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重视情感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5-24 09:54:37

教师要重视情感教学的运用

【摘要】 情感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的激发和交融是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注重情感投资,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对教师的爱与信任转移到学习上来。教学任务就会在一个融洽的环境中愉快完成。

【关键词】 关心热爱 充满感情 良师益友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33-01

情感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的激发和交融是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正如:“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课,教师就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地情绪和情感,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学的运用。

1 关心热爱学生是实施情感教学的先决条件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或是更高一级学校,试问那位教师给你的印象最深、最能勾起你的想念和感激之情呢?我想,你回答的他不管是严厉还是和蔼,肯定是对你的成长充满关爱,用他的爱心和责任心来启发、教育你的老师。教与学是双方的,爱心也是双向的,教师只有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精心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对学生像春天般的温暖,使学生能从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安慰的话语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心灵的沟通,学生才会热爱老师,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乃至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尤其是学习上较差的学生,则要给与更多的关注。我所教的班级中就有几个学习特差的学生,上课不听,有时睡觉,有时说话,考试只有几分。我就一次又一次的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对德育课的态度。询问他们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失误的原因,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来这几个学生对学德育课有了兴趣,每次考试都在及格以上。可见,真诚地关心热爱学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是实施情感教学的先决条件。

2 充满感彩的教学过程,是情感教学的主要渠道

德育课教师所担任的班级较多,但是每一个班级的课时较少,与学生接触的也少。所以实施情感教学,还要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充满感彩的教学过程是情感教学的主阵地。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当教师。”当你以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的姿态走进教室,登上讲台时,学生就会被吸引。师生之间就没有什么距离感,情感上就很融洽,这节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以充满感彩的语言和表情来征服学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情感贵在真实,唯真情实感,才会使人怜,才会使人笑,才会使人服。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有时像小溪流水娓娓而道,有时犹如火山爆发慷慨陈词,有时嬉笑怒骂尽显于色,有时含蓄委婉全藏于内。如,在讲“志向不同情绪感受不同”时,展示杜甫的诗《春望》及《网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师要有感情地朗读和总结。唐代诗人杜甫看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忧心忡忡。因而在《春望》里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充满悲伤之情。而他在边远的四川,忽然听到传来消息,叛军的老巢被官军收复时,奋笔疾书:“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抒发了诗人在听到安史之乱平息的捷报后,极为兴奋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伟大情怀。生动的语言,沉重的语调,喜悦的表情,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感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了情感。

3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情感吸引的有效手段

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抛弃过去那种“教师如父母”的思想。由于青年学生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闭锁性――心中的秘密不愿向父母、老师倾诉,而好朋友之间则无话不谈。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就应该主动去接触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谈心。与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例如,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逐步了解到现在的中学生所希望的老师,应该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识渊博,教学有方。既能当演员,又能当导演。而最讨厌的是对学生不理不睬,一幅严肃呆板的表情,上课时死死守住三尺讲台,一手捧着书,一手夹着粉笔,照本宣读的刻板式教学方式。

虽然,在他们看来,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不能离开讲台一步,就是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师生之间就会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我们提倡情感教学,就是要打破这个界限,教师要注重情感投资,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对教师的爱与信任转移到学习上来。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自己的周围造成一个吸引学生的缤纷灿烂的光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知识便不再会是苦酒一杯,它会化作春风细雨,滋润学生求知之心,教学任务就会在一个融洽的环境中愉快完成,这光环的形成就有赖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情感投入。

上一篇: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 下一篇:独立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