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教师有效培训重在规范和找准抓手

时间:2022-05-23 01:49:51

见习教师有效培训重在规范和找准抓手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各地市也不断对刚入职的见习教师进行岗前的适应性强化培训,以期能够顺利实现“一年站住讲台,三年成骨干”的培训愿景。“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其视野理应关注现实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而不是设定的理想教育环境。[1]”有效规范的见习教师培训应该做到使一个见习教师很快地实现从入门到入行转型,储备从岗位适应到岗位胜任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班级管理技能,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然而,目前新任教师的培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学习,缺乏岗位实践的具体指导,见习教师自主研修目标不明确,岗位的带教指导随意性强,且人数比较缺乏等,难以实现培训目标。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提倡实施“参与、对话、叙事、案例、探究、合作、反思及行动等研修方式”[2]相结合的规范化培训,该方式给具有极大可塑性的见习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实现路径。

一、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内涵

规范化培训是建立在集中培训、自主研修和“带教指导”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的情况下进行的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的可操作、可测评的一年期见习培训。

规范化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和实施方案的前提,又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3]。在整个规范化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单位根据见习教师的特点,结合教师成长规律和需求分析开发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课程。特别是“带教指导”研修,带教教师根据见习教师特点制订的带教计划可谓是“因师施带”,在一年期的见习培训过程中根据见习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行为的变化随时调整带教计划,杜绝了培训计划的程式化。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内容主要由“职业感悟与师德修炼、课堂亲历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与德育体验、专业发展规划与教育科研”四大模块构成,由18个具体的“培训要点”组成。培训要求以经历这18个要点且完成这18个要点规定的任务为主,亲历过程或结果评定均体现在见习培训手册上,作为一年见习期培训考核和入职注册的主要依据。培训形式主要采用集中培训、自主研修与带教指导相结合的研修模式。集中培训主要偏重师德教育、教育理论教育以及职业认同引导教育;自主研修主要是见习教师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理论书籍、科任教材以及教育管理相关书籍的研读;带教指导主要任务是使见习教师在优秀的教育教学团队带教过程中,能够较快地正确认识与适应教师角色,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强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整个见习期的培训由具备培训资质的教师进修学校、见习教师聘任学校和结对学校三方共同完成。

四大培训模块,18个培训要点使得培训单位在实施培训过程中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指引,实现了培训过程有“抓手”,实施过程有“规范”,培训结果有实效的新任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规范化操作培训流程更明确。

二、规范化培训实施的新突破

规范化培训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集中培训、自主研修与带教指导三个培训方面存在的“各自为政”、培训内容重复的局面,实现了三方研修重点各有突出,相互补充,推进提升良性的见习教师培训格局。见习教师规范化操作培训流程很好地规避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培训随意性、盲目性,确保了培训有明确“抓手”,有规范的实施过程指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较之以往的新教师培训实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突破。

1.目标引领,确保培训有的放矢

规范化培训有四大模块目标,培训的18个要点的亲历为实现四大模块目标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可操作的微型目标引领。培训要点的微型目标也正是实现模块目标的使能目标。见习教师习得教育教学规范行为和教育管理知识,需要每一个使能目标的实现。

带教教师根据见习教师特点为其制定的研修目标规避了见习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随意性,提高了研修目标达成的实效性。例如,“结合跟班教学实际,编一个单元的学生课堂或者家庭作业,并写出理由”。这些详细的可操作、可测量的培训目标,规范了培训指向性。

2.任务驱动,确保培训稳步推进

培训必须源于真实的体验才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任何的“言传”指导作用都很难赶上一次亲历的效果。任务驱动的培训模式贯穿自我研修和带教指导的整个培训过程。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每一个培训要点的实现都可以与见习教师的真实亲历相结合,那么目标性和教学情境也就同时具备在见习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使得见习教师在带教教师分配的真实任务中进行探索学习,极大地激发见习教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年的见习期内,带教计划和见习计划稳步推进了规范化培训。18个培训要点的逐步亲历和达标,为见习教师适应并逐步胜任课堂教学和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模块三“班级管理与德育体验”中三个培训要点:

