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并脑疝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23 08:26:14

脑出血并脑疝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总结探讨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47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者均经血肿清除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出院时治愈27例,致残8例,昏迷11例,死亡1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及有效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出血;脑疝;护理

作者单位:467200河南省叶县人民医院

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通常预后不佳,积极治疗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监护室共收治脑出血并发脑疝47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脑出血并脑疝47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35~7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27例,小脑出血7例,大脑实质皮下13例。出血量从20~75 ml不等。

1.2 治疗及转归

47例患者均经血肿清除术并予以抗炎、止血、脱水及其他对症治疗,经精心护理,出院时治愈27例,致残8例,昏迷11例,死亡1例。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迅速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及术前准备工作。昏迷者立即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控制脑疝的进程[2]。对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给氧,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剃头,交叉配血,留置导尿,备齐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并协同主治医生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穿刺原理,手术必要性和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

2.2 术中配合

患者头部皮肤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取平卧位,头部适当抬高并偏向健侧,充分暴露患侧,辅助术者钻颅骨定向穿刺并抽吸血液,用冰生理盐水、尿激酶通过粉碎针高压冲洗血肿部位直至冲洗液变淡为止。冲洗过程中注意进出量平衡,冲洗后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加尿激酶、玻璃酸酶、肝素,夹管4 h后再行冰盐水冲洗[2]。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持续吸氧。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48 h是颅内继发出血最常发生时段[3],因此术后需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瞳孔、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肌力、肢体活动情况,注意新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做好记录。记录24 h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血压持续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常提示有继发颅内高压。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且伴意识障碍加重,则提示有继发颅内血肿发生[4],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多伴有昏迷,头部位置不当常引起窒息,保持呼吸通畅是救治的基础[5]。患者应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呕吐物及咽喉部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并及时吸痰,使呼吸道内分泌物引流通畅,以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如有缺氧或窒息及时给予吸氧。呼吸道分泌物多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宜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以确保呼吸道的通畅[4]。

2.3.3引流管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的高度。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以及引流量及颜色,按时拔管并更换伤口敷料。防止引流管内引流液逆流及管颈曲折或受压闭塞。搬动患者时先夹管再搬动,注意防止引流管和引流袋接头处脱落。

2.3.4 高热的护理

患者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压,加之肌状力增高时产热增加,以及交感神经受损致泌汗功能障碍,使体表散热不良,故在短期内体温可急剧升高并呈持续性难以控制的高热或超高热[1]。高热者每4 h测体温一次,超过38.5℃者及时降温以降低脑的代谢率,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同时也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大脑皮质的保护并抑制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3.5 皮肤护理

做到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无渣屑,定时翻身,每2 h翻身一次,使用温水擦背,经常检查皮肤受压部位。定期用50%酒精或红花酒按摩全背及受压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防止褥疮的发生。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有条件者建议使用气垫床。

2.3.6 泌尿系统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和颜色变化,保持个人卫生及会清洁以预防泌尿系感染,尿失禁者应留置尿管并认真做好尿管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250 ml+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或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1~2次,必要时全身使用抗生素。

2.3.7 饮食护理

脑疝患者因昏迷不能进食,气管切开后体液消耗大导致营养障碍。除静脉输液外,根据病情给予鼻饲牛奶、鸡蛋、果汁等流质以保证热量及营养的供给。清醒者术后第2 d鼓励进食。

2.3.8 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养成起健康、文明规律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心理平衡、稳定情绪。按时测量血压并遵医嘱服用降血压药,不随意增减、调换或停止服用降压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对肢体功能障碍者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2.3.9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24 h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由健侧到患侧,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术后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肌力有所恢复后,协助翻身、坐起、站立、行走并尽早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等对症治疗,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及功能恢复。

3 讨论

通过对47例脑出血合并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抢救护理,我们深切体会到:及早发现脑疵先驱症状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娴熟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现场抢救动作迅速,操作准确、有效,反应灵敏,观察细致,做到分秒必争是护理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李冬兰.脑出血合并脑疝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7(13):7172.

[2] 王艳玲.25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整体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7):151152.

[3] 胡秋兰.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并脑疝的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07.

[4] 岳美姣.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护理体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8):9192.

[5] 陈霞.脑疝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中外医疗,2009,28(5):126.

上一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护理观察 下一篇:48例股骨颈骨折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