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陕汽于水火

时间:2022-05-24 09:21:36

一个三线企业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挽救自己?作为国企的陕汽如何真正地做到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他有什么人生心得和企业管理经验?且听陕汽第六任厂长张玉浦对《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

“一个有事业心的企业领导者,他应该记住一句话,他是可以挽救企业的。”2010年9月13日,上海嘉定蓝宫大饭店,在此参加2010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简称中汽咨询委)工作会议的张玉浦对《汽车商业评论》如是说。

彼时,他刚被中汽咨询委吸收为新委员。67岁的张王浦看上去平易近人,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与他对话,你甚至感觉不到这曾经是一个挽救陕汽于水深火热中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老总,他随和而谦逊,自诩自己“更像―名高校教授”。

1943年出生在河北省南皮县的张玉浦度过了一个艰苦的童年,高中毕业时考取了一所“最保密”的北京工程技术大学,1960年被统一调配到西安交通大学锻压专业。1967年底分配到陕汽,由于陕汽当时正在筹建,先被派到北京汽车厂旗下的设备修造厂工作5年。

1971年张玉浦举家迁往陕汽,此后,他在那里度过了37个夏秋冬。回首其成长历程,他几乎转遍了所有岗位:从工人做起,接着技术员、计划员、技术组长、车间临时负责人、车间副主任、车间代主任、车间主任;设备料副科长、设备科代科长、设备科科长;副厂长、总经济师、常务副厂长、厂长、董事长。

他诚恳地对《汽车商业评论》说:

“其实,北京这批人到三线企业都很苦,我仅仅是个缩影。”

1990年张玉浦接手陕汽时,这家企业正处于生死存亡之关头,他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但就是这样一个“教授厂长”,在此后的18年里,成功地让一家濒临破产的三线企业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200多亿元,产品范围覆盖重型卡车、大中型客车(底盘)、中轻型卡车、重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拥有20个参(控)股子公司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此过程中,他本人亦获得国防科工委个人一等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最受关注企业家”、“中国改革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当选为十七大代表。

一个三线企业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挽救自己?在国企改革过程中,陕汽如何真正地做到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且听陕汽第六任厂长张玉浦对《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

上一篇:公开处理失误 下一篇:拿“安全”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