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用建筑中的施工质量管理

时间:2022-05-23 02:24:24

论民用建筑中的施工质量管理

【摘 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确保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在民用建筑中,如何提高施工的质量是工程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方法一般体现在对工程人员加强管理制度、对施工顺序加强执行力度、对工程材料加强质量控制力度。要将施工质量提高,单靠某一方是不可能单独完成的,还需要工程所有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执行力度

从我国民用建筑的质量问题上来看,近些年出现问题的不少,像“成都歪歪楼”、“上海在建十三层住宅楼倒塌”等事件让人们对工程质量忧心忡忡,社会也开始重新对工程质量进行了审视。与此同时,工程承建方的施工单位成了绝大部分人关注的焦点。

1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施工工程材料:在工程材料的验收上,验收人员一定要对材料的性状外观、数量尺寸等进行严格的核查,杜绝缺斤少两的现象。材料质量的选择上,对于每种材料都必须要求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在设计上如果对材料有特殊要求,还必须严格查验,不能以次充好,对材料的抽样复查工作也要做好。对材料的存放应根据材料的性质来选择存放方式,并由专门人员进行保管,并建立预案存档,以备在出现可能出现的情况时应急使用。材料的档案管理上,应对各种材料的验收人员、供应商、存放环境、存放地址和使用情况等作好详细的记录,让领导对每一种工程材料的具体情况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的进度,降低工程的造价。

1.2 工程施工人员: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对相应的规范熟悉并牢记在心,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指导技术工作业,同时正确的理解规范,经常给自己充电,对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解决方案可以提出。准确的了解技术工的作业情况和工程的进度,以从实从准的心态对技术资料进行完善,不弄虚作假。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是技术工的首要目标,技术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也应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到自己能够独立解决平常一些很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

1.3 责权明确:从目前出现的众多工程事故中来看,有很多是由于施工现场的责权不明确而造成的。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明确责权,每个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领导没有另外具体安排其它工作,一定要认真的把自己的工作完善。因此,工地领导在管理和安排人员时候不能用人唯亲,根据人员的具体能力淫才善用,具体的人员安排到具体的岗位,分清责权。

1.4 工序:依据科学的工序进行的建筑不一定都全部成功,但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肯定是依据科学的工序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的劣质工程产生都是因为工序的不合理而引起的,不按科学合理的工序进行施工,盲目抢进度,给工程带来的不只是安全上的隐患,更严重的会直接引起倒塌,所以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包含下边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监控,第二是对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 第一方面指的是对保证工序活动科学合理进行的若干因素的监控,其中包括对材料对人的监控和对施工机械的监控等等。另外还应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或者遇上特殊情况,对施工组织方案的调整一定要及时到位,不盲目施工,影响工程的工期。

2 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

2.1 协调参与工程的各方关系:要将一个建筑建造成功,某个人和某个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它的完成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因此,工程的各方应该积极的进行交流,正确认识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比如重庆的某居民楼盘,在5.12大地震发生时17楼以上的楼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有的甚至达到3厘米。住宅居民楼出现这种情况时坚决不允许的,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设计方还是施工方或者监理方的责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其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如果施工方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设计方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图纸设计,监理方严格的按照监理手册来对工程进行监管,如果遇上不清楚的地方,相互沟通寻求解释,直到弄懂为止,如果遇上特殊情况,三方聚在一起进行讨论,最终将其解决,这样的话,肯定不会出现上边的那种问题。有些工地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发商和设计单位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为了降低成本而将设计标准降低,不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范来设计,监理方也对此熟视无睹,质检部门收受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开方便之门,最后的结果是房子的业主上当受骗。对于这种工程方质检彼此的“和谐关系”一定要坚决的抵制。我们的和谐一定要合理合法公开公正的真正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从而维护彼此之间的长期利益。

2.2 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工程的安全更重要。除了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配发安全设备外,还应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培训,根据具体施工环境,给予施工人员相应必备品。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同时,还应做好对周围非工程人员的保护。设置栅栏,划定施工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即便做好了这些防护措施,还应安排专人对施工周围巡查,及时排除因非工程人员不按要求走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险情发生。

2.3 培训工作:为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除了上述几点外,对工程人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施工单位一味只顾产值,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对公司成本也是一种节约。

2.4 管理制度的执行:现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公司制度制定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许多施工单位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公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的结果,是一个单位甚至一个行业广大从业者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管理制度的执行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因此,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坚决。要使制度给人以真正的约束,让所有员工慢慢习惯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某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程人员,应按过错程度,犯错次数,认错态度等综合考虑后给予惩罚,而且要严格执行,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总之,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由于社会影响大,因此要格外注重施工质量。以达到指导实际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

上一篇:如何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谈施工质量管理的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