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环境设计中涂鸦文化的探索

时间:2022-05-22 01:40:18

“新农村”环境设计中涂鸦文化的探索

摘要:从原始社会涂鸦的起源,到以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再到当今视觉时尚设计元素,涂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涂鸦文化独具一格的视觉特征,其存在形式渗透到了现代人们生活的诸多层面,维系和推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近年随着国力的提升和国内文化艺术的欣欣向荣,涂鸦在一些地区悄然兴起,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最为常见。2005年,在党召开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和谐.村容干净整洁、管理科学民主的要求。在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经济建设.更要精神文明建设,平民文化.传统艺术是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点,乡土文化与涂鸦文化相结合,连接乡土生活,找到自信的乡土文化表达形式,在新兴艺术形式的介入下,让新农村建设过程,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的交流过程和文化创新与融合的过程。

关键词:涂鸦文化;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本土文化传承与融和

1.涂鸦与涂鸦文化

涂鸦是指在墙壁上随性涂写的图像或字。我们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壁画,看到涂鸦的雏形。涂鸦是一种接近书写的行为,起初是形象地记录某些主要东西演变成一种符号直到图像,简要表明意图,不刻意地去描绘。图像直观的向人们传递信息,逐渐成为了主导。大量的简化图像支撑着涂鸦的多元化形式存在。二十世纪末,在街头巷尾,铁皮车厢、废弃建筑物等视野范围内都能看到颜色丰富、随性的涂鸦。亚文化状态的涂鸦步入社会文化的主流,正在从地下走到地上,渗透到大众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为传统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拥有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气息。多数人习惯用涂鸦来称呼涂鸦艺术或街头涂鸦,但是涂鸦与涂鸦艺术本质上却各异,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涂鸦都成为涂鸦艺术。涂鸦艺术自身的发展和与不同地域艺术形式的不断碰撞与融合,以其作品强烈的色彩碰撞.冲击力,极强的视觉感知.内容诙谐幽默等特点在世界各地不断传播,形成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涂鸦文化。新世纪初涂鸦者活动在任何超乎常人想象的地方。同时,涂鸦与商业圈的合作,在全世界刮起了涂鸦设计风。随处可见的海报,短袖,甚至杂志封面都能看到涂鸦风格的包装设计。涂鸦以城市环境特殊的组成成员存在着。涂鸦的存在证明了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对其表达形式的影响。

2.涂鸦文化的发展现状

2.1国外发展现状

涂鸦艺术渗透到流行文化的各个层面,它冲破了了艺术只能被珍藏、被崇尚、被瞻仰的定律,将带有草根情节的视觉亚文化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涂鸦在服饰上的应用,无疑将涂鸦艺术推向了另一个高度。美国涂鸦艺术家考斯与诸多品牌服饰携手,甚至在日本东京共同开设专卖店。南美驰名人字拖品牌哈瓦那与南美本土涂鸦艺术家弗莱克推出城市酷炫系列的人字拖涂鸦款式,用迥然不同的卡通形象构筑了城市建筑,生动、复杂的形象加上丰富的色彩成为众多哈瓦那粉丝的大爱。涂鸦艺术爆发式的色彩、夸张形象的形态、张力十足的笔调以及诙谐的图案,充满了活力.自由与亲切感,甚至是带有破坏力。服饰向涂鸦拓展了一个崭新的载体和媒介,涂鸦也为服饰打造了流行与时尚,它们共同促进、发展,更影响了涂鸦的消费文化。

