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触发器技术的大学课堂PPT课件创新

时间:2022-05-21 06:55:01

浅析基于触发器技术的大学课堂PPT课件创新

摘 要:多媒体课件应当脱离仅仅是教学内容展示的基本样式。作为课堂教学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PPT,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具有功能较为简单、形式较为单一、互动流于表面等缺点。因此,基于PPT功能挖掘,建立动态效果突出、教学交互性强、控制自由度高、结构层次丰富、教学功能完整的多媒体课件意义非常重要。本文论述基于触发器基础创新的对象、目的、平台、方法、措施以及主要的功能创新。

关键词:大学课堂 PPT 创新 平台 课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001-02

目前,随着互动教学理念的深入,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强调动态性、交互性、层次性、功能性。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性能较好的课件都是由Authware、Flash等软件制作而成的。许多人认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PowerPoint(PPT)在制作动态性、交互性、层次性、功能性似乎存在先天不足。基于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依靠PPT技术实现动态效果突出、教学交互性强、控制自由度高、结构层次丰富、教学功能完整、界面简约美观的多媒体课件。

1 PPT技术创新面向对象

创新性课件的教学对象是旅游专业的本、专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其课堂表现特征是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表现力强。针对教学对象的这些特征,创新性课件在设计时注意教学内容呈现形式较为灵活,力求能够发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作用。

本、专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层次性有差异。一般而言,本科生的理论要求较高,而专科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高。因此,创新性课件的既包含丰富的理论内容,又补充了许多实践应用知识,能够满足教学对象的学习要求。

大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强的自主性,因此课件要尽量避免填鸭式的内容罗列展现。创新性课件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有机提炼和课外内容的有机补充的结合体。在内容展现顺序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强的灵活性。

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程时候同时学习许多平行学科,多学科知识的组合在大学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创新性课件将课程内容中与相关学科中的交叉知识、关联知识进行了详尽的比对和说明。

2 PPT技术创新主要目的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中应该坚持互动的基本原则,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课件也应该秉持为互动教学提供辅助的原则。因此,多媒体课件应当脱离仅仅是教学内容展示的基本样式。作为课堂教学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PPT,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具有功能较为简单、形式较为单一、互动流于表面等缺点。因此,基于PPT功能挖掘,建立动态效果突出、教学交互性强、控制自由度高、结构层次丰富、教学功能完整的多媒体课件意义非常重要。

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为最终目标。课件的课堂教学内容部分能够尽量地以文字、结构图、视频、模型等多种方式表示出来。同时部分内容采用隐藏式,利用自定义动画、动作设置、触发器来点击后出现,增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功能。此外,除了提供课堂教学内容的部分,又包含了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课堂检测、课外习题等辅助教学内容。

一门课程的学习把握其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创新性课件重视课程内容整体结构的展示,将教学内容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同时给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使得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学生有自学钻研、深入学习的要求,因此创新性课件力求将课件制作成为一个自学平台。提供了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等内容。为学生深入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多角度深化课程体系提供了平台。

3 基于触发器技术PPT功能创新

3.1 交互创新

随着互动教学理念的深入,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强调动态性、交互性、层次性、功能性。然而目前,许多性能较好的课件都是由Authware、Flash等软件制作而成的。许多人认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PPT在制作动态性、交互性、层次性、功能性似乎存在先天不足。创新性课件的最大创新之处就是在于完全依靠PPT技术实现动态效果突出、教学交互性强、控制自由度高、结构层次丰富、教学功能完整的多媒体课件。

3.2 控制创新

传统PPT多媒体课件在使用时内容都是以设定好的顺序展现,严重制约了多媒体的表现力和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度。创新性课件创新性地使用了PPT软件里的触发器技术,实现了多媒体课件的视窗化操作。通过点击按钮选择教学内容,弹出含有教学内容的对话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由教师控制选择,拓展教师上课自由空间。

3.3 控件创新

一般PPT多媒体课件里的互动功能由链接、触发器和自定义动画来实现。但往往在操作的时候,在同一页面上的对象以设定好的顺序出现、前后出现的内容相互有干扰,严重影响了互动功能的实现。创新性课件巧妙地组合使用触发器技术,克服了出现对象之间前后顺序限制、相互干扰的问题,实现了课件里同一页面上的对象其出现完全由操控者控制其顺序,大大增强了课件了功能性,可以实现要求更高的互动教学。

3.4 操作创新

在设计时既考虑作为教师上课课件的展示性,又考虑到作为学生自学课件的可操作性。课件在设计时结构清晰、层次严谨、链接明晰,特别是视窗化操作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学时自由选择和控制。

