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病虫害防治措施

时间:2022-05-22 05:11:45

摘要: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食用、药用两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些年来,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发展快,各种疾病也随之产生。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常见的病害有肠炎病、赤皮病、白尾病、寄生虫病及其它生物敌害等。

关键词:泥鳅 病虫害 防治

现将泥鳅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肠炎病

1、肠炎病症状及病因:水温20℃以上易流行,是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停止摄食,病鳅肠壁充血发炎,腹部膨大,有红斑,体色变黑,红肿,肠道紫红色,有黄色粘液。轻者腹部有血和黄包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此病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2、防治方法:全池泼洒漂白粉同时内服鱼康乐1号药饵,每包药拌饵料10公斤,连续投喂5-6天。

二、赤皮病

1、主要症状:身体表面有充血症状,慢慢到全身,鳍和鳍基部开始充血、鳍端腐烂,鳍条间软组织多处肿胀,严重时脱落呈梳齿状,感染演变成水霉病。生病的泥鳅游的时候浮动小,动作慢、反应迟钝,死亡率高达80%以上。

2、防治方法:(1)新鲜的蟾酥大约10克左右,放于水里进行搅拌,全面洒放,浓度为0.5ppm即可,每3天1次。(2)用蓖麻鲜嫩的茎叶取15kg左右,分份绑成几小捆,然后放入水池中泡着,一次泡4天左右即可,反复2次,可达到防治本病的效果。(3)取五倍子若干、整池洒。(4)每667m2水面用子苏0.5kg、走马箭250g的干粉煎汁,整池投放。

三、白尾病

1、主要症状:初期鳅鱼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即致死亡。

2、防治:(1)用含30%有效氯的漂白粉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ppm。(2)每公斤饵料中添加土霉素1.5-2.0g饲喂,2次/天。连喂3-4天。(3)将八黄散加入25倍重的0.3%氨水中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ppm。

四、气泡病

1、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气似气泡,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2、防治方法:(1)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解除水中有机物。(2)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水,用4-6kg/亩食盐溶液泼洒。(3)每667m2水面用捣碎的烧石膏4kg、鲜嫩车前草4kg、黄豆(浸泡)5kg,加水泡胀,混合磨浆,全池泼洒,隔两天一次,一般1-2次病鱼痊愈。

五、寄生虫病

泥鳅幼时会出现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等病害。严重时会死亡。当泥鳅发病时,身体表面粘液特别多,食量不佳、单独游,在离近水面游。

1、车轮虫病病原体是纤毛虫纲的车轮虫。常见于泥鳅的鳃旁、身体表面。

一般五月至八月是高发期。发病初期进食少,不合群,到了后期游不动了,呼吸微弱,治疗不及时、不对症就会死亡。

2、舌杯虫病病原体是纤毛纲的舌杯虫。

此虫害寄生于泥鳅皮肤下面和鳃上,以鳃旁边水体营养物为食物,对泥鳅健康影响小,但是幼苗时寄生虫多,会影响呼吸,严重时会死亡。夏季发病率高。

3、三代虫病病原体是一种胎生单殖类吸虫。

病原体寄生在鱼体体表或鳃部,可导致幼苗死亡。病害发病流行时间六月左右。

4、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

5、防治方法:

(1)车轮虫病预防措施: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鳅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7-8克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治疗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30克甲醛溶液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0.5-0.7克晶体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

(2)舌杯虫病预防措施: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鳅种放养前用8×10-6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治疗方法:泥鳅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可用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化水全池泼洒。

(3)三代虫病预防措施:用生石灰清塘杀虫,以及在鳅种放养前用5%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治疗方法:泥鳅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2-3克高锰酸钾;或每立方米水体用0.5-0.7克晶体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

(4)小瓜虫病防治措施:有小瓜虫的病鳅,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10-20克,浸泡15-20分钟。泥鳅养殖池发此病,可先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5-7克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每立方米水体用甲醛溶液20-30毫升溶水全池泼洒;第三天换入洁净水1/2左右,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代硫酸钠1.5克化水全池泼洒:第四天每立方米水体用聚维酮碘1-2克(含有效碘1.0%)化水全池泼洒。

上一篇:免疫接种技术及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下一篇: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