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宝贝跟谁姓?

时间:2022-05-22 02:00:59

最近关于“取名”的话题可谓火热,近有成都公交宝贝在网友的支招下,终于选择“李蓉姣”为名,意在“蓉”指成都,“姣”表公交车上生下的女娃娃。远有川外某大学教师,因儿子儿时成绩差而取名0兮,外号零蛋……

生僻字、4个字(甚至更多)、英文名……现在的父母给孩子起名字越来越有新意,但似乎也越来越“雷”。话说名字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它在见面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由此观之,取名,还真得认真点。当然,若你觉得戏谑的名字更能引人注意,就另当别论。

成都怪宝宝

不是太平常,就是太另类

请问,宝宝姓名?如今,随意在成都问某个年轻妈妈爸爸,当他们“开腔”大声自信地把孩子姓名广而告之后,很有可能引得众人一身虚汗,为何?名字实在太稀奇,太古怪,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且不论随父又随母姓4字名字是如何复杂,光是看那些怪异的古体字就很让人一头雾水,要是再遇上搞笑的谐音,奇怪的字母符号夹杂其中,留给看客的感受就不仅是一头雾水了。

“要不就是太平常,要不就是太另类。”成都市公安局治安防范人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接受《成都女报》采访时表示,截止到去年年底,根据成都市公安局人口信息库最新统计数据,成都户籍人口中,叫“张勇”的人有4072个,是使用最多的一个名字;排在第二位的是“王勇”,有3871个;紧随其后的是“李勇”,共有3737个;而女孩子则以某静为名位于第一。“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成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军事要地。因而取名也是以勇、强、敏、伟、静等反映人们品质的字作为名字。”而太平常的对立面――太不平常,则是另一番“花样百出”,4字的、古语的、数字符号的,都能寻觅其踪影。

古意盎然类:

遄、炱、芏、暹等生僻、怪难的字在名字中出现。

【现状】

记者采访得知,如今的青少年中,名字不同程度生僻、怪难、繁杂的在5%―10%。其中,在中小学校学生中,用这种名字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学生的生僻名字汉语字典里面根本找不到,只能动用《古汉语词典》、《康熙字典》等。

《规范汉字表》将在年底正式出炉,据介绍,该字表一经公布,我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将得到遏制。成都市公安局治安防范人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成都新生儿取名上户,一直遵照公安部相关规定,取名应使用规范汉字,若《规范汉字表》出台后,自然会照此执行。

【点评】

呼吁家长不要给孩子选择生僻、繁杂的名字,名字里面有生僻的字,会给孩子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一是因为太生僻、太繁杂会让孩子认识自己名字的过程很长,二则是给别人认识该孩子带来麻烦,从而给孩子的社交生活造成障碍。此外,成都市公安局办证中心相关民警表示,现在最先进的录入软件都无法保证能把所有汉字在电脑上打出来,如果选用生僻字,将给身份证制作所办证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谐音类:

据记者在成都市公安局治安防范人口管理处采访得知,此类姓名在本土的有秦寿生(禽兽生)、吴嫣梅(无烟煤)、费炎(肺炎)、蒋卫生(讲卫生)、傅叔宝(护舒宝),还有诸如:吴仁耀(无人要)、马铃淑(马铃薯)、吕彤智(女同志)、尤咏慈(游泳池)、曾桃艳(真讨厌)、陶仁艳(讨人厌)、蔡士常(菜市场)、杜紫藤(肚子疼)、姚潜素(摇钱树)等。

【现状】

现在确实有不少家长,因为怕孩子因名字普通而被忽视,往往剑走偏锋,根据姓氏谐音取了很多搞笑、奇怪的名字。特别是一些特殊姓氏,往往由于家长一味要求的琅琅上口,反而成了世人的笑柄。

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民取名在谐音上有所规定,只是公司起名要求必须遵守国家工商登记法规,不得有伤风化,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但不少看着很好的名字,有时听起来很搞笑,所以家长还需慎重。

