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3 12:49:12

会计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其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应严格遵循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内容,将“教育、学习、实践”融合为一体,基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层面上,创建增强学生工作才能的教学模式,进而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养、技能化的人才。本文简要以会计类高职院校为例,分析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关键词]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定岗实习;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几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出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高职类院校中广泛推广与应用。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职人员,应对其予以重视。以下简要针对会计类高职院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1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对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来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教学的重点。其是由我国高职院校“2+1”教学模式衍生而来的。尽管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具备较强的操作性能,然而,现今依据缺少统一的概念,其也是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很难明确顶岗实习教学内涵的因素之一,不能全面掌握其重要性。以下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理论基础角度分析其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1 构建主义

基于构建主义的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取并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获得的,而是由学习人员长期实践,在他人帮助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自身掌握经验,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协商、谈话,在互相质疑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与掌握内容的融合,进而领悟新的内涵,创建知识结构。

对于顶岗实习来讲,其与构建主义的观点相吻合,在顶岗期间体会知识,先利用教学讲解、模仿、示范等方法把以往获取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分解,再利用实践操作将知识重新整合起来,创建新的知识框架,进而掌握并应用新的知识技能,增强自身专业水平,为以后工作夯实基础。

1.2 唯物辩证

在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理论中,由实践到认知再到实践的过程告诫人们,真理是由不断的实践衍生而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会计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方法是培养他们真实操作能力的过程。其主要是利用学生在岗位上不断的操作练习,进行实践,完成对知识的认知,进而再次灵活实践,把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留存深刻记忆,进而推动学生进行创新,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基础。

1.3 教育、学习、实践三位一体

教育、学习、实践三位一体指的是需要将教学的理论知识同学生的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把动手、动脑高效结合在一起,互相辅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灵活的记忆相关知识点。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特别是会计类高职院校,其是为企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的人才将来会具有独挡一面的专业技能,推动企业发展。所以,相关教职人员就需要帮助学生平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比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期间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法为教育、学习、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将其思想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法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衍生而成的教学模式,所以,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及内容产生了一定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据相关认知规律,将此培养模式进行应用于推广,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岗位,为学生以后成长夯实基础。

2 会计类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意义及可行性

2.1 会计类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意义

我党在十报告中指出:以教学作用及地位为基础,对教育模式及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其还指出,现今教学课程改革的方针为:始终遵循教育是服务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的活动,应同社会活动及生产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需要对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摒弃以往的教学思想及教学观念,不断培养具备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创新才能、发散思维、动手实践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是对与会计类高职院校来讲,学生的实践能力同企业自身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投入与资金收益,所以,相关人员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予以关注。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其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获取资金收益、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基础保障,应将教学内容同生产互动结合在一起,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才能。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职院校是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承担着为企业培养从事服务、生产、管理、建设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表明,在高职院校中实行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全面发挥企业及学校在教学方面的优点,利用企业及学校二者的互动,培养高素养、多技能的人才。

2.2 会计类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着重提出:应加大促进工学结合的力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才能,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并且还提出: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应重点突出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及职业性,创建实习、实验、实训三环节。需要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将校内理论知识考核同企业考核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地点与操作地点统一化。另外,实行订单养成计划,不断深入分析工学结合的方法,利用任务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创建企业同学校实习相关联的标准,加大学生实习及社会实践的力度,高职院校应确保学生最低半年的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应同企业密切结合起来,互相辅助、互相获益,进而确保企业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主动对学校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发展,让学校及企业一致为培养新型人才而努力。另外,意见中还提出,增强并促进开展校外顶岗实习,极大校内生产练习及校外岗位实习的数量,进而增强学生们的动手技能。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十分关注,同时并给予其一定的支持,全面发挥大中型企业的模范带同作用,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3 会计类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关键性

3.1 有助于促进教学系统改进与完善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法,主要关注增强学生们的操作能力及处理问题的才能,利用在相应岗位中互相探讨、共同合作的方法来推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全面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大量学习信息,并给予学生探究、思考、整理、沟通、延续的空间,创建完善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单独思考的优良习惯,进而为以后的工作及成长夯实基础。因此,实行顶岗实习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学系统的改进与完善,符合当前教学的发展需求。

3.2 有助于培养专业化、技能型的人才

当会计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及职业技能。会计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付出体力劳动,更多的是要付出脑力劳动,很多企业因为自身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所以极大程度提高了学生克服困难、不怕吃苦的品行。在进行实习期间,学生应严格遵照指导老师及企业相关标准的约束,增强组织及法律观念。同时,在工作期间,还需要善于同他人进行合作,进而培养团队观念。在实习期间,会计类学生需要接触各类人群,所以,能够培养学生们察言观色的能力,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另外,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时,能够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就是将学校讲解的理论知识通过灵活应用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并且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及时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补充。对于会计类高职院校内的学生来讲,他么在开展顶岗实习期间,能够提高对自身专业的认知度,并对自身未来发展有明确规划,能够严格遵照企业的相关标准进行工作,灵活应用学习过的知识,发挥自身的价值,获取一定的肯定。进而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而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

3.3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当学生步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期间,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清楚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哪些项目较为薄弱。同时,企业在使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期间,应帮助学生全面融入企业,了解学生相关专业的全部知识,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责任。通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在理论知识方面,学生能够更加精准、正确的进行理解、记忆,在动手能力方面,能够单独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解决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当前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类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其能够利用顶岗实习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记忆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并且灵活进行应用,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尽快满足岗位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芳.浅谈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在高职会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2(5):112.

[2]陈飞飞,李艳芬,郑雅婷.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为例[J].当代经济,2012,10(22):115.

[3]孙丽.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5(8):218-220.

[4]沈艾林,张卫平.高职“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22(12):246.

[5]王芬.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3):216-217.

上一篇:浅谈对浙江省留守儿童体质健康问题的看法 下一篇:2014中国(洛阳)赏石文化艺术展暨交易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