(1)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策划并主持一次主题班会。

(2)就某个主题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就某位学生的某个问题作一次家访。

(3)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写一份班级情况分析和两位学生个案分析。

见习教师根据这样的培训要点进行模块培训的拓展,可以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和德育体验,稳步推进个人学习,掌握班级管理与德育体验要点。

3.过程记录,确保培训反思提升

为确保培训过程的完整性,调整带教计划的针对性,使得带教教师对见习教师的评价更为客观,统一印制了《带教教师记录册》;为了使得见习教师反思更具有针对性,统一印制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记录册》。记录册按照培训要点进行设计,真正做到了培训要点与记录册的相互对应。记录册不仅为见习教师和带教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带教教师和见习教师实施培训项目进行规范引导。

4.搀扶带教,确保培训理念浸润

“教师所缺的和所需要的不是纯理论方面的知识,而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教师专业成长与成熟的重要因素。[4]”搀扶式的带教指导则确保了培训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的建构和发展。

见习教师的带教指导主要集中在带教指导过程中,“由见习教师的聘任学校和结对学校具体负责开展学科教学技能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等活动。见习教师的聘任学校和结对学校要加强对带教教师和见习教师的管理,关心带教教师和见习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创设良好的带教、学习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带教指导的项目是多方面的,多方面搀扶式的带教指导使得见习教师的成长更有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见习教师对培训理念的认同。

5.跟岗研修,确保培训规范创新

跟岗研修是“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带教导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研科研行为,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整合为一体,以深刻感受与领悟‘带教导师’的学科教学和教研科研理念、策略和行为等的培训方式”[5]。这种跟岗可以为见习教师提供真实现场环境的示范学习。

规范化培训在自主研修和带教指导时,在“课堂亲历与教学实践”模块中要求“除平时随班观课外,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摩10节课,写出观课报告;点评3节其他教师的课,写出评课报告”。这种跟岗研修以及跟岗反思对见习教师习得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管理规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见习教师在跟岗研修的同时不仅对习得的规范进行借鉴吸收和创新,真正实现学有所获,还可以从带教教师那里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跟岗研修确保了培训项目优效实施,也为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规范—模范—创新”的科学成长路径。

见习教师不但对带教教师进行跟岗研修,带教教师还跟踪研究见习教师,进行“跟生研导”。“带教教师的带教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0次,其中学科教学技能指导不少于15次,班主任工作指导不少于5次。”这种“跟生研导”不仅可以实现全方面的指导,还可以让带教教师反思带教指导以及自我的教学行为,实现指导的同时提升自我,也是促进带教教师提升研究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对规范化培训考核的相关思考

“见习教师的规范化培训考核由市(县)教师进修学校、见习教师聘任学校和结对学校具体实施。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以理念更新、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为考核重点。见习记录册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这种考核规定从培训的全程性着手,带教教师对见习教师的评价将直接影响着见习教师的考核结果。见习记录册上的研修项目也为考核提供了可以操作实施的指导,整个研修的考核以“听评课、备课、编写教案、课件制作、上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等学科教学技能指导项目和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班集体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家访、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班主任工作指导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在记录册上都有明确记载,真正做到了考核目标明确可测量。考核目标明确可测是实施规范化培训有效的保障。

由于培训时间跨度大,培训的过程监控必须加强,没有规范的过程监控整个培训都会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过程监控应是每一个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单位切实加强的方面。

综上所述,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不仅仅是简单的见习教师岗位适应性培训,更是对见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培训。规范化培训目标明确,实施有抓手,项目可操作、可测量,其培训课程设置、研修方式也为在职教师进行有效的岗位研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文为安徽省蚌埠市201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与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11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健.自化化人:呼唤专业化的教师培训[J].中国教师,2010(7).

[2]张恰.论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培训教材设计模式[J].教师教育研究,2010(6).

[3]卢荷,谢贤智.搭建平台式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4]徐巧英.帮助与建构:教师培训的真正意义[J].中国教师,2010(8).

[5]汪文华.带课、带研、带学、带资,促进“影子教师”培训有效实施——以2010年“国培计划”安徽省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3).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谢谢你们,让我享受到教师的幸福 下一篇:论通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