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隧道衬砌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时间:2022-05-22 06:37:47

既有隧道衬砌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摘要:本文以洛张电气化改造工程隧道渗漏水整治施工为实例,分析了隧道衬砌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出现渗漏水的部位及成因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隧道漏水整治的措施及施工工艺,为以后的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整治

中图分类号:TV697.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述

洛张电气化改造工程LZSG-1标段共九座隧道需进行电气化改造,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要求,影响行车速度及电气化挂网的病害应结合电气化工程进行彻底整治,不留后患。其中既有隧道渗漏水是影响电化挂网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施工的重点所在,新汪家冲隧道是其中渗漏水最为严重的,本文以其为例介绍。

既有新汪家冲隧道建于1997年,为单线隧道,全长422m,主要为V级曲墙和Ⅰ式V级明洞衬砌,穿越基岩为砂岩加泥质粉砂岩。本隧道漏水情况主要分为水流量较小且分散的点漏、面漏及裂缝;水流量大且集中的线流、股流、射流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2.隧道渗漏水部位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渗漏水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病害,也一直是隧道工程养护的一个难题。长期的漏水将影响到隧道的结构安全,将加速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危及电气化挂网后的行车安全,因此隧道漏水也成为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2.1隧道通常产生渗漏水的部位:

①侧墙与基础的接茬处;

②沉降缝;

③施工缝;

④变形缝;

⑤不均匀沉降处。

2.2隧道产生裂缝渗漏水的原因分析

隧道中产生的裂缝、渗漏水现象,一方面是由设计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当造成的。它是结构内部受到与设计状态不同的应力的反映,同时也与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

①结构设计计算于实际不符,结构形式与受力不协调,当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导致隧道衬砌的破裂;

②施工管理方面不善,工程质量不高

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办理,具体可能表现在混凝土配合比达不到强度要求;施工振捣不密实导致衬砌中有蜂窝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拆模时间过早导致衬砌早期强度不足;施工用水不善导致基底被水浸泡,使衬砌产生不均匀沉降;衬砌施工过程中,养护湿度不够,导致混凝土干缩产生裂缝;冬季施工管理不善导致产混凝土达不到强度要求;明洞开挖后回填不密实,导致衬砌背后有空洞。

③地下水的作用

主要由于地下水的渗流及侵蚀作用,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或厚度减少。

3.渗漏水部位的整治措施

施工前先检查墙面,标出渗漏水部位,根据渗漏水情况,确定处理方案。对于点漏、面露及裂纹渗漏水,采用衬砌内部注浆方案;对于水流量较大的股流、线流、射流等采用凿排水槽引排,视渗漏水轻重程度分别采用不通的施工方案。下面分别就这两种情况下的整治措施做如下说明:

3.1点漏、面漏及裂缝的整治措施

(1)、钻孔、安注浆管:针对漏水点钻孔,并围绕此孔在漏水面周围均匀分布,孔深为衬砌厚度的三分之一,孔间距为50cm,钻孔直径为3cm, 冲洗干净后埋入φ10塑料管,其周围空隙用封闭材料压实固管.注浆管外露8~10cm, 以便与注浆设备连接;

(2)、封缝:对所有需要注浆的部位,均应涂刷环氧树脂。

(3)、压水试验:封缝、砂浆固结后,进行压水试验,以检查封缝、固管强度,疏通裂缝,确定压浆参数。压浆压力维持在0.3~0.4Mpa左右。

(4)、注浆:注浆材料采用超细水泥浆料,浆液按0.4:1的比例将水泥和水加入搅拌机,先加水后加水泥高速搅拌。注浆前对整个注浆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在注浆机具运转正常,管路畅通的条件下方可以注浆。点漏注浆先注漏水较小者,后注漏水较大者;面漏由周边管向中心依次注浆;垂直裂缝由下向上依次注浆;水平或斜裂缝由水量较小端向较大端依次注浆。当注浆压力较稳定,且吸浆量减少至0.01L/min时,再继续注浆3~5in即可结束注浆。

(5)封孔:注浆结束后,用铁丝将注浆管外露部分反转绑扎,待浆液终凝后,割除外露部分,以环氧砂浆将孔口抹平,待其固结后沿缝涂刷一层优止水防水层。

图1 注浆孔布置、注浆管安装图

3.2线流、股流、射流等水量较大的整治措施

对于具有单一出水点,且水量较大,不易采用注浆、抹面、嵌缝等堵水措施时进行引排;对于经衬砌内部注浆,喷抹防水层后,渗漏水集中于一点且水量较大,形成股流、线流时进行引排。

凿槽排水施工工艺为:

利用剖开的PVC管作为引排水通道(隧道拱顶处用剖开的塑料软管),凿槽应正对出水点,尽可能通过较多的出水点,凿槽完毕后用高压水清洗槽身,清除废渣后安装PVC管,利用射钉和细铁丝固定水管,尔后用环氧砂浆抹平封槽。凿槽引排位于水沟侧时直接将水排入水沟;位于水沟异侧时,在道床下设横向排水槽,将水引入侧沟。

图2 排水槽安装剖面图图

4.施工中的各项措施

4.1安全保障措施

隧道整治施工属于既有线要点施工,安全压力比较大,并且所有的施工都必须在封锁点内进行,因此确保行车安全及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施工中严防安全漏洞,加强职民工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防护员持证上岗。

施工前由技术员和安全员编制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下达安全技术交底,对现场用水安全、用电安全、高空作业防坠落、机具设备安全检查、路材路料防侵限等进行专门盯控,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

4.2质量保障措施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施工质量尤为重要。在施工前由技术人员对有关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向施工人员讲解,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人对各个工序做到心中有数。

在施工中严格执行过程控制,施工全过程有监理及工务异体监督人员监督,尤其是在隐蔽工程施工时,坚持落实报检制度,经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对检验不合格的,直接返工,直至合格。

4.3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工地现场挂有文明施工标牌、横幅,采用多种方法向所有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员文明施工意识;加强施工现场用水、用电管理,做到无长流、常明灯;现场的材料、机械设备搭棚由专人看守。

在施工中利用彩条布覆盖道床,防止污染道床;为防止凿除的混凝土块落入线路中心砸坏钢轨,预先在线路上铺设废旧轮胎等予以防护。水泥浆不得污染既有隧道衬砌外表面,如溅出弄脏立即用水冲洗干净污渍。材料机具堆码整齐,凿除废料积攒到一定数量时集中倒运至附近弃碴场地。施工完毕后整理道床,清扫盖板,疏通水沟,将现场清理干净,不给周围环境遗留工程垃圾,做到文明、环保施工。

5.施工体会

隧道渗漏水整治属于既有线要点施工,安全压力比较大,因此所有的施工组织措施都必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对职民工的安全培训工作要到位,现场的防护工作要做好,以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隧道漏水整治要由“以排为主”转变为“防、排、截、堵”结合,在凿排水槽施工时可在水槽中部钻孔,这样可减少水压力对隧道衬砌的影响,确保隧道结构安全。此外,在本次施工中均为人工凿除,造成施工进度缓慢,在以后的施工中要注意引进先进的机具设备,采用新工艺,可提高工程进度,对施工质量也会有很大提高。本文仅对既有隧道渗漏水整治提出了初步的分析,希望能为以后的类似施工提供参考,更多的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去探索学习。

参考文献

[1] 黄新社;隧道衬砌裂缝及渗漏水治理技术[J];隧道建设;2006年03期.

上一篇:立井内壁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论述如何做好铁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