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镜记》的传承作用

时间:2022-05-24 02:50:26

摘 要:《古镜记》是现存唐人传奇中最早的一篇。它具有圆融混合的结构和离奇怪异的情节,因而成为唐传奇艺术史上的奇葩。《古镜记》的出现在古代一系列镜小说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对前代镜小说的继承总结是明显的、有意义的,对后来镜小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本文就《古镜记》中镜母题的发展作出研究,以期探讨其传承作用。

关键词:古镜记;镜母题;传承作用

《古镜记》是现存唐人传奇中最早的一篇,汪辟疆校录本《唐人小说》说它“上承六朝志怪之余风,下开有唐藻丽之新体。洵唐人小说之开山也” 。[1]它具有圆融混合的结构和离奇怪异的情节,因而成为唐传奇艺术史上的奇葩,是唐传奇的开山之作。

一、镜母题在小说中的发展

《古镜记》是现存最早的具备了传奇主要特征的唐人小说。它见于书记,最早是在顾况《戴氏广异记序》中,其云:“国朝燕公《梁四公传》、唐临《冥报记》、王度《古镜记》、孔慎言《神怪记》、赵自勤《定命录》,至如李庾成、张孝举之徒,互相传说。”唐末陈翰《异闻集》采入此记,《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引之,改题王度,而《类说》删节本(卷二八)则题《古镜记》。[2]

《古镜记》中的古镜是全文一以贯之的重要物件,镜与我国早期的思想信仰、巫风民俗紧密相关,又与各种宗教都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它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母题之一。而且镜还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文学领域中进一步成为文学中最早的母题之一。镜母题在小说中的发展历程最为完善,其特色也最为鲜明。从我国古代小说产生的初期到小说成熟发达的明清时期,镜一直伴随着小说,不仅作品数量多不胜数,而且反应的内容千姿百态,光怪陆离。[3]

如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中就有了化鹊为夫报信之镜:“昔有夫妇将别,破镜各执半以为信,其妻忽与人通,镜化为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4]后人铸镜时,便多将鹊鸟铸于镜背。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镜小说。在民俗中亦有夫妻以镜为信物,分离时分镜的做法。分镜或破镜指夫妻分离,镜重圆则指夫妻团圆。东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则是对汉人小说就有关于镜小说的进一步证实。《洞冥记》卷一记祗国金镜照见魑魅,不获隐形的故事:“钓影山去昭河三万里……望蟾阁十二仗,上有金镜,广四尺。元封中,有祗国献此镜,照见魑魅,不获隐形。”[5]这是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照妖镜的较早记载。在后来大量涌现的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中,有关镜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如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就有关于身毒国宝镜使宣帝从危获济的故事。此书卷三还有一则写到咸阳宫有神异宝镜,秦始皇以方镜照见五脏。王嘉《拾遗记》中也有不少镜故事,东晋陶潜《搜神后记》有关镜的故事更多,如卷九《鹿女脯》曰:“淮南陈氏,于田中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着紫缬青裙,天雨而衣不湿。其壁先挂一铜镜,镜中见二鹿,遂以刀斫获之,以为脯。”[6]刘宋时刘敬叔《异苑》中有关镜的故事有卷三“山鸡舞镜”、卷四“照镜无面”、卷七“金镜助赠”等。在镜与婚恋关系的影响下,镜的拥有、圆满成为恋爱的象征。并有以镜为爱情信物的做法,镜的光明能照明一切、洞察一切,能见证婚恋双方的心迹,是信用的象征,故而人们多以镜为信,而且由于镜能无所不照,定然也能照见一切妖邪,镇压邪恶,成为人们安全吉祥的护身符。后来的唐、宋笔记小说中,也都处处能看到有关镜的故事,在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明清章回小说中,镜的出现更是十分频繁,《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红楼梦》等众多小说中都写到镜。[7]

二、《古镜记》的传承作用

《古镜记》的出现在古代一系列镜小说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古镜记》中的这面镜子虽然是集镜的各种神异功能于一身,并赋予了时代感和深意,但均是承前而来。如其镜能照妖的神异功能,在《洞冥记》、《拾遗记》及《搜神后记》中已有众多的积累。《洞冥记》卷一祗国金镜照见魑魅,不获隐形的故事,与《古镜记》中各个被宝镜所照而现出原形的小故事是一脉相承的,祗国金镜和古镜都具备了照妖的神奇功效,都在于强调镜子鉴照万物的魔力。而其中照杀江鲛“刃而为炙,甚膏”的做法,就受到《搜神后记》卷九《鹿女脯》中照杀鹿精并以为脯的直接影响。又如其镜能照治百病的特性,也可从早期镜小说中找到渊源,即《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指病之所在。”[8]古镜按胡僧所说也应有“照见腑脏”的功能,而王度在当芮城县令时用镜治愈灾病一事,可以说就是承《西京杂记》而来。此外,《古镜记》中有特色的还在于镜中有了镜神,其神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而这也与《拾遗记》卷三《周灵王》“火齐镜广三尺,暗中视物如昼,向镜语,则镜中影应声而答”相似。从镜小说的发展来看,《古镜记》师在前代镜小说的基础上产生,《古镜记》的创造性,正体现于它对前人的总结。

《古镜记》对前代镜小说的继承总结是明显的、有意义的,对后来镜小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后世镜小说不仅多沿其思路不变,写镜的照妖治病功效,不断加强镜的神异性,而且对其中的故事情节,结局及思想内涵都有所继承。如晚唐裴《传奇・孙恪》中“昔君王携宝镜而照鹦鹉”就是直接引用《古镜记》中王度用镜照千年老狸鹦鹉的故事。清杨凤辉《南皋笔记》卷三的“石镜记”中,讲姚生因河神指示“获一石镜,其形椭圆,径四寸,光华四射。”其镜能平定风浪,这是源自《古镜记》中王继以镜平定风浪之事。又如《古镜记》的结尾是镜神秘地离去,不知所之,这一结局在后来的镜小说中百用不厌。再如其中写到古镜预示“宇宙丧乱”的迹象,作者有“王室如毁,生涯何地”的哀叹,这是把古镜的隐现与隋的存亡联系到了一起。这种通过镜的经历反应时代变迁,寄托作者政治意图的象征手法,就对《六合内外锁言》中的《铸镜史》一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启发作者将温少元等人合力除水妖的神异故事与历史发展、时运变迁联系在一起,以加深其思想内涵。总之,后来的许多镜小说都不外乎是对此类的延续生发。[9]

注释:

[1]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版,第10页。

[2]李剑国主编《唐宋传奇品读辞典》[M],孟琳评析:《古镜记》,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7月版,上册,第10、11页

[3]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M],四川:巴蜀书社,2004年6月版,第291页。

[4]引文见(清)陈梦雷编纂;杨家骆等整理:《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卷二二八,镜部,台北:鼎文书局,1977年4月版,第97431页。

[5]引文见王根林等点校:《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25页。

[6]引文见王根林等点校:《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479页。

[7]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M],四川:巴蜀书社,2004年6月版,第293、294页。

[8]引文见王根林等点校:《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7页。

[9]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M],四川:巴蜀书社,2004年6月版,第346-347页。

参考文献:

[1]李剑国主编《唐宋传奇品读辞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汪辟江校录.《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版。

[3]鲁迅《唐宋传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5]王根林等点校:《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6](清)陈梦雷编纂;杨家骆等整理:《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台北:鼎文书局,1977年4月版。

[7]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M],四川:巴蜀书社,2004年6月版。

上一篇:别致的审美趣向 下一篇:《小东西》的悲剧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