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公园里的老猫

时间:2022-05-23 07:14:02

复兴公园里的老猫

导演简介

吴建新,大家都叫他“老猫”。复旦大学摄影专业教师,曾从事过平面设计、报纸杂志记者与编辑等工作。1998年开始进行摄影创作,以纪实为主,创作的影像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的当代艺术展览,也曾组织策划过影像群展。2009年5月开始拍摄第一部纪录片《复兴公园》,2010年11月完成影片制作。

《复兴公园》诞生记

复兴公园是上海卢湾区的一座百年公园,从建国前到现在见证了上海四季的风雨,时代的变迁。如同一个露天大舞台,日复一日地上演着重复的城市生活剧。作为广西人的吴建新,在上海读书工作20多年,已经深深融入了上海味道的生活,影片《复兴公园》就是他对上海公园的感受。

最初拍这部影片,是因为学校新开的纪录片课程。作为摄影老师的他决定自己先拍一部纪录片。这样有了实践,就可以根据拍片中积累的经验或遇到的失误,解决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否则只能没有底气地和学生纸上谈兵,不能回答具体问题。这可不是作为一名严谨教师的他所希望的。

吴建新的纪录片课程和《复兴公园》的拍摄几乎同时进行。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纪录片拍摄,虽然之前一直从事纪实摄影,和纪录片有某些相通的地方,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从开始筹划到熟悉机器,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在他看来,这半年的开头时间很值,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他看了大量的纪录片,比起没有独立制作纪录片前,更能认识到从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同时增加了相关知识的阅读储备,比如熟悉拍摄的前后期、拍摄的流程、拍摄过程中的失误和解决方法。这样面对学生的时候,就能从容回答各种问题。

导演镜头里的《复兴公园》,是上海城市生活的摘录,也是时代光芒的余晖。现在活跃在公园的这代人过去后,公园就是另外的面目了。吴建新用了一年的时间,用影像记录了公园的一天又一天,四季交替,寒来暑往。

影片介绍

《复兴公园》是吴建新的第一部纪录片,拍摄于2009年。导演通过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公园里一天人们的活动,包括晨间的各种锻炼、广播操、下棋、唱歌、跳舞,还有公园里儿童乐园,以及快速变幻的四季流逝。影片是描述状态的,以时间为主线,按照舞台剧的方式分为三幕,呈献给观众一部来自身边由自己表演的真实生活剧。

真实版公园生活“舞台剧”

作为影片的导演、摄像、录音兼剪辑,吴建新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拍摄之前,他把影片预设成一部分章节的舞台剧,同时预设好影片的结构,包括镜头拍摄也是刻意的,像是拍舞台上的演员,尤其体现在第二幕《唱唱歌跳跳舞》里。剪辑后的整部影片分三幕,分别记录公园的一天和四季,先是从早到晚,然后春夏秋冬。因为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影片的发展更像舞台剧目的编排、转场也就更巧妙一点。

在导演眼里,复兴公园是纯状态的,需要很安静,尤其是第一幕《荷花池》。影片开场的绿色和安宁,让观众看了心旷神怡,感觉很舒服。吴建新解释说这可以看成一种苏醒的过程,但是其中略带有一丝不安,就像那只浮在水面已经死去的知了。有些苏醒,有些逝去,就像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过程,不可抗拒。由此引出安静之后的人语声、音乐声,那些伴着广播锻炼身体的老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老人,以及片中老人对健康,对生死的态度。

当清晨的安宁铺垫过后,就是整部影片的核心——第二幕《唱唱歌跳跳舞》,片中80%的镜头也放在了这里。给导演留下最深印象的人物和场景,也都出现在这一幕里。这里的唱歌是偏意识形态的,合唱的主体是一群老年人,其中的大部分天天出现在公园里,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最后不约而同集结在一起,在他们的歌声里自然流露着他们自己的态度。如同访谈里那个合唱团的老爷子所说:“过去共产党啊都占领阵地,我们现在就占领了这块阵地。但是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我们唱的歌呢,都是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这些老人都有着自己固定的合唱团,每天就那么斗志激昂地唱着跳着。其实公园里的合唱队有好几支,后期剪辑的时候导演保留了阵势最大最整齐的长寿合唱团。几乎每天,这些老人都踩着点从上海的角角落落来到这里,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歌曲同样的舞蹈。说起来,跳舞是上海人特有的情境,带着些许小市民的浪漫,又表达了上海大都市的自豪感。

