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5-23 10:32:25

保靖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与思考

【摘要】实践证明,过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和谐社会的威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为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成因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缩小保靖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积极对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贫困县;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差距对策

保靖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山”革命老区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长和省政府办公厅的扶贫联系点,湖南湘西州最大的移民县。全县总面积174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96个行政村、7个社区。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30.68万人,其中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78.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61元,同比增长12.39%;农民人均纯收入4191元,同比增长13.12%。

一、保靖县城乡居民收入基本现状

1.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06~2012年,保靖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15元增加到13461元,年均增长12.01%;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68元增加到4191元,年均增长14.4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2.41个百分点。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

2006~2012年,保靖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从3.65下降至3.21,缩小了0.44,比同期全州缩小的0.22、全省缩小的0.23和全国缩小的0.18这一速度,分别快0.22、0.21和0.26。

3.保靖与州内兄弟县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比较

2006~2012年,保靖县城乡居民收入在湘西州八县市中排名分别有所进位,从第5位上升至第4位。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州平均水平下降,从91.90%下降到89.51%,下降了2.39个百分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州平均水平明显提高,从95.21%提高到99.10%,提高了3.89个百分点。

4.保靖与全州、全省和全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比较

2006~2012年,保靖县年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326元,分别比全州、全省和全国的水平10465元、14519元和16570元相差1139元、5193元和7244元;同期年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29元,分别比全州、全省和全国的水平2749元、4818元和5090元相差20元、2089元和2361元。

二、保靖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

1.基础条件差,农村贫困人口多

保靖县自然条件差,交通十分闭塞,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贫困山区县,其中全县有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和移民库区三大贫困区。2012年末按国家新扶贫标准2300元测算,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为15.73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1.27%。其中革命老区覆盖全县12个乡镇65个村9.9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38.15%,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全县平均水平的70%;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的吕洞山和白云山两大少数民族聚居区,共涉及14个乡镇、57个行政村、6.54万人口,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达81.04%。

2.发展环境恶劣,农民增收基础差

保靖县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严重制约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特别是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和移民库区这三大贫困区增收环境十分恶劣,农民增收相当不易。全县高寒山区村通组道路通达率为79.7%、通畅率仅24%,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人口占高寒山区总人口74.31%,旱涝保收耕地不足0.3亩,可开发利用的不到0.5亩。全县涉及凤滩、碗米坡等共8座大中型水库,移民覆盖全县15个乡镇124个村6.5万人,省核定后扶移民人口32629人,占移民总人口的50.20%。全县库区移民人均耕地仅0.34亩,在0.1亩以下的移民达8829人,其中无地移民3000多人,完全失地2900多人。2012年,这三大贫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分别低于40%、70%和65%。

3.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

保靖县由于受基础条件、发展环境和经济建设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较为单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难度大,对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效果较低。2006~2012年,三大产业结构从21.16:47.42:31.42调整到17.17:50.97:31.86,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之间发生小幅度调整,第三产业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近年来,全县的“一果(柑橘)、两叶(茶叶、烟叶)、三养(猪、牛、羊)”特色支柱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除了“一果(柑橘)”产业初见规模外,其他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不大。可见,仍未形成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产业链,农民增收虽然略向第二产业发生转移,但仍以传统的增收方式为主。

4.扶持政策不足,农民增收提速难

保靖县地方财力严重不足,促农增收无财可投。2006~2012年,保靖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虽然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地方财政自给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从16.52%下降到13.96%,下降了2.56个百分点。上级投入资金不足,地方促农增收难提速。2006~2012年,保靖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虽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但是其中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革命老区开发资金年均投入量太少,分别为217万元和17万元,仅占同期年均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5.68%和0.49%。同时财政扶贫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从2006年的6.28%下降到2012年的5.44%,下降了0.84个百分点。可见,就部级贫困县实际财力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而言,几乎不可能使一个民族贫困山区的农民实现收入提速增长。

三、缩小保靖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1.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实现地方特色经济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是地方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济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基础,城乡居民就谈不上收入倍增。保靖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紧抓享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对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和移民库区这三大贫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全面把握这些政策优势,重点围绕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创造宽松的环境。全面把握特色农业产业政策优势,重点加快扶持三大贫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一果(柑橘)、两叶(茶叶、烟叶)、三养(养牛、养羊、养猪)”等现代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和提升“保靖黄金茶”、“湘西富硒椪柑”等农产品品牌优势,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全面把握工业发展战略优势,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中小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总量,特色发展质量。继续做大做强锌锰、陶瓷等矿产品精深加工行业,加快推进水利、页岩气、生态旅游等资源开发利用,促进资源优势向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优势转化。

2.创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全面落实涉农补贴政策,完善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等政策,实现有质量的粮食增产。开展农业保险,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市场化保障机制建设,稳定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增收。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大移民库区扶持力度,促进移民库区经济繁荣发展,提高库区农民收入水平。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广开就业门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比重。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运用财政调节手段,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投向“三农”领域,实行社会资本与潜在资源有机结合,增强农业发展潜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扶贫攻坚战略步伐,加大对县内的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和移民库区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力度,切实提高农村低收入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3.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整合资金,加大对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和移民库区这三大贫困区的民生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义务教育制度,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支出需要,发挥教育在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重要机会均衡器作用,促进三大贫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住房安全”为重点,提高三大贫困区困难群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完善医疗服务制度,医疗服务虽然不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但身体素质的增强可以为居民收入提供保障,要重点提高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偿比例,继续扩大医疗救助对象,将三大贫困地区农民低保家庭成员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防止“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加大税收调节力度,落实个人所得税制度,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全面兑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培育城乡低收入家庭成为“小老板”,帮助小型微利企业健康发展。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劳动报酬与当地国民经济同步增长机制,特别要关注农民工工资收入状况,借助法律手段对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工资支付等进行规范,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稳步增长,提高城乡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4.全力争资上项加大投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中央、省和州要根据民族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帮助民族贫困地区增强地方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保靖县要举全县之力,紧抓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全力争资上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储后劲,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奠定经济基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支持农村公路、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重点支持钟灵山工业园区扩容提档建设,提升园区新型工业化承载力,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增强产业聚集发展能力,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重点支持迁清公路、永花公路保靖段、保靖国际大酒店、沿江大道一期商业开发、保靖黄金茶开发等一批县重点项目建设,增强财源建设后劲,促进地方可用财力持续稳定增长,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财力保障。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步伐,重点依托吕洞山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和白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原生态自然景观等优势,围绕“吕洞秘境,苗疆圣山”、“土家祭祖圣地、酉水百里画廊”主题,加快开发吕洞山区、白云山,酉水河沿线的旅游资源。同时,把民族民俗资源、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和乡村休闲农业发展进程,促进旅游休闲农业庄园和旅游休闲“农家乐”迅速蓬勃发展,直接或间接增加从事旅游休闲农业的农民数量,为农民快速增收,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提供旅游产业的致富源泉。

上一篇:音乐文化对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影响及作用 下一篇:皖北传统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