3.5 平台创新

力求构建成为一个学生自学和进一步深入拓展学习的平台。不仅仅提供了课堂教学的课件,同时提供了网络资源、电子图书、图片库、视频库等内容,便于学生的自学和拓展学习。

3.6 课程创新

包含一门课程的内容,包含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内容,丰富完整。包含案例互动分析、课堂考核、课堂实验等交互性较强的内容,教学的功能性突出。在追求课件内容的丰富性的同时,重视界面的简约,力求每一个界面简单、美观、清晰。

3.7 模型创新

充分发挥自定义动画、触发器的构建一些动画模型,构建了电子书翻页模型、烛光闪动等效果,对于提高作品的艺术性、趣味性、观赏性有很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也能起到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

4 基于触发器PPT课件创新平台与方法

创新平台是最为普遍的PPT。课件创新性地挖掘和应用PPT工具里相应功能来构建动态化、易互动、结构化、多层次的视窗化操作教学课件。制作方法主要是:充分组合利用自定义动画构造了艺术性、交互性的动画模型,美化了课件界面、丰富了展现形式。利用触发器构造动态页面效果,结构自定义动画增强课件的交互功能。克服了触发器只能触发单个对象以及多个触发器出现内容之间互相叠加、干扰的缺点,创新性地发明应用了组合触发器技术,实现了多层次的内容在同一张幻灯片页面上自控展现,利于将平列知识点构建同一张幻灯片上,增加知识架构的整体性。利用触发器发明了PPT课件的视窗化操作,实现了相应内容的多层次交互展现,便于教学的深层互动。整个课程的架构利用链接和动作设置,使得课程各个组成部分统一于课程目录页面,课程整体结构清晰、紧凑。

5 基于触发器技术PPT创新措施

5.1 坚持特色,开发PPT技术,做实用好用易于普及的课件

创新性课件立足于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PPT课件,不涉及编程等技术。而对于普通课堂教学和广大教师而言,利用高端平台建设课件存在技术、精力等方面的壁垒。因此,基于PPT基本技术的创新应用而开发的美感、动态、可控的多媒体课件受到了普遍的欢迎。立足这一思路,继续挖掘PPT隐含技术,创造性将PPT中一些技术通过巧妙设计、复合利用,进一步设计可有教师自由控制,不受PPT对象出现顺序限制、排除PPT对象间的相互干扰的课件,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提供辅助。同时,基于技术开发多种应用模式,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课堂。

5.2 构建平台,服务课堂内外,辅助课程效果达到最大化

基于PPT的课程课件不仅要服务于课堂,还要服务于课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门课程应该留有学生课后拓展和提高的平台和空间。创新性课件力求构建成为一个学生自学和进一步深入拓展学习的平台。不仅仅提供了课堂教学的课件,提供网络资源、电子图书、图片库、视频库等内容,同时,进一步开发案例互动分析、自我检测、课堂实验等交互性较强、自助功能突出的课件便于学生的课后自学与检测。结合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课件的在教学教育中的资源性、工具性、启发性、引导性的作用。

5.3 集思广益,吸纳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件创新中教学相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于课堂有着自己的视角。教师由于长时间处于教学岗位,思维可能会发生定势,因此,充分吸收学生的意见、评价对于课件的制作、完善意义非常明显。同时,课件技术的挖掘、课件设计思路的创新、课件可实现功能的完善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与繁复的调试与尝试,把学生引入这一工作中,即使一个吸收集体智慧过程,也是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

5.4 进行升华,深究课件制作的本质,将课件与教学理念相结合

为课件制作而进行课件制作是做不出好课件的,因为课件的本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课件设计的思路就会出现很大误区。本着这一原则,课件的创新应当探索如何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如何在课堂上帮助更好地实践优秀教学理念相结合。因此,创新性课件要加强基于特色课件制作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6 结论

以PPT为平台,创新性地挖掘和应用触发器技术构建动态化、易互动、结构化、多层次的视窗化大学教学课件,适合于教学形式比较灵活的大学课堂,又能提供完整的课内外自学平台。该研究的最大实践意义就是在于完全依靠Powerpoint技术实现动态效果突出、教学交互性强、控制自由度高、结构层次丰富、教学功能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使得课件具有功能完整、易学、易操作、易推广的特征,有助于普遍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倩倩.大学课堂PPT教学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以三峡大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2(5).

[2] 吴荣华.运用PPT教学媒体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张中美.大学课堂PPT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

[4] 李尚明.PPT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使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9).

上一篇:质保书管理身份识别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下一篇: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要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