给导演留下深刻印象的红衣老人就在这时出现,在双人舞的画面里,他手拿香烟,摇摇摆摆出现在镜头里,红衣白裤老花镜,路都走不稳扭腰摆臀动作可笑却又认真。有人提醒他动作难看,有人在摄像啊。他严肃地回答:“是他对着我,又不是我对着他。”而后居然转过身对着镜头手拿折扇舞起来。音乐转变,看到身后黑衣男跳得流畅优美,才悻悻离开镜头。这个老顽童,确实让人过目难忘。你可以说他有点阿Q,让你笑出声来,不过那笑声明明是带着欢欣的正能量。

说起导演最喜欢的场景,就是这一幕里的沙球。那场是整部影片里最震撼人心的,也是集体主义最好的体现。从进入沙球合唱《卓玛》这首歌开始,沙球的节奏合着众人的歌声以及悠扬的配乐,四分半的演唱之后,镜头回转大家高举双手一起拍响,再一次震撼视听,之后散场。镜头特写里有个老大姐婀娜的舞姿,在导演看来是这大场面里美妙的插曲。

影片的第三幕《乐园》,仅仅讲述了一个智障的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玩碰碰车的事情,感觉和前面的两幕不甚协调,很疑惑导演为什么选取这个作为最后一幕乐园,吴建新说这部影片最难忘的其实就是乐园里的那对母子。“在拍摄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剪辑时定下来作为片子的第三幕乐园。这一幕在外人看来很伤感,尤其剪辑后留下的是雨天的情景。我所说的乐园是对智障的小孩来说,这里是他的天堂,他的母亲天天带他来,风雨无阻。当他坐上碰碰车时,你可以看到他得意的笑容。这对母子,跟拍了几次,最后选了最完整的一次剪辑出来,边上看客议论纷纷,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这就是复兴公园,有安静、有荒诞、有热情、也有感伤,缺一不可。”

影片以降格拍摄的公园四季结尾,配乐选了《给我一个吻》这首很上海的音乐。说起这首歌,那是碰巧的,这是公园下午跳舞的人常放的曲子,那对母子离开前,音乐刚好响起,很应景。母子离开时,音乐清晰响起,就是插播的了。这首充满老上海滩味道的音乐,释放了观众之前看到那对母子较为压抑的情绪。

完成更比开头难

转过头来看,这部纪录片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成是对导演父辈这代人的尊重。公园是中老年人的乐园,特别对于退休后的老年人来说,这几乎就是他们共有的大家庭,他们每天相约而来,风雨无阻。年轻人只是公园的过客,片子也没有关心年轻人,这也是导演感到遗憾的地方之一。

说起影片中那些很自然表现的人们,以为事先都是和他们讲好“我要给你们录像啊”。吴建新说,“他们是知道被拍摄的,而且在镜头前特别来劲,但是绝对没有事先沟通。我与拍摄对象很少事先沟通,包括现在。因为你尊重,并对他们一些怪异行为表示理解。最重要的是拍摄时的专注,脑子可以乱想,但神情一定要专注。拍完走人,过两天再来,他们都习惯了,主要是习惯在镜头前的表演。虽然从一开始的狐疑,到无视也经历很长的时间。”当然,这些都不算是困难,难得是剪辑,“剪辑时很焦虑,因为第一次做后期,软件、文件格式和流程都不熟。剪辑版本不下10个。唱歌的剪辑是最纠结的,是歌曲长度的问题。要保留一首完整的歌,但是每首歌都是完整,有些啰唆,后来,决定有些歌曲有三段的,拼凑成听上去完整的一段。尽管这样,还是有朋友受不了,不厌其烦地唱啊唱,什么时候结束?这促使我思考,作者与观众的关系、彼此的临界点。真实的情况确实就是这样的,从早上到中午,这些老头老太就不厌其烦地唱,天天如此……”

