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等)

时间:2022-05-23 03:15:11

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等)

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

如何建立符合项目化课程教学规律的科学评价体系,有效发挥评价机制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是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CIPP模式适用于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

CIPP课程评价模式亦称决策导向评价模式,强调评价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强调教育评价首先对目标本身作评价,并强调评价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CIPP评价模式能为项目化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能科学评价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真正价值;能有效地促进项目化课程的改进和更新。

二、项目化课程的CIPP评价模式

1.背景评价:项目化课程背景评价主要通过访谈课程管理者、授课教师、行业及企业专家、学生了解相关问题的答案;还可以通过查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课程和其他院校相关课程开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输入评价:通过现场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评价课程实施的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案等教学资源准备情况和实施方案,并进行良好的课程组织,为课程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3.过程评价:通过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教师互评、行业及企业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价。

4.成果评价:成果评价是CIPP评价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评价、督导评价、行业专家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元评价,对项目化课程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成效、可持续性和推广性等进行全面评价。

(高进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5期)

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分析

项目化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项目化课程的评价要突出课程内容设置的职业性、应用性及实践性,从课程开发到实施的过程中,对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实施要求、课程绩效和效能做出价值判断,并提出发展与改革的建设性思路与方法。

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相对独立同时又密切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课程建设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绩效评价。

课程建设的发展性评价:对项目化课程建设的评价重在考察开发设计的项目化课程是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

课程实施的发展性评价:项目化课程实施评价主要在于通过不断了解课程实施中教师、学生以及课程管理者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有效地调控课程进程。

课程绩效的发展性评价:项目化课程绩效评价主要是对课程学习目标和学生个性化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

(吴倩,滕刚 《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9期)

基于项目课程的教师课堂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设计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积极寻求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项目课程教学已成为许多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构建与项目课程教学内涵相一致的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内容已成为各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的设计主要结合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参考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和内涵,并通过广泛阅读、研究项目课程的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同时对国内外教学特征、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进行了充分研究。并且对部分学生、教师、专家进行访谈,确立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具体的评估内容。

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有效评估的保障措施

1.充分做好学生评教前的宣传辅导工作。学校相关人员应通过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项目课程教学的内涵特征与教学优势,了解就业前自身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等,以便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正确的评判。

2.合理做好评教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教学管理部门应合理安排评教的时间和形式,同行、专家评教应注重公平、公正。

3.正确做好评教后的信息处理与反馈工作。评估结束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对评估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并针对每位教师评估后的详细情况进行正确分析。再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反馈给教师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潘亚儿 《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11期)

上一篇:我希望学生过一种完整的学校生活 下一篇:农村初中教材中化学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