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斯基电影作品的哥特元素分析

时间:2022-05-24 08:23:10

波兰斯基电影作品的哥特元素分析

[摘要]波兰斯基电影在创作风格和美学追求上是多样化的,但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梳理不难发现,波兰斯基早期一直偏爱惊悚、悬疑、恐怖类的题材,在电影中透露出浓重的哥特意味。波兰斯基电影的成熟之处在于没有将恐怖感流于表面,而是将外部世界的塑造与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充分结合,令人回味无穷。文章从波兰斯基对死亡的诠释、对宗教题材的偏爱及其电影中的变态书写三方面,分析波兰斯基电影作品的哥特元素。

[关键词]波兰斯基;电影;哥特

著名的法国导演、犹太人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1933―)在世界影坛上具有显赫的地位。在其将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共创作影片四十余部,显示出惊人的才华。《罗斯玛丽的婴儿》(1968)、《第九道门》(1999)、《钢琴师》(2002)等影片,都以鲜明的个人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波兰斯基囊括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项国际电影大奖。其本人的命运多舛和备受争议,更是令其电影蒙上了一层神秘感。

波兰斯基电影在创作风格和美学追求上是多样化的,但对其作品进行梳理不难发现,波兰斯基早期一直偏爱惊悚、悬疑、恐怖类题材,在电影中透露出浓重的哥特意味。“哥特”一词在西方文化中是恐怖和神秘的代名词,在建筑、文学与音乐领域都有哥特概念。[1]现代社会中,哥特风格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类影像塑造的特点。哥特元素并不仅仅是指电影中出现吸血鬼、骷髅、狼人、女巫等人物形象,或古堡、地窖等场景,亦并非指电影中出现血腥、凶杀等能够刺激观众感官的情节,而是能够体现出一种彻头彻尾的恐怖与怪诞,在电影的叙述中制造出紧张的气氛使观众备感紧张,即使在离开电影院后依然对影片中的阴暗之处心怀恐惧。波兰斯基电影的成熟之处就在于没有将恐怖感流于表面,而是将外部世界的塑造与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充分结合,令人回味无穷。

一、波兰斯基对死亡的诠释

死亡是人类的终极恐惧,人具有恋生的本能,当生命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时,人便会在潜意识中感到巨大的焦虑和震撼。现实生活之中绝大多数的观众距离死亡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然而电影却可以展示给观众一个更加残酷无情的世界,让死亡裸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哥特电影往往将叙事的焦点集中在人类面对生存与死亡的两种态度,电影中充满暴力、血腥、撕心裂肺的哭喊等与死亡有关的元素。[2]主人公往往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观众则通过剧中人物的挣扎而生出对他们的怜悯和同情,从而在观影结束后产生自省,积极地珍惜当下的人生。而波兰斯基则更倾向于表现人在一种平静而绝望的环境下不断被折磨、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境遇。

以《怪房客》(1976)为例,电影中的主人公波兰裔青年塔尔科夫斯基住进巴黎新公寓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前任住客西蒙・肖的自杀,让塔尔科夫斯基有了搬进来的机会,然而内向的他却在入住后不断受到周围人的排挤。邻居们极为古怪,严禁塔尔科夫斯基在夜晚中发出一丁点儿声响,不然就要不断地投诉他。他们的一个眼神或嘲弄的语调,都在慢慢积累,给予塔尔科夫斯基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青年,他注定只能步西蒙・肖的后尘,丧命于这栋吞噬人的怪房屋中。《怪房客》的杰出之处,就在于它并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敏感孱弱的年轻人在邻居的苛刻与冷淡下逐渐郁结而死的故事,而是影射了以波兰斯基为代表的犹太人在世界上漂泊无依、备受排挤、一直为死亡的阴影所笼罩的悲惨经历。塔尔科夫斯基被要求保持安静,这绝不仅仅意味着不制造大的声响,而是意味着楼里的人剥夺了他发声的权利,正如犹太人遭受德国纳粹主义的迫害,而他们无法反抗自己遭受的不公。

而在波兰斯基非哥特电影的作品中,他同样流露出对死亡的渲染和深刻思考。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改编自莎翁名著的《麦克白》(1971)和以二战为背景的《钢琴师》。前者拍摄于波兰斯基刚刚经历丧妻丧子之痛后不久,在电影中表现了大量的杀戮镜头,如麦克白的头颅被砍下等。而在《钢琴师》中,犹太钢琴师席皮尔曼在纳粹的阴影下苟延残喘,原本连袖章都拒绝佩戴的钢琴师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最后不得不拉着德军军官的裤子求情,不仅恶疾缠身,还要躲避德军的搜捕,最后虽凭借钢琴技艺活到了波兰解放,故事却在救他一命的德军军官的死亡中结束。如果不是有钢琴,席皮尔曼的最后一点人性都会在恐惧死亡中消磨殆尽。