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到的《复兴公园》是一部纪实性、可观性兼具的影片。尽管如此,吴建新还是觉得完成影片时有问题,保留了那么一点缺憾。“原来说这个遗憾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像前的四季衔接。现在看,作为第一部纪录片,还过得去,不要苛求自己。不过影片有些流于浅层的状态描写,背后的东西有,但气弱,容易被忽视。从阅读的角度,影片有点像读者文摘,类似于小清新的文字消遣。

从此走上不归路

这部纪录片已经拍完两年了,对吴建新来说,却有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这部纪录片开始,他变成了技术控、器材控。他这两年带的毕业生,拍纪录片的明显多了,有些拍得还不错。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学生普遍比较现实,不愿为某些不合实际的想法付出。导演说这可能跟他曾经80年代的理想主义大泛滥也有关,“我们这一代人,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校园的理想主义弥漫,包括年轻时对诗歌的热情,这是我在我的学生身上看不到的。” 但是吴建新自身的收获是满满的,用他的话来说:“从这部片开始,我从此走上了纪录片的不归路。俗话说,玩单反穷三代。这玩纪录片就是玩命。做纪录片,不管是拍还是剪,都是耗时耗力的事。我老婆对我挣钱也不抱幻想了。”

现在,吴建新已经拍完了第三部长片,对使用独立纪录片的设备已经很熟悉,同时还自己做DIY。但是纪录片的盈利很难,国内国外都是如此。现在,他会很积极地参加一些纪录片的提案大会,多种途径寻找拍摄经费。对他来讲,寻找资金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延续。延续他对纪录片拍摄的热爱,延续他对纪录片事业的执著。目前的他,已经把纪录片从最初的教学副产品升级到主打,他的身份已经是纪录片制作者,然后才是在大学教书的老师。换句话说,纪录片已经成为他的事业,教师只是职业。他说,“有一天我可能会因为纪录片离开教师队伍,而不是相反。教纪录片也许不是目的,只是一门课程,但我很庆幸这门课程诱发了我新的创作历程。”

吴建新后来的影片,开始寻找故事。他认为纪录片最后都会成为影像的存档,一种文献。做纪录片的动机还是表达,成为文献是对影片内容的要求。虽然纪录片盈利的成功案例有不少,像那些能传播、发行很广的片子,通常都可以盈利。但是,多数影片会在市场上很差,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对纪录片来说,获奖看似捷径。比如像《归途列车》。盈利毕竟不是吴建新拍纪录片的目的,就像不拍纪录片的日子,他会扛着4×5,在上海的弄堂里满街乱串。他信仰的是“通过拍片去发现,在近距离的观察里,静静思考,慢慢享受”。希望吴建新在纪录片这条不归路上凭着他的执著与耐心,越走越远,给我们大家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

好器材不怕折腾狂

关于拍摄《复兴公园》的器材

在上海再次碰到“老猫”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摆动手中索尼NEX-FS100了,从EX1到FS100,“老猫”在DIY器材的道路上又精进了许多。我不想用类似“大男孩摆弄心爱的玩具”这样矫情的句子来形容他对摄像机的痴迷,但是看他的表现,的确有点那个意思。

不好意思了老猫先生。我们赶快来些正经的谈话吧。

Q 《复兴公园》的拍摄使用的是哪款摄像机?后期流程是如何进行的?

A:拍摄设备是索尼的EX1,使用1920×1080的全高清画质,PAL制50i。

后期设备Apple Mac Pro 加上强氧的阵列,所以后期是苹果的流程。索尼EX1的素材先通过XDCAM Transfer采集成MOV的格式,进Final Cut Pro剪辑完成后,发送到Color统一校色渲染,然后回到Final Cut Pro输出无损Mov影片,再进到Compressor转格式,DVD Studio Pro制作DVD菜单和刻录。由于不熟悉声音软件,影片的声音都在Final Cut Pro里简单处理,遗留的问题不少。

Q在拍摄过程中对于这款摄像机的使用感受如何?你希望在纪录片拍摄中得到怎样的设备?如果让你来完善手中的设备,你希望加入哪些功能?

