和致死病原体区分开来。因为讲卫生,接触感染原的机会少,抗感染免疫的能力就会下降,过敏疾病因此反而增加了。

其实过敏并不那么可怕

过敏的孩子越来越多,常常使得父母们身心疲惫,焦头烂额,还自责不已。过敏真的那么可怕?它可以自愈吗?需要治疗吗?

过敏状态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因为过敏有遗传背景,所以根本的基因是不会改变的,或者是很慢很慢地在改变。但从体质的角度来讲,它在孩子一生的发育过程中是会有所改变的,即其一生的过敏状态是会改变的,在过敏基础上发生的疾病也是会改变的。

大部分孩子的过敏表现有三部曲,先是湿疹,再是鼻炎,然后是哮喘。有些孩子会自行缓解,有些孩子却持续存在。如哮喘在8岁以内,70~80%的孩子都会缓解,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再复发,甚至不治疗也会缓解,但其中也有30%的孩子不能缓解。

出现过敏症状,可通过治疗来缓解

如果认为过敏会随年龄增长自行缓解,而不做治疗,是不对的。因为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过敏反复发作,带来不良后果,如湿疹严重会使皮肤变得粗糙;哮喘的反复发作会影响到肺功能或者引起器官结构的改变;长期鼻炎的话,会出现鼻息肉、鼻甲肥厚等。所以,如果皮疹有一点点痒,完全能够忍受,或是孩子偶尔感到鼻子痒,并没多大的关系。但当孩子出现湿疹、鼻炎或哮喘等症状,还是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过敏本身用药物能够控制,而且合理治疗的用药是安全的。当然,我们治疗的不是过敏体质,也不可能改变基因,仅仅是缓解过敏体质、过敏状态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所以在没有缓解之前,我们一定要控制它,保护好孩子。当然,也不是这次接受了治疗,好了就没问题了。哮喘、鼻炎的治疗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如哮喘,大概3岁左右表现出来,一般需要两三年左右的周期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父母需带孩子定期随访。

相关链接1:为什么过敏越来越普遍?

在西方国家,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病率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逐渐上升,80年代后戏剧性地迅速上升(1980年,10%的人有过敏症;现在上升到30%);在同一国家,城市高于乡村;在城市,父母是高薪阶层的子女高于低薪阶层的子女。而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敏疾病的发病率也在节节攀升。

原因除了前文提到的生活环境的改变、大气污染等以外,还有一些值得人们关注的方面:

饮食的改变 相比从前,人们摄入了更多的动物类食物,而动物类食物更易造成过敏。很多食物过度加工,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有些食物中化学物质的残留量很高,这些物质都极易加重过敏反应。

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一大,自主神经的功能就会紊乱,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将使过敏症状加重或是久治不愈。

剖宫产率的提高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持续增加。剖宫产宝宝不能接触母亲的阴道菌群,再加上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婴儿接触环境中有益菌群的机会减少,因此有临床研究显示,剖宫产儿罹患腹泻及食物过敏的风险增加。

相关链接2:卫生状况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成反比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热衷于清洁卫生的英国人去年购买清洁产品总价达6.1亿英镑,这一花销在过去5年里增长了16%。但其结果却是,英国人的过敏概率处于全球高水平,平均每年约6000人因严重的动物过敏、食物过敏等接受治疗,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美国国家健康协会自1988年到1994年的调查表明,随着清洁物品的推广使用,6~59岁的美国人中,50%以上的人至少会对一种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这一数字和1976年到1980年的调查相比,增加了2~5倍。

德国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生活在下层社会的儿童,患过敏的人数只是欧美发达国家儿童的50%。那些在农场里成天和动物们嬉戏的孩子,其发生自体免疫性疾病克罗恩病的概率,只有其他孩子的一半。

相关链接3:过敏治疗的最新发展

近年来,对于过敏疾病的治疗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1.第三代抗组胺药物:抗过敏效果良好且不像传统型抗组胺会造成昏睡、注意力无法集中。

2.白三烯素拮抗剂:对于中度气喘患者有相当不错的疗效,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异位性皮肤炎亦有效果,且可降低长期使用类固醇的剂量。

3.抗IgE抗体生物制剂:抗IgE抗体制剂可与IgE抗体结合,使其失去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标。

4.抗介白质-5生物制剂:在调控过敏发炎反应中,抗介白质-5生物制剂能阻断炎细胞聚集,进而抑制过敏反应。此类药物已进入人体实验阶段,相信将来可帮助广大的过敏患者。

5.基因治疗:这是目前相当热门的研究课题,其做法是利用细胞可分泌抗炎激素来控制过敏发炎反应。这种方法现在只限于动物实验,但假以时日必能应用于人类。

6.免疫疗法:减敏疗法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深受过敏原困扰之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治疗选项。而未来使用疫苗注射去克服过敏也是令人审慎乐观的盼望。

上一篇:巧用信箱中的广告宣传纸 下一篇:亲子班上,我的孩子闹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