2.2国内发展现状

涂鸦在国内悄然走红,对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时尚文化的发展和和文明的进步,国内的艺术家和创作者通过各种渠道展现涂鸦的魅力。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亮相的“中国首届涂鸦魅力艺术展”,展览基本覆盖了国内涂鸦创作优秀团队及个人的作品,很多作品带有浓烈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色彩。“杭州涂鸦Graffiti群展——迷墙”等在国内举办的大型涂鸦会展,越来越多的涂鸦齐集地,都在昭示着涂鸦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和本土化。涂鸦创作者正在摸索着符合中国社会意识的.带有中国式创作内容的涂鸦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浙江省台州市金满坑村巧用涂鸦,利用旅游脱贫;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博爱村,创办特色的旅游项目,让人人可以参与的涂鸦创作“DIY”。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挖掘水磨古镇历史文化,提炼藏.羌.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重新规划村庄,设计建筑图案,使其具有浓郁藏羌文化,细部的图案装饰纹样,是本地传统符号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把水磨打造成为了拥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绵竹年画村对传统年画手工艺进行加工、制作,开发了传统手工艺结合时尚的年画服饰,古老文明与现代结合的装饰品、纪念品等,不仅拯救发展当地民间民俗文化,也使绵竹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国内关于涂鸦理论研究层出不穷,也出现了专业的涂鸦交流网站,众多涂鸦模式的游戏,不仅艺术设计领域热衷于涂鸦,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在研究涂鸦文化,虽有待于补充,但是能够看出在国内的涂鸦文化已经由边缘阵地逐步在向主流区靠拢,逐步“合法化”。

3.新农村环境设计现状

3.1现状分析

新农村环境设计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按照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农村地区整体环境布局.居住条件的改善等方向的建设,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体制的状态,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政府部门提出把科学规划作为环境建设的指导,进行农村地区的建设。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实行经济要发展、生活要富足、乡风变文明、村庄面貌变整洁、管理更民主的目标与要求,因此,除了不留余地的加快经济建设,还要把农村特有的乡土风俗文化提升到精神文明的高度。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我们改造硬件设施的同时,浓烈的乡土气氛孕育了有农耕文明的印记.有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态度等这些宝贵的财富,宣传栏的力度远远不够,除了口头说教,让本土的传统,更接地气.能够直观的去感化和引领人们重视自身的文化涵养,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心。我想当下流行的涂鸦文化会利用自身的特性对其有准确的诠释。

3.2发展趋势

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蕴藏着诸多的民俗文化形式,在时空上记载着农村社会的变迁,是研究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也是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建设过程中,发展日新月异,大体归纳为名俗旅游型.生态文化型.古村保护型。乡村旅游型的开发是在存在于农村地区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当前的乡村旅游多是以民间民俗文化的舞台化作为主调,乡村生产生活.饮食.服饰等物质文化,节日.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精神民俗的展演,农民自主经营为主体,以相对的城市居民为消费对象,来保护和推广本土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意义。生态文化是人类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农村一直是生态地的代名词,但是建设过程中的盲目开发使得生态环境堪忧,让生态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努力建设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下的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完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不是一味的把农村拆旧建新,把乡村物质文化和历史感毁之殆尽。积极保留富有乡村韵味和历史价值的元素,保留和创新自己的特色和历史底蕴。让原生态的自然生活气息.时代相传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不仅传承,还要让老一辈的智慧结晶散发新的活力。

4.涂鸦文化在新农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4.1涂鸦与村内规划结合

我国相关的法规对乡村规划都有详尽描述,其中从农村根本出发,尊重本地村民的意愿,体现本地原有特色,用地布局,对不同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房屋安全等的详细规划。在村庄内融入新表现形式,要服从村内整体规划,结合当地特色,把握每一处独有的风貌作为节点,由点及面;用色讲究整体性和创造性,让色彩成为涂鸦节奏的灵魂,注重图案设计感.韵律感,避免本末倒置.乱涂乱画的现象发生。涂鸦的原貌是以文字加工为主的字体艺术设计,后来3D形式的写实.物体写实.相关场景写实.卡通人物等等,村内的交通标示.温馨提示等可以采用艺术化的涂鸦文字,涂鸦的易辨别性能够强化导向目的;在交通要道.活动广场周围,选题以弘扬当地风俗文化和宣传积极健康社会价值观为主,对当地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整理加工,利用涂鸦以不同的叙述方式创作,在用色方面,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宣传效果,主色调与本地建筑色彩相吻合,要用搭配色体现出图案的特性和涂鸦的个性。涂鸦与规划一样都对节奏和韵律有强烈的要求,某些地方,需要图案立场坚定.色彩明快.尺寸讲究,能够让人耳目一新,从涂鸦里能读出本地的一些文化脉络;人们从涂鸦的图案和色彩上能够有所交流,减少与村内的陌生感。村庄的硬件设施的需求满足后,涂鸦作为建筑物与土地的中介,纵向扩展着村庄的连续性;作为建筑物与乡土文化的交流媒介,又焕发了建筑的活力和新鲜感。