A:索尼EX1是一款功能齐备的专业高清摄像机,熟悉机器后,手持或在脚架上拍摄操作都很便利。

1/2英寸的CMOS,低照度相当出色,也能有较好的景深控制。不足的是,手柄的位置和把握的舒适度不佳,长时间手持有难度。画质上,35Mbps码流偏低,4∶2∶0采样率也影响画面的清晰度,尤其是全景的画面。

这里可以帮索尼免费做一下宣传,今年新出的索尼PMW-EX280是EX1R的替代产品,索尼也终于“良心”发现,在这款便携式摄像机上增加HD422 50Mbps的记录格式。还没机会使用,仅凭个人假想,光从数据上看EX280足可成为独立纪录片的新利器。

Q后期的格式和码流是如何选择的?你说你剪辑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这需要调用大量的素材,拍摄的场记和对于素材的管理你是如何做的?

A:进入Final Cut Pro剪辑前,先通过XDCAM Transfer将EX1的素材采集并转换成Final Cut Pro能使用的MOV,码流没有改变。视频格式的转换不影响画质。剪辑完成后在Final Cut输出无损MOV影片,52分钟的影片很大,占了几百个G。现在我知道,其实没必要输出成无损,采集时转成Apple Pres 422 HQ,输出时也是Apple Pres 422 HQ即可。

真正麻烦的是,高清转标清,把1920×1080降到标清大小720×576,然后刻录DVD。绞尽脑汁逐个解决场序、运动镜头拖影、字幕等问题。比如高清影片有字幕,如果直接转标清,字幕会模糊、边缘产生锯齿。解决的方法就是,先输出高清无字幕版,转成标清,在Final Cut Pro里新建标清的时间线,再导入标清无字幕版,拷贝高清时间线中的字幕,粘贴到标清时间线,然后输出标清字幕版。

有效的管理素材,非常重要。现在我的习惯是,把拍摄的素材存入项目专用硬盘,把每天拍摄的内容按文件名在笔记本上罗列出来,摘要记录并做标记。可是当时没有这样做,这个影片拍摄了近1T的素材,庞大的而且杂乱的素材量令我剪辑时痛苦不堪,最后不得不补做了笔记。

Q你自己也在做一些拍摄附件的改造工作,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A:拍《复兴公园》时,只是在熟悉摄像系统,反复试用摄像机的各类设置,基本上没有做器材改造。只是为长期在定点的机位上间隔拍摄马克思恩格斯像,试用了几个云台,最后选定了曼富图405齿轮云台。

现在经验有了,拍片前就会对摄像机、录音设备、三脚架有所选择,并做些改造。

Q下一部影片听说你要用索尼FS100来拍摄,对于对焦问题,模块式工业设计的使用,还有附件的搭配使用,能不能谈谈你的经验?

A:首先需要介绍一下,下部影片以夜景为主,而且只用现场光源。选择索尼FS100有两个原因:一是惊艳的低照度,昏暗灯光下,增益到21dB,画面依然干净。EX1R或“无敌兔”我也尝试过但是并不满意;二是S35电影全画幅,景深控制到位。拍摄一部有电影质感的纪录片是我的愿望。

不过问题也蛮多。索尼FS100主要针对小电影、广告、宣传片,相信至今很少有人用它来做独立纪录片。索尼FS100设计思路是:模块组合,别离开三脚架。如果你想在复杂拍摄现场,快速地手持移动跟拍,不得不只保留它核心的机体,其他都可以还给索尼。

首先,我扔掉了塑料的、娇弱的、吱嘎响的手柄,在原有手柄锁孔上加装了一节前伸约10cm的导轨,导轨前端拧上一个可快速上下翻转的手柄。前移了近10cm的手柄,也更贴近摄像机的中轴线,当右手握手柄,左手操控按钮或对焦时,摄像机有了更好的平衡和手持舒适度。这个改装手柄在快速移动或低机位跟拍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索尼的18-200挂机镜头要谨慎购买,除非你习惯了全自动的傻瓜模式。经过几次测试比较,我选择了佳能的半幅镜头EF-S 17-55,恒定光圈2.8,套上电子接圈,镜头光圈可调、防抖可用。此镜头虽不是红圈,但是最大光圈可用,逆光时眩光和鬼影控制优秀。美中不足,17端向55端变焦时镜筒伸出,只能选配直接旋在镜头前端罗口的遮光斗。

