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基础文化课程

时间:2022-05-24 03:32:23

试论高校基础文化课程

摘要:对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进行理性再思考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高校基础文化课知识本位适应培育知识经济的要求, 高校基础文化课社会本位适应培育创新主体的要求, 二者辩证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中。

关键词:基础课;知识本位;社会本位

伴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更多的目光聚焦到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上,高校当然担负着培养出具有竞争实力的一流大学人才。高校的基础文化课在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的视野下,更加注重广泛的知识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并重,自始自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一.高校基础文化课知识本位适应培育知识经济的要求

我们所处的当今世界,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相适应的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全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发展潮流,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时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核心,有效建立在知识的创造、处理、传播与应用等为系统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与依赖于土地的传统农业经济与依赖于各种资源和资本的工业经济形态不同,知识经济形态时代,相应的知识创新水平与速度通常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军事领域以及政治领域的竞争,实质上集中表现为知识创新综合能力的竞争。知识创新显然离不开教育的基础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直接支撑作用。

高等教育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扮演支柱角色,取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取决于知识的渊博与精专。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集中精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必然促使高校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许多变化,高校已经成为知识传授与科学研究的首要基地,已经成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1]。高校基础文化课在整个大学的教育系统中,对高校积累与传播知识、培养创新人才、发展实用科学技术、占领知识经济高地的进程中,具备基础和本体的功能与作用。高校基础文化课已经逐渐从高校课程教育的边缘走进高校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并开始在大学生毕业全面地介入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过程中,越来越体现出知识本位的巨大功效。高校基础文化课的知识本位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相应地,高校基础文化课在大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过程中具备知识本位的地位。

二.高校基础文化课社会本位适应培育创新主体的要求

世界各国在21世纪普遍呼唤创新精神,并由此要求具有培育创新精神的高校教育机制与知识全面的人才。高校是进行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的主要运用基地,同时也是培养社会直接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主体的运用摇篮。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创新主体必然要具备创新意识与思维,创新情感与创新能力等。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实质是一个实践和意义过程,通常在社会中并在一定意识的具体指导下的社会活动过程,社会个体从事的创新活动,当然具备个体性与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一般而言,创新主体具备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怀疑的自觉意识,直接面对社会传统的做法与权威的说法与做法勇于质疑与否定。另外,创新主体具备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不安于现状的突出的精益求精意识,总是在看待尚能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通常致力于寻求一种更佳与更合理的办法与理论去加以对比、观照与抉择,力求从中选择获得效果更加适宜的理论与方法。再次,创新主体具有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一种好奇心和执行力,创新主体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与相应的领域,总是保持一种强烈的尝试与征服的冲动。社会各方面迫切需求的创新主体直接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创新,高等教育创新以及对创新主体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依赖于高校基础文化课的传授与传播。

高校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量[2]。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创新主体,来源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创新,在客观上来源于高校基础文化课作为创新根基的合理配置与讲授。高校基础文化课可以培育大学生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创新情感,最大可能地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创造热情,最大可能地刺激出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与创新业绩。高校基础文化课可培育社会创新主体具有强烈的创新情感,能够理性地看待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灾祸与障碍等,并在这种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创新和发明。高校基础文化课可以培育社会创新主体具有必备的创新能力,促使社会创新主体具有敏锐的理性观察能力,统摄的理性思维能力,求索答案的理性能力,进行开拓前进并理性转移经验的能力,理性预见未来的判断能力。大学生具备的创新能力是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与展现,属于高校基础文化课着重培养的智力范畴。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产生新颖而有价值产物的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善于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不同途径与方法,进而形成新思想、新观念与新理论,理性构建出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客观上不断做出新成绩,不断取得新成果,最大化地为社会建立新业绩。高校创新要达到社会的客观预期目标,必然要科学理性地确立高校基础文化课的社会本位,努力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创新主体所必备的创新能力。

三.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在字面意义上理解,一般指的是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根本与本体,所有的一切为了人,所有的一切依靠人,坚持综合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有机辩证统一。“人”既包括具有人类意义上的人,又包括具有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还包括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体人。“本”,既具有主体意义,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又具有本质和根据的意义,社会发展的一切从人出发并且以人为出发点;还具有目的的意义,社会的整体发展必须关注人生活的世界和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具体命运。马克思在比较和分析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时,创造性地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并进一步认为,现实的人不仅是认识的主体,同时也是劳动的主体,主张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哲学主张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从现实存在的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基础,从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特征的全部社会关系总和出发去说明现实的并且在现实中从事特定社会实践的人群与个体人,人本身就是本体也是本位[3]。

目前,“以人为本”是一种通行科学的教育哲学观,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这种社会文化活动表现出来的现象的进行比较系统与理性的认识,教育观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实践与社会、人、文化之间的基本互动关系,在理论层面集中体现出来就是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高校从事的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力求把培养社会所急需的,把具有全面综合和创新素质的大学生放在所有的教育活动的中心。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立足于社会和人都是需要教育与培养的客观存在,高校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创新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本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其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是统一的;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地延续与发展,必然要依靠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个体人来得以实现,知识本位与社会本位也是统一的。上述二者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中。

总之,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要求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坚定实践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认识论与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具备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力求最大化适应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俞宪忠.人的现代化与教育创新.东岳论丛,2000,(5).112.

[2]刘成贵.以人为本塑造高校发展基础.学术探索,2001,(6).29.

[3]赖大仁.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当代意义.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4).38.

上一篇:基于九三O大堵车下的对高速公路收费与效益问题... 下一篇:好奇心与发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