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顺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时间:2022-05-22 12:53:17

如何理顺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摘要:在小城镇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加重,如何面对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也是小城镇经济建设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环境规划应注意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环境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们国家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做为世界上拥有小城镇最多的国家的中国,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既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如果不能重视和及早研究解决小城镇问题,则会造成建设的浪费,严重影响现有资源的利用的开发,也会影响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解决小城镇环境问题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造成小城镇建设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城镇、城市都存在着环境方面的问题,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1.2在城市和城镇规划中环境规划是基础、前提。在城市规划中这一点贯彻的比较好,但在小城镇建设之中却容易忽视环境规划甚至有的根本没有环境规划这一部分。现有的小城镇的环境规划许多是参照城镇总体规划提出的,这有悖于现代环保理念。

1.3现有的小城镇污染治理体系不健全甚至于根本没有建立起来,造成小城镇中的工矿企业废弃物排放随意,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4由于环境监管不严,在小城镇中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只注重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对于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小城镇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1.5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出发,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环境方面的要求较高,管理制度相对健全,使得相应的工业企业中的三类企业在城市中无法立足,进而造成这类重污染企业将视线投向乡镇,而目前我国社会体制中鼓励乡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企业。在此过程中一些重污染企业逐渐向小城镇转移,进而为小城镇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编制小城镇规划的主要原则

在编制小城镇规划过程中为了避免环境问题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2.1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坚持同步进行。

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要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矛盾,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众所周知,经济与环境是相互矛盾的。小城镇为了发展经济而不得不损害环境,致使到目前为止小城镇的环境规划,环境保护问题都未得到妥善解决。经分析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各级领导积极性不高,工作的重点往往以抓经济建设为主,领导的政绩也是以经济为杠杆,对基础建设方面抓的不是很紧,而对于小城镇的一些规划,根本就不列到工作日程上,主要的精力是抓项目。而对于小城镇的环境保护规划,由于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各级领导都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小城镇的环境保护规划工作也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2、资金难以落实,资金问题是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关键,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一般都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据调查了解,即使是由上级环保或是政府部门出资进行环境保护规划,当地领导也没有很高的热情,其原因也出在资金的短缺上,因为要改变小城镇的现有格局需要较多的资金,道路改建、土地征用等都需要较多的资金,缺资金、缺项目,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3、环境意识淡薄,由于经济增长仍是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在小城镇的领导干部中,普遍存在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思想。而小城镇居民,很多都是刚刚农转非的农民,文化素质、生活水平和思维观念相对落后,环保意识很低。

2.2坚持小城镇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小城镇发展建设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2.3要充分考虑小城镇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使用功能来进行城市规划

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中,要根据小城镇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使用功能,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对具有条件分区的小城镇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混合区等)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

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总量平衡的原则。村镇发展用地数量及分布,与基本农田、生态系统存在矛盾的地区,要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补充耕地、退宅还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田还湖等计划,保持耕地占补平衡,保护基本农田与生态环境。

做好小城镇的土地利用规划,划定不准发展区、控制发展区及近期发展区,实现城镇土地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使环境、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高效、集约的用地布局结构。

2.4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

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在进行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开发利用小城镇的各项资源,适当控制工业用地规模,优化产业结构,重视环境保护的规划与建设,在达到经济目标的同时满足环境保护的目标。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往往是过于注重用地平衡等相关的硬性指标,注重于短期经济效益,过于迁就于现有功能分区,在编制过程中应避免这种问题的产生。

统筹小城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镇域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镇域的风景名胜、自然与文化遗产、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措施,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2.5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小城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2.6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由于资源利用和经济开发往往缺乏环保经验,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结合,全面规划”,推行清洁生产,尽可能将污染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对已造成污染的产业或部门应推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排污收费制度,并且确定环保目标责任制,使污染源业主有意识的减少环境污染;小城镇建设中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应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相依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上一篇:三峡航道疏浚底泥解吸COD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