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人”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

时间:2022-05-24 05:49:24

基于“生态人”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

摘 要:生态人是体现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当代人格的重要表征,是体现人的本质的多样性展开的重要向度。基于生态人理念思考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生态人与思政课考试方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透视了目前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改革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的设想如下:在考试目标上,要从“知识至上”到“生态素养为重”;在考试内容上,增加生态实践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要树立“大考试”观。

关键词:生态人;考试方式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21-02

一、生态人理念下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的理性思考

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生态文明是当代世界精神文明一大主流。正如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伯里所预言的那样,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1]。克服工业文明的历史局限,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强调人性的生态化成为现今时代的现实追求。

“生态人”是当代世界人类精神自我反思所形成的人格憧憬,是全球发展时代潮流所隐含的内在逻辑。所谓生态人就是人与自然生态一体化的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有机的灵魂,自然界对人而言也成为人。要义就是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冯友兰先生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描摹的“生态人”理念与冯先生的天地境界有着相同的哲学意蕴,其中心思想应该说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宇宙的一员,我们所要做的是让全体生命都蓬勃发展,人与宇宙统一。“我”作为个体已经融化到整个宇宙间的“大我”之中去了。个体的“我”必须要去帮助所有生物圈内全体生命都实现他们的潜能,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完美和谐的世界。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高校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评价、导向、激励功能,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观念和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科学而又符合教育特点的思政课考试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思政课要以生态人理念为核心培育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政课考试是一种面向过去、考查现在、兼向未来的教育测试。就是说思政课的考试不只是要对学生过去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一种评定,也不只是对学生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智能的水平考查,同时也要通过考试最终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思政课的考试“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智,又考德;既考知,又考行”[4]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普及高等教育的今天,社会需求的是具有生态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为此肩负着重任。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应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一个生态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养的教与学的机制。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应着眼于从“知识至上”到“生态素养为重”的转型。这一转型,本质上是对“人”的认识、“教育”的认识的回归和升华。基于“生态人的素养”的教育,将大大提升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流的人力资源,而这样的“生态人”,正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传统考试方式与“生态人”的背离

随着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思政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传统考试方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正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考试几乎还沉浸在“知识就是力量”的“知识至上”的教育里,这不仅是原封不动地借用了中学应试教育的考试方式,更是对生态人理念的严重背离。

(一)考试目的出现本末倒置的生态缺位

大学本科考试应该区别于学生高考,它更加注重的应该是过程考试,整个考试的组织实施是用来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衡量一门课程考试需要改革的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体现了这门课的教学目标;能否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促进教学改革等。高校思政课考试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围绕课程体系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二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前者是平台和载体,后者是思政课教学的真正目的。但在现实考试中,二者常出现本末倒置的怪象,即学生被动考试,死记硬背;教师为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在考试前划范围、圈重点。这就使考试还是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用真正实现培育时代所需“生态人”的教育目标。

(二)考试内容不尽合理

目前高校思政课考试内容多以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中心,淡化了对学生生态信仰、生态素质、生态行为等课堂之外的考核。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思政课考试的弱点。考试一般都是考知识,考教师讲过的内容,这种知识再现式的考试内容使思政课退化成为一门普通的基础文化课,与其所承载的任务、使命严重不符。同时,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生态人不仅是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人类新的生存方式,而且是一种代表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实性人格,一种价值信仰,一种行为方式。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未来生活理想和人格实现,每个中国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和动力,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也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通过考试改革实现培育亲近自然的生态人格,弘扬生态价值信仰,培养绿色行为方式,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之一。

(三)考试成绩构成不合理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在课程成绩评定上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但一般还是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较大,且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实践考核成绩纳入总评成绩中,直接忽略了课堂之外的实践考核。这就使很多学生仍然把重点放在期末考试上。这种考试方式使思政课程的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推进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的路径

思政课是一门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平台,因此,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在考试目标上,要从“知识至上”到“生态素养为重”。学校的核心任务是提升教育质量,素养为重是学校的质量使命。教育的真正质量是“人的素养”;提升教育质量应着力提升人的“素养”。思政课“考试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测试水平,重要的是督促、引导师生的教和学”[5]。通过合理化考试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养的教与学的机制。“知识至上”的传统考试,忘了培根时代已经过去了将近400年,这让教育忘了出发的原点。回到“原点”,回到人的“素养”,从而确立一种新的考试观,使思政课考试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还是一个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生态素养”的过程。

在考试内容上,增加生态实践考核。“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知识融会贯通后所内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6]。美国享誉世界的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序言中说:“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这些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自由地谈话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7]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重要”,是因为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对“生态人”人格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生态实践考核是思政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核方法上,要树立“大考试”观。“大考试”观不是“一张考卷定终身”,而是教育者在对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问题有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宽广的教育视角,既包括了对以往思政教育方法优良传统的继承,又能紧密联系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考试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对学生一些基本的、必备的知识记忆的闭卷考试。我们需要构建的是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社会调查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考试方式。为此考试方法的设计中要考虑与平时教学的配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生态价值标准,而在考试中要给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考试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相关试题,以此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

总之,21世纪是生态价值高扬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世纪。在传统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交错的当下中国,培育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对于我们建设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站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推进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具有导向作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3]冯友兰.人生的境界[J].思维与智慧,2007(12):4.

[4]余建明.改进和完善网络考试提高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7-8.

[5]王立荣.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90-93.

[6]石裕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0(12):47.

[7]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

收稿日期:2014-10-2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基金重点项目“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L11AZZ010);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4178)“马克思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与生态公民培育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侯亚楠(1979-),女,辽宁大石桥人,讲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上一篇:简论大学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下高职教师专业培训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