在使用中我的经验是这样的,因全程手动对焦,快速跟拍时,多用广角、收小光圈,估焦后保持相应的距离。一有机会便快速推到55端,确认焦点后退回广角。

另外,我感觉笨重的取景目镜是个鸡肋,无放大功能。前半部在液晶屏上扣紧后,后半部只能翻起不能摘下,为什么不学一下EX3目镜的装卸方式?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尺寸的对焦放大镜,我会毫不犹豫把原配目镜扔进垃圾箱。

索尼FS100的机身左侧布满了功能按键,却不是很实用,它应该借鉴一下EX1成熟的拨盘按键,单键就能快速操控液晶屏所显示的各项功能。而回放时的触摸屏也就是个噱头。

尽管不满,有几个功能键还是很常用。如自动白平衡功能键,因拍摄现场光源复杂,而FS100要进到菜单界面才能调整预设白平衡的数值,此键可以应急。辅助对焦放大键在录制中很管用,尤其用广角时,固件升级后可将此键设定为4倍和8倍放大。增益拨杆,可预设低、中、高三档,修改数值也需进到菜单界面。

实拍下来,发现FS100对红色敏感。在拍摄现场,我会在机器的颜色设置上,整体饱和度设为-1,红色饱和度-2/-5。

Q

对于声音的采集你用了哪些方法?

A:拍《复兴公园》时,声音真是个软肋,一人一机,录音只能靠EX1上的随机话筒,当时忽视了监听。以为监看声音电平就好了,结果嘈杂的环境声盖过了人声,尤其可怕的是夏天的知了,后期剪辑时噩梦开始了。

现在开始重视录音的质量,常用的枪式话筒是Rode的NTG-2,准备再配一支NTG-3,对纪录片拍摄来说也就够用了。近期拍片开始带上录音助手,配置了ZOOM H4N小型录音机、枪式麦克风、挑杆和防风套,很希望以后能有长期合作的录音师。随身的监听耳机是索尼的MDR-7509HD,监听效果很好。

另外分享一个拍摄经验。拍片时穿棉质衣服可减少摩擦声和静电,不要佩戴会碰撞出声的饰物。关闭手机,尤其是在采访时。尽量离拍摄对象近一点,以收录足够清晰的人声。及时调整机位和拍摄方向,以躲避嘈杂的声源。随时监听,随时调节电平。

户外拍摄时,话筒防风罩随身带但尽量少用。室内拍摄可能的话主动减少环境杂音,如关闭风扇、调低电视音响。进入狭小空间,可让助手在外等候,以减少干扰。

Q一个人、一个背包、一组设备,这样的拍摄方式你在设备的搭配上是如何做的?

A:一人一机,随身设备必须精简。出门前摄像机已装备好,话筒上架,随时开拍的架势。摄像机背包尽量不带,备用的镜头、存储卡、手机分别放在外挂小包里,可挂在皮带上。腰包单肩斜背,放有监听耳机、备用电池、防风罩、防雨罩、场记小本等。斜背的腰包有个妙用,放到胸前,可作为手持摄像机的后座支撑,大大提高站立手持拍摄的稳定性。

以前用曼富图的摄像三脚架连带液压云台,很重。如果没有摄影助理,跟拍就成了负重行军训练。现在的随身脚架是中型捷信碳素摄影三脚架,脚架与轻型摄像云台之间,加一个小型水平调节底座,全部重量不超过2.5kg,背在身上行动无碍。脚架全升加中轴,高度远远超过便携的摄像脚架。降低撑开机位又可贴近地面,几近全能了。不过室外风大时需小心,最好加挂重物。

上一篇:没有中国参与国际标准何在? 下一篇:2012西泠秋拍稳中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