【点评】

曾经有过家长,因为怕女儿原名“张瑶菁”谐音近似“妖精”,以后读书时会被同学乱取绰号,家长遂将女儿名字改为“瑶萱”,慈父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在考虑谐音命名时,一定要谐得有理,不要变成“邪音”。此外,务必在好认的基础上,还要符合中国字的发音规律,读起来上口,尽量避免姓和名声母和韵母相同。

不长不爽类:

孟袁涵雪、杨刘鸿妤、孙谭伊方等,这些名字多数由“父姓+母姓+两字名”组合而成。

【现状】

过去,4字姓名大多是由复姓组成,如欧阳奋强、西门吹雪等。现在的4字姓名可不是这样了:孟袁涵雪、杨刘鸿妤、孙谭伊方等,这些名字多数由父姓+母姓+2字名组合而成。但尽管如此,包括复姓在内,4字姓名依旧比例极小,不足1%,但较之以往,4字姓名使用者还是大大增多了。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因为有“可以”的规定,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强求孩子一定随父姓或者随母姓。孩子跟随父姓只是民间习惯,现在有许多孩子也跟随母亲姓,有的孩子甚至是将父母的姓连在一起,实行复姓。所以,现在由父姓+母姓+两字名组成的“4字名”是合法的。

【点评】

这种“复姓”起名的方法,改变了以往只使用父姓起名字的单一形式,标志着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和父权文化的淡化,也反映出女性地位提高,而且复姓名字重复率低,体现出张扬个性的时代特征。

天马行空类:

王B、赵C、李A、孙@等。

【现状】

虽然看似奇怪、怪异,但是取这种以字母和符号为名的人,依旧存在。

今年初,被称为“中国姓名权第一案”的“赵C案”二审尘埃落定,关乎“公民姓名权”和公安部“内部规章”的争论被搬上台面,该案一审赵C胜诉,二审法院却调解赵C最终改名。若今年年底,《规范汉字表》出台后,真的能够限制新生儿取名范围,那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避免类似“赵C案”的发生。且新生儿取名的日趋规范,将对行政效能进行提高和优化,这是事实。

【点评】

用拼音字母起名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其少见,因为听起来别扭,也不便于称呼。姓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个中国人用外文或者符号做大名,是不是对我国汉语言文字的污染和破坏?姓名虽然是个人的,但它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是社会公众相互识别与联系的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C”类型出格了,还是不用为好。

起个名字脱层皮

妈妈:罗雯雯 全职太太 27岁

儿子:弩弩(小名) 15天

最近罗雯雯可谓又喜又忧,喜的是刚刚顺产生下儿子的她,终于升级成妈妈,正式步入人生的另一阶段;忧的却是眼瞅着宝贝已经出生好几天,却连个正式的大名也没有。所以尚在坐月子的她,也免不了唉声叹气躺在妇产科的病榻上,养好身体的同时,务必保持头脑高速旋转,只为灵光闪现,能马上在脑袋中蹦出个名字。

广招亲朋 只为给小儿取小名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但就是不想儿子因名字而在人生起跑线上开启平庸的一生。”雯雯是学中文的,自然咬文嚼字对她而言不是个问题,平时没事都会吟诗作曲,更别提对待儿子名字的大事上。“我希望他的名字能体现出健康、帅气、男子气魄。”3个词,简单明了的概括出雯雯对儿子名字所赋予的期望,但翻遍了词典,硬是没有一个词语,一个字,让她觉得符合这些要求。“总觉得要不太俗气,要不太生僻。”

其实,雯雯因为孩子名字纠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她刚刚得知自己怀上的是儿子时,就开始筹划取名大计。不仅如此,为了肚子中的宝宝将来有英雄气概,她甚至在胎教时,听的歌曲就是“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的骏马像疾风一样 ,一望无际的原野随你去流浪,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样宽广……”一类豪迈的歌曲。按照她的想法,男孩子的名字必须大气磅礴。为此,她挺着大肚子,挨个给大学各位同学通了一通电话,一为报即将生子之喜;二则请各位学中文的同学朋友集思广益,为她的小儿取一小名。

