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会计诚信

时间:2022-05-22 08:37:04

浅议会计诚信

摘要: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短缺”则成了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重建会计诚信使我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从诚信含义入手,分析会计不诚信的危害,以及会计不诚信的成因,旨在寻求治理会计不诚信的措施,以重建会计行业诚信。

关键词:会计诚信 危害 成因 治理

一、会计诚信含义

一般来说,诚实即为守信,守信就是诚实。它们是职业道德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有诚无信,道德品质得不到推广和延伸;有信无诚,信就失去了根基,德就失去了依托。诚实必须守信。可见,诚为本,信为用,诚涵内,信显外。诚与信是一而二,二而一。自古以来,人们将“诚信”和“守信”视为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将其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甚至将诚实作为经邦治国、修身养性的根本。

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他终身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义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并将其作为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训。他曾说:“若孔圣有言:去食去衣,无信不立,则因以立信为建国之首务矣。若退而言会计,则立信为尤要”。为突显并倡导会计职业诚信,潘序伦先生一生的实业,皆冠之以“立信”,如立信会计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出版社等。事实上,“会计”一词已明确地揭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本质内涵。《说文解字》云:“计,会也,算也,从言,从十”,又释“言”字:“直言曰言”。这表明,古代“会计”一词的本意就揭示了真实反映、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准则,也是公民道德规范主要内容。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由不相识到相识,由不了解到了解,靠的是什么?是诚信。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与人的交往、合作需要诚信。诚信是诚实守诺,它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荣誉,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完善的品质和服务。会计诚信就是会计行为的诚实守诺,具体表现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情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不诚信的危害

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注重的就是“诚实守信”。可以说,信用是维护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提前和基础,是市场经济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石。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

如果市场经济主体采用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税收,而且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2.危害会计资料使用者

会计资料的质量,不单纯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也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失去他们对会计报表的可信度。

3.危害会计工作者本身

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违背职业道德,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银广厦通过伪造票据等手段,虚构主管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尤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依法严惩。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已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洲吊销了营业执照,再有就是有的会计人员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虚开增值税发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最终也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严办。

三、会计不诚信的原因

1.利益驱动,诱发造假行为,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某些企业趁机混水摸鱼,他们往往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根本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项,特别是在收入、成本等相关业务上根本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或谨慎性原则进行处理;不按规定进行规范的摊销、预提;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或支出;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的计算标准和利润分配方法,从而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准备上市或已上市的公司来讲,只要按照融资条件做出一份漂亮的报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几千万至几千个亿的资金。银广夏就是例证,银广夏1999年和2000年通过虚构7.45亿元利润,创造“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可见,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动力。

2.监管不力,成本效益失衡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我国目前涉及会计诚信问题的法律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但在执行过程中真正受到处罚的却很少。对个人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惩处最重的是对披露信息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法》),其他是“处以20万元以下的罚金”(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决定》)。造假与普通商品一样,虚假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供给与需求,对于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造假者就肯定会做出造假的选择。迄今为止,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责任更是微乎其微,由于造假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加之监管不力,造假之风预演愈烈,形成了“不假反而假”的怪现象。这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又一原因。

3.企业治理机构不完善,追求虚假经营业绩,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出资人缺位,谁都代表国家,但谁也代表不了国家,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企业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企业负责人手中,财务会计人员同时接受企业负责人的领导和监督,造成了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实际上没有了监督。企业领导为了博取今天个人政治和经济利益,指使或希望会计造假也就成了必然。同时,政府目前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直接任命及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下达和考核制度不科学及实事求是,企业领导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追求暂时业绩和利益,促使企业造假行为的发生。当然像美国世通会计造假是与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一样,是伪造经营业绩以求骗取公众利益。

“政府官员要政绩”也是主要因素之一。这说明即使是在公司治理相对完善的上市公司中,政企不分,政府干预上市公司的现象仍然存在。地方政府之所以这样,是迫于上级给定经济发展指标的压力。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真正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变考核领导干部的方式方法,使政府和企业领导没有追求虚假指标的动力,并使会计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严格的制约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全面履行诚信原则。

可见,企业结构的缺陷,片面追求虚假业绩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又一原因。

4.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我国现阶段,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不能实事求是,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有的利用职务之变,侵吞公款中饱私囊;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追求金钱利益、个人享乐,经不起物质、权利的诱惑,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蜕化甚至沦丧;还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认为反正不是自己的事,避而甚远,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另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还在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监督失控,内部管理混乱。如某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业务素质低下,专业知识贫乏,对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知之甚少,专业胜任能力较差,从而导致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账表不符,报表挤数现象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还有一些会计人员按照领导的意志,放弃了客观性原则,钻准则、制度的空子,通过改变会计估计或会计方法,人为调节实现利润或亏损,出现了所谓的“厂长成本”、“书记利润”,从而达到隐瞒拖欠或逃避应交税利的目的。有些企业对财产物资缺乏严格控制,从而导致很多财务有帐无物或有物无帐,可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又一原因。

四、治理不诚信的措施

1.加强法制和监管力度,做到标本兼治

从我国现行法规来看,缺乏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只规定了一些行政和经济的处罚,负刑事责任的很少。因此应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立法,从而加大对造假者的执法力度。对违反法规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和单位要依法追究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除行政责任和经济处罚外的刑事责任,使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力除造假之风,使其望而怯步。另外,还要加强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外部建立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行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形成内外共监的防范体系,通过法律和科学的约束监督机制,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各部门、各行业、社会各界齐抓共管,会计职业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高尚的精神面貌、优良的社会信力,为经济建设做新的贡献。

2.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变企业治理结构,解决国有股份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就必须通过加快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企业在现代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充分体现企业的独立性,这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前提条件。企业没有合理的治理机构,就很难杜绝虚假信息的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任用会计人员时,应当审查会计人员的职业记录和诚信档案,选择业务素质高、职业道德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日常工作中加强教育和检查,督促会计人员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在投影度建设上,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约束机制,有效防范舞弊和经营风险。同时单位负责人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开展工作。

3.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诚信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建立会计诚信教育机制,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只要“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为共建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诚信教育要从大学在校学生入手,使诚信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列入教材,进入大学教程,是诚信深入人心。朱总理在2001年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是对广大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特别是会计领域更应以此做为“立身之本”和“处事之宝”,树立“信”则“立”的观念,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的文明风气,做老实人,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说老实话,要求会计人员说话诚实,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如是反映和披露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办老实事,要求会计人员工作踏踏实实,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总之,会计人员应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为了个人和小集体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如何,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人员只有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真实正确地记录,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情况,才能实现会计核算、监督的真正内涵。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从原始资料的取得、凭证整理、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到经济活动的分析,都要做到实事求是,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数字准确。不为他人左右,也不因个人好恶而取舍,更不能为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而弄虚作假,编造假账。各单位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贪不占、讲究信用,同时应守法守约,以信为本。

五、结束语

加强会计诚信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来确保会计行业的真实性和可信性。重建会计诚信不仅是我们工作中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当前,“加强监管,提高会计诚信”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法律与配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诚信意识的逐步加强,我国的会计职业信用环境会大大改善,诚实守信将成为所有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J].会计研究,2002(2).

[2]杨有红.诚信勤勉是公司生存发展之本[J].财务与会计,2002(5)

[3]杨雄胜.会计诚信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4]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3[1]

[5]蒙丽珍、韦善宁编著.会计行为规则与案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杨兴全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上海会计,2001(9)

[7]葛志兴.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财务与会计,2000(4)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地方税收持续稳定的增长... 下一篇:浅析淘宝网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