二、波兰斯基对宗教题材的偏爱

正因为对死亡气息的强烈恐惧,以及在生活中遭遇惨淡现实时的种种悲哀、愤怒或癫狂,人们需要宗教的救赎,在信仰中获得精神安慰,以信仰的力量来营造诗意的生活。另一方面,宗教本身也具有神秘色彩,一旦人们对宗教的信仰过于狂热,同样有可能走向悲剧甚至死亡的结局。在西方世界中,基督教信仰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上帝与撒旦的概念深入人心。在上帝怜爱、救赎人类的同时,撒旦利用人们在、金钱上的贪欲和恐惧诱惑人类。与基督教信仰根深蒂固相对的,是因满足了人们的叛逆心理而一直盛行不衰的“异教”信仰。异教的式微反而给人们的想象留下了巨大空间。在历代的文学、影视作品中一直吸引人们走入撒旦或其他怪力乱神的世界。在尼采、海德格尔等人提出“上帝死了”的概念之后,传统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更是饱受质疑。这种情况下神秘主义、怀疑主义应运而生,包括波兰斯基在内的导演们也在电影中透过宗教来增添叙事的悬疑、非理性、神秘的氛围。[3]

波兰斯基在电影中不惮于触碰宗教,他在《罗斯玛丽的婴儿》等片中就渲染了撒旦的恶行,用撒旦麾下魔鬼的大行其道来隐喻这个社会理性、善意的缺失,将观众置于一种极为绝望的境地之中。影片中,罗斯夫妇在刚搬进新公寓时就已感受到隔壁老夫妻举止的不正常,这让身怀六甲的罗斯腹痛难忍。事实上这对老夫妻正是的代言人,他们不仅控制了罗斯,也控制了罗斯的丈夫、医生乃至朋友。波兰斯基用这种方式来表明一个严肃的主题:魔鬼的势力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是个人难以抗衡的。最后罗斯生下的竟是没有眼睛的撒旦之子,迫于自己的软弱,罗斯也只能在绝望中照顾着这个难以面对的儿子。波兰斯基借此隐喻个人对魔鬼无奈的归顺。而在影片推出之后,波兰斯基的家人竟然也遭受到组织的报复,给波兰斯基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然而波兰斯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利用宗教题材来揭示人们内心向撒旦靠近的邪恶天性,又拍摄了宗教意味浓重的《第九道门》。在影片中,收藏专家卡索经不起富翁巴尔坎的诱惑,帮后者寻找一本名为《第九道门》的古书,他罔顾这本书带有的严厉咒语,集齐了这世上仅有的三本就可以召唤魔鬼的传言。事实上,在卡索的寻书过程之中确实遇到种种匪夷所思之事,命案连番上演,包括卡索的朋友,书店老板也以和书中插图一样的方式暴毙。按照这样的发展,卡索本人毫无疑问也难以幸免。整部电影中包含了大量的宗教隐喻。例如卡索本人就是基督教中认为最容易受到魔鬼诱惑的那一类人:本质善良但又有弱点,如淫欲、怯懦等,当书店老板死后,卡索果然因为怯懦而没有报警,这代表了他天良泯灭的开始。在《圣经》之中,耶稣曾经接受魔鬼的试练,然而最终耶稣面对魔鬼的诱惑不为所动。但是卡索作为一个普通人最终还是进入了恶魔之门,成为恶魔的一员。而卡索在进去之后究竟做了什么或是变为了什么,波兰斯基则没有交代,反而使电影的恐惧感更为持久。

