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贯线的教学

时间:2022-05-23 10:28:44

相贯线的教学

摘 要:在机械制图的相贯线教学中,要通过教法、教具、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相贯线;直观教学;理论分析

相贯线是《机械制图》教学中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难以掌握。其主要原因是:空间思维的能力较差、基本原理模糊不清、解题方法运用不当。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对应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教学质量。相贯线是两基本体相交产生的表面交线,大都是圆柱圆锥和球面等回转体表面相交而成的。本文讨论的是工程上最常见的圆柱正交产生的相贯线。

一、加强直观教学

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相贯体和相贯线,化抽象的投影关系为直观的视觉印象,从而建立起相贯线的表象,初步做到心中有物,心中有线。

(1)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找现实生活中相贯物体产生相贯线的实例,如烟囱弯头、管道的阀体、管件三通、栏杆、健身器械等。通过这些生活实例,粗浅地进行认识,为理论的学习做好准备。

(2)利用直观模型教具。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让学生观察各种相交的实物零件模型教具。①两实体相贯――交线在外表面,②两实体相贯――交线在内表面,③实体与空体相贯――交线在外表面,④等径相贯线。在观察教具时,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有趣味地吸引到要解决的问题上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外表现象,再去分析问题的内部联系。我的具体方法是:先引导学生观察相贯线的空间形状是什么样的,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一条空间的封闭曲线,分别在三个投影面上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方法去求出相贯线投影?先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摸摸、看看、想想,然后再由教师提出各种问题。用这样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认识兴趣,同时也为上好本节内容打好基础。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边观察实物,边分析。这样,把相贯线的内容由繁化简,从感性到理性,学生也易于接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理论分析教学

通过前面的观察学习阶段,学生已建立了一定量的相贯线的知识储备。这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分析方法,理顺解题思路,提高求解相贯线的能力。

(1)分析特性,找出规律。相贯线是两个形体表面的共有线,也是两个相交形体的表面分界线,这条线是由二个圆柱面上的一系列共有点组成的。如果这两个圆柱面直径不相同,相贯线是一条封闭的空间曲线,它的三个投影中,二个投影是圆,相贯线在小圆上是一周,大圆上是一段圆弧,在非圆投影上,也就是两柱轮廓素线交点之间呈现为一条曲线,这也就是我们要求作的相贯线。可总结为“柱柱正交相贯,显示圆的图形相贯线已知,非圆图形要求作相贯线”。

(2)把握实质, 化难为易。通过以上分析,把相贯线的问题具体化,其实质就是“表面取点”,利用点的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这样,使学生从思想上破除难字,感到具有可操作性。

(3)善于总结,巧妙记忆。为简化相贯线作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柱柱正交不等径相贯,以圆弧来代替这一非圆曲线(相贯线)。相贯线的形状(变化趋势)是向着大圆柱轴线方向凸起。相贯线的简化画法可用四句话来归纳:“以两柱轮廓素线的交点为圆心,以大圆柱的半径为半径画弧,在小圆柱的轴线上找圆心(是2个圆心),远离大圆柱轴线找到真正的圆心(即弧应该向大圆柱轴线方向凸起)”。

(4)利用典型例题,进行系列对比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在学生初步掌握相贯线的几种常见情况如圆柱与圆孔的相贯线、圆孔与圆孔的相贯线以及等径相贯后,对于复杂的多体相贯,教师应有意识地举例对比加以引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都有其优缺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达到更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相贯线的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安排如下: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现实生活中相贯物体产生相贯线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开始由浅入深地讲解。先用课件演示相贯线的产生及形式,再结合模型板书分析讲解圆柱与圆柱的相贯线及作图过程,利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细致、师生的互动,学生在老师一笔一画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相贯线的画法、步骤,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后面,相贯线的其他几种常见情况,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动画等方式来表达整个作图的思路及过程,大大减少了老师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加了信息量,提高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现讲练结合

制图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一个新知识的出现,要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仅仅了解概念是不够的,一定量的重复是必要的。所谓熟能生巧,因此,练习必不可少。通过练习,既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同时又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科学、妥当。在相贯线的练习中,我主要分两项内容:一是书面手工绘图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和课下练习。这对及时发现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以及培养绘图能力有很大帮助。二是学生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做相贯线模型。当学生通过捏、搓、粘等方法做出实际模型时,会非常有成就感,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相贯线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

教必有法,但无定法。笔者通过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加强理论分析,结合多媒体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相贯线知识的同时,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多媒体系统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中央民族大学

学报,2004(6).

[2]钟宁.截交线与相贯线教学方法浅析[J].现代技能开发,2000(4).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提高铅球成绩之我见 下一篇:课堂笔记 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