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四大系统探讨

时间:2022-05-23 05:05:49

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四大系统探讨

一、目标系统

任何活动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也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系统,这个目标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使青年教师在教科研中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协作意识、实践意识与创新意识;在具体的课题申报中,要有一定的问题导向,要知道本课题的研究实现怎样的目标,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广泛学习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强化课题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强化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研究提升;整个目标系统的核心应是促进教师不断适应新课改及新课改带来的一系列理念与实践的变化,引导真心从心底想开展教育科研,以达到从“要我科研”到“我要科研”、“我想科研”的思想转变。而在这一系列的目标系统中,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协作意识、实践意识尤其重要。

1. 问题意识。教师的科研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的。外国许多科研机构非常重视培养研究人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常常拿出1/3以上的时间训练其提出问题的技巧。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首先应该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引导老师多多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疑点,并在实践中努力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问题在哪?实际上在教育科学研究实践中,问题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积极的研究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策略。发现问题是建立在开拓视野的基础上,包括掌握周围环境的信息与前沿的理论,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有些问题可从现实情况中来,也就是说从已有的实际情况中发现困惑点;也可在不断追问中来,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可从追寻新意中来,从关注教育研究发展的前沿阵地中寻找新意点;也可在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实践现状中来,在追求完善中寻求跨越点。

2. 方法意识。青年教师科研活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方法意识。所谓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它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课题研究从课题选题、目标制定、方法选择、步骤确立、过程控制到成果评价,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都要遵循科学的方法。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研究方法,应积极寻找专业的支持,教师从无问题到有问题,除了原动力及策略外,还需要有教师研究的专业支持。否则,这些问题可能是假问题,可能是无价值的问题,应寻找理论与信息的支持。在学习中优化自己的知识背景,也可采取寻找专家与同伴的支持,在沟通交流中激发灵感、启发思维。

3. 协作意识。教师进行教科研,还必须要有强烈的协作意识作为主要目标。教师进行教科研主要有以下协作的对象:一是与专家协作,主要是请教经验,向专家学习,在专家的引领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启发思路,开拓视野。二是与其他教师协作,这既可以是课题组内的老师,也可以是其他老师,主要是相互学习,在协作中比较启发,还在于分享成果。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换要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学校可通过信息会,让老师们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可通过读书汇报会让老师们彼此交流看到过的书、观点以及心得体会;也可通过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把自己成功的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三是与团体协作,即在良好学习氛围的影响中增强教科研意识,学习团体结构合理、心理相容、配合默契的特征,学校的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组都是学习团体。教师在与团体的对话中进行学习,达到与团体互补、互励和互助。团体的互补、互励和互助效应不仅表现为团体成员在一起活动时互相影响的“共做效应”,也表现为彼此间的互相劝勉、激励。教师正是在这样与团体的对话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5. 实践意识。实践意识是主体发现自身生存遇到了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后,思维组织通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分析处理产生的,是指挥主体的肌肉运动组织进行活动,消除客体对自己的影响,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生存发展目标的意向、方案、路线、方法和命令。在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中也应注重实践意识的培养。青年教师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深层思考,探索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和外部因素,找出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教师要经常撰写教育日志。通过聚集教育教学事件,让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相关行为,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教师也要经常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师还要经常撰写教育案例和教育反思,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寻求理论的支持,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反思自己的实践,用理论进行验证,与理论找差距。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二、运行系统

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运行系统可有下列图示:

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运行系统

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运行系统可分为组织发起、实质活动和反思评估阶段。

在组织发起阶段,学校和教研组应对组内的每个成员阐述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认清现实中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的缺陷。在现实中,青年教师被动发展的多,主动参与教科研促进发展的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育教学而言,教育科研就是那块“不误砍柴工”的磨刀石。

在实质活动阶段,以观念转变、氛围创设、成果推广和保障培养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从校本层面与青年教师个人层面采取培养的具体策略。校本层面,学校可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可创设科研氛围,激发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也可由学校特色课题引路,诱发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另外还可开展校本教科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个人层面首先要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研究和采用新方法,走出新路来;要多维学习,主动提升;更要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在评估反思阶段,主要应评估和反思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以期不断改善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行为。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运行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循环递进的动态系统。

三、保障系统

主要包括学校组织保障、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的保障和学校制度的保障。

1. 组织保障。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应接受学校新课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学校领导应亲自选定教科研课题,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从行动上影响和带动教师投身教科研。学校新课改指导小组具体负责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业务指导;学校教科处负责理论信息,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印发,直接负责组织落实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活动。学校增设了教科组,各教科组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组内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

2. 信息保障。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吸取新课改特别是新课改教科研的相关信息,可为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的经验。学校应定期印发相关教科研信息学习资料,供教师学习。学校还在各教研组设立信息组长,积累和传递教科信息。

3. 时间保障。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学校规定的每周特定时间为教科活动时间,这是定时时间保障;教研组也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时地开展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活动,这是不定时时间保障。学校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科研学习,各教科组不定期地组织教科研学习。

4. 物质保障。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是谈不上教研活动创新的,物质保障主要是指教科资金的投入和教科设施的添置等,学校每学年按每人500元作为教科经费,另外有专项基金作为教科研优秀成果的奖励。

5. 制度保障。建立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学习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课题的申报、立项、论证、中期管理和结题制度、评比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激励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使教师从事教科研的时间、经费投入、成果推广得到保证,保障教科研工作的有序运行,保证教科研工作的质和量,使教师切实参与到教科研工作中来,并从中认识教科研,增强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障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顺利进行。

四、评估系统

学校究竟开展了怎样的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活动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这就需要建立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评估系统。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评估应重视以下方面的评估:1. 重视过程评估。诸如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活动的主要方式、青年教师的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重视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评价要贯穿于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全过程;2. 重视应用评估。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评估应着眼于青年教师能否从现实的教学中发现问题,经过提升形成课题,再在研究中进行实践;重视全员参与评估。学校可结合教研组群体创优实施方案,在教研组自评的基础上,对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培养的情况作定性和定量的考核。3. 建立教科研档案,使之准确地反映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情况和历程,特别是考核档案的建立,为评优评职提供有关数据,反映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加强管理并引导教师培养科研意识。

上一篇:大动脉炎患者下肢抽血技巧 下一篇:聋校一年级数学的愉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