4.2乡土文化与时尚文化结合

乡土文化建设是增加乡村地区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力的内在驱动,正确对待民间文化资源,挖掘和创新具有民族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技术、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的项目,发挥人民群众在农村文明建设板块中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入当下不同的时尚艺术文化形式,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样性文化需求。时尚文化是指流传广泛的普通心理反应和社会行为,在处于事物交替、时代转型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时代的到来,促成了时尚文化的产生,并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消费,具有流行性.前沿性和奔放性。时尚文化要求强烈的相互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与新农村建设中的艺术乡建和文化乡建有着共通之处,乡土文化也是在寻求一种社会认同感,努力寻找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在时尚文化中有机融合的契机。乡土文化建设需要对象化的进入,乡村的土墙青瓦.青石板巷.老树枯井;有精神底蕴的历史人物;山歌民舞.土特产和特色饮食等等都是能引入时尚元素进行意象创作,在传统意象的基础上可以涂鸦.实物改造,在不破坏原有氛围下,让景色散发着本土气息,又向人们展示着与时尚融合的态度。乡村不仅有山清水秀,更有自然、朴实、纯洁、厚道、直爽、纯粹、宁静,超越功利的审美。涂鸦时,不是照抄国内外涂鸦作品,借鉴和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发挥涂鸦的快捷性和易传播性,内容选取.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在传统与时尚之间传递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视觉宣传。

4.3名俗文化传承与创新

马克斯说过,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她的文化可能会处于领先地位。农村地区作为经济落后的一个群体,乡村民俗文化成为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文化传承是一代人从一代人接力的过程,民俗是作为一种生活过程.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地方文化繁衍、汇聚和传承的表现,肯定民俗文化是对自身自信心表达的重要形式,了解过往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创新,每一件东西.每一门手艺.都是历史与文化.民俗与艺术的碰撞物,我们对当下的艺术形式.设计元素事物应用,也影响着本土民俗文化的发展朝向。传承和改良农村淳朴的乡风,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也尤为重要,增加人们的参与感,向人们传达新型的表达方式,积极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大众整体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文化的向往更甚于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关注“软实力”的提升,乡村自身在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经济,各种形式的古村民宿,都说明了人类文明开始的地方——乡村,正在从衰败转向兴旺并散发着成长的活力,抨击了乡村灭亡的谣言,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在新兴艺术形式的介入下,成为了农村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过程和文化创新与融合的过程。不管怎样的表达方式,目的都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保护好民间优秀民俗文化,要走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路子。

参考文献

[1]刘建一:涂鸦——世界街头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NicholasGanz.涂鸦世界:五大洲的墙上艺术[M]出版社HarryN.Abrams,2004.

[3]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英国卢德里奇出版公司1998.

[4]林加阳:涂鸦艺术与涂鸦文化[J]中国广告,2006.

[5]凌霞:涂鸦文化对设计领域的冲击[A]时代教育,2010.

[6]冯丽娜:浅谈涂鸦文化的现实意义[J]艺术论坛,2009.

[7]何博:论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A]山西建筑,2014.

[8]雨夜桂花:乡村建设:乌托邦文人的无病和左支右绌——“艺术乡建”系列评论之一产业人网,2016.

[9]赵月枝:农村衰败叙事的知识症候,破土网,2016.

[10]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7.

[11]未知:涂鸦——视觉亚文化的崛起[A]中国论文网,2013.

[12]陈琦,《城市节奏系列: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李国旭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上一篇:海外项目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下一篇:老新村改造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