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稠李嫁接培育技术及园林应用

时间:2022-05-24 02:02:11

紫叶稠李嫁接培育技术及园林应用

摘 要:本文介绍了紫叶稠李的砧木与接穗的技术选择及处理,春季的嫁接时间及嫁接方法,嫁接后期管理及园林应用技术,稠李抗性强,在中原地区生长良好,有突出的生长优势。它是暖温带彩化、美化的优良树种,也是很好的园林观景树种。砧木;接穗的选择;外型美观;自然成型

关键词:紫叶稠李;嫁接培育;园林应用

1 紫叶稠李的嫁接培育技术

1.1 接穗、砧木的选择

接穗最好选用健壮母株发育充实、芽眼饱满、粗细均匀、无病虫害的健壮枝条作接穗,枝条最好是1年生的中间部分充实而饱满的芽。用2~3年生的枝条作接穗,嫁接成活率较低,越是充实的幼嫩组织,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越强,越利于愈合。以胸径2~3cm左右的桧柏作为砧木,要求主干顺直,长势健壮。

1.2 嫁接的时间及方法

1.2.1 劈接。在砧木高15m左右处锯断,用嫁接刀沿截面中心线由上至下垂直劈1刀,劈口的长度控制在3cm左右,然后在接穗下端两侧各削1刀平滑的楔形斜面,长3cm左右。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开,慢慢插入接穗,砧木劈口外侧形成层与接穗外侧形成层要准确对接,接穗削面的上端应高出砧木切口2~3cm。(通常以插入2个接穗为宜。)用外力使砧木紧紧夹住接穗,套塑料嫁接袋,然后用长20cm左右的塑料薄膜条从下至上将其层层扎紧,以避免碰撞松动和渗透雨水影响成活。

1.2.2 插皮接。在接穗下端芽的背面削长3~5cm的削面,削面要平直并超过髓心,厚3~5cm,在长削面背面末端削成5~7cm的小斜面,在砧木高15m左右处平截断砧,削平断面,选平滑顺直处,将砧木皮层垂直切口,长度为接穗长削面的1/2~2/3,把接穗沿切口木质部与韧皮部中间插入,长削面朝木质部,并使接穗背面对准切口正中,削面“留白”为2~3cm,将2个接穗接好后,用塑料袋套袋,并将其扎紧即可。

1.3 嫁接后期管理

1.3.1 修剪、整型。修剪、整型对砧木树干萌芽要及时去除,以确保养分、水分集中用于顶部接穗的愈合生长。当接穗新梢长到20~30cm时,及时摘除嫩梢,使养分回流,促进嫁接部位及早愈合并能尽快促进木质化,增强接穗的抗风能力。入冬后剪除病、残枝条,注意培养嫁接后的冠型。

1.3.2 嫁接。春季嫁接15天左右,接穗便开始生长萌动,此时要加强肥水管理,对嫁接苗应及时浇水,以提高苗木含水量,在生长季除用有机肥外,可每隔10~15天追施1次0.3%的复合肥。

1.3.3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有流胶病及美国白蛾。病害在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时期,将胶状物刮除后,喷施40%百菌清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倍液进行防治。美国白蛾为食叶性害虫,可在每代盛卵期至幼虫破网前喷洒灭幼脲2000倍液防治;幼虫分散危害期可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或氯氰菊酯2000倍液防治。

2 紫叶稠李在园林中的应用

2.1 行道树绿化

紫叶稠李枝叶紧密,其树冠成伞型,作为行道树,遮荫效果好,观赏价值高,同时既能阻滞尘埃、吸收氯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2.2 庭院观赏

紫叶稠李适应性强,对生存环境要求不严,树势优美,在公园、机关、街心花园及居民小区中孤植、对植、丛植,可独成一景。紫叶稠李作为一种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树木,无论是单独自然式散植,还是单独、规则、自然成片栽植或与其它植物在房前屋后、草坪、河畔、山石旁混植都能起到丰富景观层次,引导人们视野,分割景观空间及障景的作用。

2.2.1 亭阁、庭院点缀。于庭院大厅进门口左右侧边、大厅的玻璃窗外、亭阁周边、假山景石、墙角转弯处等位置,根据面积大小,片植或丛植一小片紫叶稠李突显出清幽高雅,幽而不暗,闹而不喧,心境顿感平和,别有一番情趣。紫叶稠李嫩叶鲜绿,老叶紫红,与其它树种搭配,更是红绿相映成趣。

2.2.2 公园、广场设置。大型生态公园,广场等地方,于水边、坡间等处,植一片紫叶稠李,中间小径与两侧篱架蜿蜒前行,置身其中,观其悠悠柏影,更显潇洒飘逸。

2.3 城市生态营造

目前我国城市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系统脆弱而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城市绿化,而在城市绿化中不得不考虑水资源的消耗问题。紫叶稠李管理粗放,并且抗低温、抗逆性强。它可在贫瘠的砂土或砂壤土中正常生长,可种植于恶劣的城市园林绿地或城郊绿化带中,无需修剪及经常浇灌等精心护理,减少了人工养护的花费精力,又可起到很好的绿化效果;同时又可减弱噪音,降低温度,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泌杀菌素。因此紫叶稠李可在城市生态园林的营建中大显身手。

3 结语

紫叶稠李已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在其栽植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它的园林特性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其价值,让这一嫁接新品种给人以“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感觉,让其创造出的景观丰富度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人类自己创建出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 曹焱,戴伟男,戴凤海.不同处理方式对红松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6)

上一篇:罗甸县边阳镇杨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大脑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