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5-24 04:43:52

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

[摘要] 刘勰曾说过:“夫披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是文章的核心、主宰灵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抓住“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对学生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学习 学生 创新能力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是当今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充满活力,语文学习才能充满趣味。语文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二、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我们的初中生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很多题目都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三、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1.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

(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定,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

(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

(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

(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

(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

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2.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呢?我根据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总结出如下四种方法:

(1)发散创新。所谓发散创新,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产生合理性的联想,进而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思,成为他们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原来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就会突然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会突然闪现出光彩,几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联系。

(2)求异创新。就是对同一事物选取不同的观察点,从而得出新鲜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比较、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摒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

(3)巧合创新。人们在阅读时,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当读到出乎意料的情节时,往往会激动地赞叹: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这里的“巧”是指碰巧、凑巧、巧合、巧遇。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确实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出奇出新。

四、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为“学问”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获得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教师指疑多,学生质疑少。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如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

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进情感的世界,作为教师就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加以正确引导、点拨。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备课、教学、练习等各个过程中,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而且始终如一,这样语文教学过程才能浑然一体、趣味横生,一切枝枝节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探情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自觉接受知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情感互动重点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做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这样才会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我们知道情感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平时能够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学生就会回报以丰富的情。

总之,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上一篇:作文能力的培养莫轻视课外阅读 下一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科学课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