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24 04:26:48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摘 要: 古诗词作为几千年的历史产物,记载了无数优美诗篇,也承载了古人们智慧的结晶。如今,后人为了纪念和传承古人们高远的智慧和道德,将古诗词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让每一代莘莘学子都能够欣赏并学习这些优秀文化。但是,由于我国过度强调考试制度的重要性,渐渐地,学习不再是学生的目的,老师也开始了所谓的“应试教育”,考试,不经意间变成了学生培养真正学习能力的最大阻碍。本文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深度地探讨了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小学古诗词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字句押韵是古诗词最大的特点,每一句诗词都是以平仄作为基本韵律开始创作的,古人熟练地运用这两个韵律作出无数的华丽诗篇[1]。正因如此,每一首诗词才能读起来朗朗上口。其次,古诗词还有一大特点,便是简短而不失深刻寓意,每一句诗、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包含丰富的含义,所以学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要会读会写,还需要认真地理解其中的涵义,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各种高尚情怀和美丽意境。然而,当今很多学校的老师淡化了培养学生理解诗句涵义的能力。虽然他们也会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关键词和句的涵义和蕴意,但是他们并没真正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而让学生将一些考试中比较常考的诗句和诗句意思,或者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心境和情怀等内容死记硬背下来。这并不是真正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学就应该不断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改进问题,从而在实际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2]。

1.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方法的缺陷

目前,教育局对小学古诗词的学习要求并不像初、高中那么高,但是在对小学各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方面,古诗词的考查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评估要求更多的是测试学生能否正确默写和背诵古诗词,所以教师为了应付这些评估考查,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就采取应试教育的方法,课堂上只是简单地介绍诗词和诗人的背景,对于古诗词的翻译,也只是轻描淡写地翻译一遍,然后就是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背诵记忆所学内容,直到他们能够达到熟练默写出来为止。这样的教学过程,根本无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很多学生可能只知其然,但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辩证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到乏味无趣,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学懂过古诗词[3]。

1.2教师自身素质对古诗词教学的影响

应试教育只是从某方面影响了古诗词的教学质量,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在一些小学,还存在一些自身教学素质不是很高的教师,他们对古诗词的把握并不全面系统,无法准确地讲解诗词本身的意境和情感,只能对诗词大意做浅表的解释和翻译,不能更深一步地对诗词做讲解,把握不到诗词更深层次的涵义和意境,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生硬,无法鉴赏诗词中美丽和深刻的画面,学生也因此比较缺乏综合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的明确及改进

2.1教学观念的缺陷

对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培养,在当今教育界已经被渐渐淡化了,应试教育悄悄地成为教育方向的主宰者。目前,教学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估水平,开始对考试出题进行研究;研究出题者的出题规律;研究近几年出题的方向,通过对这些的研究,帮学生找到应付考试的最佳方法。这种现象也只是在中国内地才会出现,中国的教育慢慢演变成了纯粹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不再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是一味地灌输,强制学生学习。这样的教学观念已经深深影响了很多代人,正因为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中国人才严重缺乏创新性,导致在创造和发明领域,我们更多地只能墨守成规、一板一眼,只知道参照国外模型进行改造。前几年一直流行这样的话:在所有国家中,中国的学生是最聪明的,但创新力是最低的。这都归咎于中国的教育观念、考试制度让老师和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成绩是否优异,而忽视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拿对古诗词的学习来说,老师只采取讲、记、背、写的教学原则,却忽略了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4]。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这种教学方式,多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2.2明确教学目标和改进教学观念

首先,如果有能力的学校,老师可以找一些音频和视频资源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有更直观的理解,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5]。其次,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应该多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注重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在最初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对每一句诗句的意思做出翻译,让他们充分理解诗句的意思,再为他们讲解诗词中所蕴含的已经和所表达的情感[6]。当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的积累以后,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先翻译诗句,尽自己所能地理解自己能理解的诗词的内涵,哪怕是最表浅的层次也是一种很大的进步。然后老师针对学生们所理解的层次做进一步的补充和讲解,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培养他们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能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更具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3).

[2]江平,朱松生.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上海三联教材文库,2001.

[3]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浙江宁波出版社,2000.

[4]陈向春.试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2005(8).

[5]菅淑琴.浅谈增加小学古诗词教学吸引力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03).

[6]薛法根.《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及教后感[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Z1).

上一篇:大维德爵士收藏的中国陶瓷(上) 下一篇:略谈贵州仡佬族的婚姻制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