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中教师课堂教学案例三则

时间:2022-05-23 09:13:08

乡镇初中教师课堂教学案例三则

摘 要:现在乡镇教学水平,同乡镇初中老师在教师专业方面发展主客观条件存在差异。本文就结合对某乡镇三位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分析,运用教学三法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乡镇初中老师在专业的发展上面的瓶颈进行分析,探讨乡镇教师未来专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乡镇教师 教学瓶颈 教师专业发展

在对某乡镇教学情况进行考察后,本文就针对这所高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则案例进行分析,对乡镇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讨论。第一位是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这里就用A老师代之这位老师。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比较混乱,A老师怒斥了学生一顿,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但是很快课堂就又是一片混乱了。B老师是教初中三年级语文的,当B老师走进教室中,学生都是比较安静的,课堂就在朗朗读书声中有序的开始了。C老师教的是初中的二年级语文,这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直接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学习,最后掌握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1]

一、教师发展专业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课堂的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这个过程主要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学生进行问答的形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有专业素养都是各不相同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不只是让学生成长的场所,更是可以让老师成长的地方。在案例中,A老师就很少会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改革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采用照本宣科比较枯燥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最终教学效果。B老师对于教研改革活动会比较积极的参加,在教学方式上也是与时俱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都很高。C老师是自我学习型的老师,其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以及一些资料不断的自我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2]

现在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已经能够意识到课堂的教学,是教师发展的最好展现平台。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语文教师在专业性方面的发展,不只是在阅历方面经验的增长,更是教师在专业方面内涵的不断革新。

优质的教学过程不只是要提高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更是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的对自己严格要求,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会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增长教师的自信心。

二、乡镇教师在职业方面发展的阻碍因素

目前国内研究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主要有社会因素以及学校因素还有个人因素等三方面重要因素。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对其职业专业性发展阻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教师的自主性,还有学校进行教学实景演示。总体来讲教师职业发展是由其自身还有客观环境所决定的。

乡镇教师工资待遇普遍比较低,同时没有一定社会地位,教学环境也并不理想,有一定家庭负担等多方面原因,都直接影响着乡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但不论是哪一种理论,对乡镇教师专业的发展,都是受外界因素以及教师自身因素两方面所互相影响的。

在当前的乡镇中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环境比较落后,经费不充裕,学校也不重视教师参加教学方面培训等诸多问题。从主观上来看,教师缺少学习提升的机会,同时在教务方面又得不到相应支持,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在职业中的发展可以主要的分作是五个阶段。在案例中的这几位老师都已经过了最初教师的预备生涯阶段,是在向专家生涯阶段进行过渡。但是怎样进行过渡,掌握不好度,很容易会提前进入到退缩生涯阶段。这种现象不论是对教师自身职业发展,还是对学校在教育方面的工作都将是一种挫伤。[3]

在这一阶段的老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在对教学工作熟悉以后,逐渐对教学工作产生麻木心理,从而在工作中比较没有激情。对于这种现象,应该及时同这些教师进行沟通,及时将这种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在案例中的A老师不愿意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活动,是典型的处于职业懈怠期。B老师主动提高自己专业方面的素养,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这样积极的工作热情是应该及时给予肯定的。C老师与时俱进的进行一些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增加自己信息储备量,这样的教学方式改革也应该是学校所大力倡导的。[4]

三、对乡镇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的实现路径

对于乡镇语文教师来说对专业发展的实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在基于对乡镇中学客观条件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只用通过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教学改革活动中去,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教师要在自己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自我知识储备的完善,以及时刻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才是能够有效提高专业技能的最佳途径。另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同其他同事进行学习探讨,同时取得学校的支持与理解,还有就是学生家长也要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学校是作为一个集体形式出现的,只有建立起全校老师共同努力的目标,才能够使得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能够有所提高。通过集体协作也可以有效打破个人在思维方面的局限性,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乡镇教师专业性的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乡镇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认识,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不断调整教师的精神状态,相信在这一系列的努力过程中,乡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同时学校以及社会也要重视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发展,学校的校本教研也可以从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使乡镇学校的校本教研逐步走向正规化,语文乡镇教师专业发展才不会成为空谈,乡镇语文教育的明天才会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张瑞祥.延边地区初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D].延边大学,2012.

[2]万丽君.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孙立坤.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形成性评价教学技能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赵雪晶.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小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