闹了这么大一个阵势,只为取小名?“没错,小名也相当重要。”面对同学质疑,雯雯肯定地点了点头,就这样,在各位中文系高材生的帮助下,“弩弩”一词诞生了,意指拉弓弩的帅气男生。

大名未定 月子里也朝思暮想

“小名虽定,但大名却是个未知数啊。”望着病床边正眯着眼睛沉睡的小家伙,雯雯禁不住皱了皱眉。“取个小名都如此费周折,大名更不知道会有多辛苦。”孩子姓陈,原本奶奶给起了个名字,但雯雯却觉得乡土气十足,弃置不用,而自己脑海中的备选名字,却因数量过多,自己尚在坐月子分心太多,依旧没有着落。

“两字的名字简单、快捷、易于记住,但苦于孩子姓氏太过平常,估计‘撞名’的机会太多;3字的名字相对重名机会少,但要取一个好听又写的,却是难上加难;生僻字古字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却担心上户口的问题;至于现在流行的4字名字,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我还是属于思想相对传统的类型,孩子还是随他爸爸姓吧。”雯雯叹了口气,掰了掰手指,苦笑着皱了皱眉头:“这样算下来,只有数字和符号没有想过了,哈哈。”如今,雯雯的孩子名字大名到底还是没有定下来,她说,起个名字不仅是脱层皮,更是伤心伤身的大事情啊。

TIPS

宝贝跟谁姓 爸爸有话说

“子随父姓”的老观念正在改变,随着新生代父母的增多,第一批“独一代”进入婚育高峰,父母都是独苗,生下的“独二代”到底该跟谁姓,在80后家庭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王先生 儿子3岁

“跟妈妈姓?咋个可能嘛,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能坏。”

老李 女儿2岁

”虽然我们家是女孩,但姓氏的事情绝对不能妥协。一个姓氏,就是一个面子的事情,要是娃娃不跟着我姓,那太没有面子了。”

张先生 儿子1岁

“觉得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如果生两个孩子,可以一个随父亲姓,一个随母亲姓。一个孩子的话,则可以姓父亲母亲的姓,然后再加名,比如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

米先生 女儿5岁

“我虽然自认开放,但也会隐隐觉得,孩子跟父亲姓才是天经地义的。毫无缘故地跟母亲姓,会让人觉得奇怪,感觉像是男方倒插门或者夫妻离异了。”

老田 儿子8岁

“我们当时算前卫的,因为老婆是独生女,但我还有兄弟,因此孩子随了他妈妈的姓,但因这个现在导致家庭矛盾不断,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压力来自我的老父老母,现在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伍先生 女儿2岁

“名字嘛,只是一个符号,虽然现在我们的娃娃随我姓,但要是孩子他妈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要想改成跟着她姓,我觉得也无所谓。因为血脉才是最重要的,名字仅仅是代号。”

王sir 儿子8岁

“为啥非要让娃娃随着一方姓啊,在我看来,自己创造个姓氏也不是没有可能嘛,名字嘛,就是代号,不要把一些家庭因素加进去,要不就整得太复杂了。”

李老师 女儿4岁

“完全不能想象娃娃随着娘家姓,这么的话,我这边的长辈绝对要闹翻天。”

老刘 儿子10岁

“不是我不开放,也不是我的传统观念太浓,我就单纯地觉得,在目前中国的大环境下,娃娃随母姓,后果就是让不知情的人认为是单亲家庭。”

赵先生 儿子15岁

“要是我遇到那种强势的老婆,宁可不要孩子继承亲家的财产,也要随父姓。”

上一篇:宝贝贵姓? 下一篇:父母起名出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