三、波兰斯基的变态书写

变态、阴暗的人物性格也是重要的哥特元素之一。[4]在波兰斯基开始他的电影生涯之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早已渗透进电影人的叙事策略之中,对于波兰斯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新颖的、极为有趣的叙事方式和视角。加上波兰斯基在罗兹电影学院学习期间,接触了波兰学派创始人安杰伊・瓦伊达的拍摄理念,为其一心冲破传统电影的条条框框而尽情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所震撼。联系起波兰斯基幼年在二战中所经历的痛苦,他极为热衷在电影里表现人物的变态心理,而非聚焦于一时一地的社会现象。早在读书期间,波兰斯基就以《两个男人和一个衣柜》等短片来表现人性的阴暗面。对波兰斯基而言,有时电影表面上是表现个别人的变态,实际上同样可以理解为是整个大环境的病态和扭曲。而进入心理认知层面的叙事往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能够保证他的电影在长时间内都能贴合观众的心理。以幽闭恐惧症为例,有一部分在童年时期受到创伤的人容易在密闭的空间中备感恐慌,而敏感的人也会对密闭的空间感到不适和抗拒,时刻希望逃离出这一空间。因此,在哥特小说之中,阴冷的地牢、荒凉的古堡、人烟稀少的小镇等往往是矛盾冲突爆发的地方。对密闭空间的恐惧仅仅是人类变态心理中程度较轻的一种,但是却因为具有一种普适性而多次为波兰斯基所利用。

曾经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的《冷血惊魂》(1965)是波兰斯基在离开波兰以后推出的第一部英语作品,同时也是波兰斯基创建自己哥特风格的处女作。可以说,没有《冷血惊魂》奠定的基础,就没有后来的《罗斯玛丽的婴儿》等一系列经典之作。《冷血惊魂》所制造的恐怖效果并不是依靠传统的鬼怪等元素,而是波兰斯基对心理学知识的炉火纯青的运用。影片刻画了一个惟妙惟肖的精神分裂患者,当时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好评,即使是在数十年后的今天看来,《冷血惊魂》依然能够给予当代人足够的心理暗示,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主人公卡罗尔青春美丽,从比利时布鲁塞尔移居伦敦,在一家美容沙龙工作。然而她却始终受到焦虑和神经质的困扰,不仅无法接受小伙子柯林的追求而更愿意与自己的姐姐海伦长相厮守,在工作中也神不守舍,对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排斥。海伦是一名有妇之夫的情妇,当海伦与情夫去意大利旅行时,独守空房的卡罗尔完全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终日郁郁寡欢,越是独处越是烦躁,最后竟然陷入精神崩溃的折磨中。影片之中通过多种细节来表达卡罗尔的不安和敏感。如卡罗尔夜不能寐,幻想墙壁上接二连三地出现裂缝,以至于呆呆地注视墙壁半天,茶壶的弧面反映出来她的扭曲脸孔也让她心惊肉跳,邻居的女人开门、关门的声音也让她胆战心惊,卡罗尔甚至感觉到有恶魔会破门而入将她。这实际上是卡罗尔对姐姐的不伦之恋加上自我封闭以后性的困扰造成的被害妄想症,她内心深处既害怕被又渴望被,以至于恶魔并不仅仅出现在她感到恐惧之时,也出现在她的精神十分愉悦之时。这种症状让卡罗尔已经无法分辨幻觉和现实,以至于用金烛台杀死了男友后,又用姐姐情夫的剃须刀杀死了房东。更可怕的是,在杀戮过程中卡罗尔获得了巨大的。整个电影都发生在卡罗尔毫无生气、破旧凌乱的家中这一密闭空间里,20世纪60年代伦敦盛行的摇滚、、爵士乐队等时代元素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对于波兰斯基而言,他想要传达的恐怖感和精神分裂主题实际上是不分时代的。卡罗尔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典型精神病人。影片中为了贴合精神病人的思维,表现了变软的墙壁、伸满手臂的走廊等大量幻觉,充分显示出了波兰斯基的邪典才气。

分析“电影黑王子”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时,如果不涉及哥特元素便是不完整的,而如果将波兰斯基与单纯的恐怖导演混为一谈,又是片面的。波兰斯基运用哥特元素但并不仅仅依赖哥特元素,给予观众感官刺激但更注重表达某种内涵与理性思考。可以说,波兰斯基的电影不单单对于恐怖、惊悚、神秘类型电影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表现死亡、宗教与变态题材的电影开创了在影片之中蕴含社会意义的先河,波兰斯基对荒诞、混乱的世界进行了无情的鄙视,对于世界电影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羽,刘继华.哥特的“演绎”[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 肖强.哥特电影管窥[J].电影文学,2012(05).

[3] 高敏婧.罗曼・波兰斯基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许正林,殷维.哥特式小说: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J].当代电影,2007(01).

[作者简介] 孙燕宁(1980―),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美文化。

上一篇:中国古代文学智者形象在电影中的重塑 下一篇:国产校园电影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