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分析

时间:2022-10-01 08:22:49

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分析

【摘 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逐步加速,促使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如何确保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则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加强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无疑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所采取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前言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加强其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了一项势在必行的研究课题。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科学管理,规范施工,能够推动企业拓宽谋求更大发展。本文:① 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② 就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管理方面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1.2 施工技术方面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涉及的专业也愈加广泛,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目前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的各个方面由于自身对特定空间及时间的要求的不同而产生许多的矛盾和问题,也增加了施工技术的工作难度。另外,传统的作业模式在现在的建筑施工项目中仍占有很大比例,施工人员中多为务工的农民工,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没有采用先进的现代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技术的质量。

1.3 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1.4 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后期施工管理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后期施工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则是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

工序交接检查,进行成品保护,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须统筹安排。此外,在后期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管理工作,如在施工班组内部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工程项目各方的协调工作

由于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分包的现象,因此,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需要进行必要的衔接,明确各方的权责和工作范围,协调好材料供应、人际关系、工序交叉以及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应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结构,在进行项目分包时,不能过度地肢解工程,否则就会为协调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要建立严密的协调管理程序,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控制,尽量弱化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强调组织与程序,以此来减少人为误差。

2.2 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

有效的工程成本控制是实现建筑企业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2.2.1 施工单位需要牢固地树立成本观念,将成本的控制渗透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2.2.2 还应建立定期的成本分析制度,定时归集单位工程的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较进行核算分析,始终保证亏损因素处于可控状态;

2.2.3 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合适的企业定额,保证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或者施工质量控制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

2.3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除了做好协调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以外,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也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① 还要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验收。②将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组织成一个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推动其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

2.4 加强进度控制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

上一篇:钻孔灌注桩的质量管理问题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如何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