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新人,关注未来

时间:2022-05-21 02:56:13

本刊2006年第6期的《新手村的故事――游戏新人从业经验教训谈》讲述了发生在四位游戏开发新人身上的种种故事,文章刊登后,我们收到了来自其他新人的反馈,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迷惘,入行前的期待与工作后的现实造成的心理落差,让他们有着巨大的不适应感。

韩国游戏公司绩思思(JCC)人事主管刘妍在她的博客上写道:“在我眼皮底下遇到过不少这样的职场新人:入职的时候踌躇满志,非该行业不入,结果不到一年就黯然离职,理由也很充分――‘这个行业完全不像当初想象的样子,成天都在做细碎平凡的工作,太消磨斗志了,做成功的大项目的机会遥遥无期啊!’职场新人在刚开始工作的两到三年可能要经历长短不一的迷茫期,或焦虑期。当初的理想和抱负因为和现实差距太大而无从施展,于是产生强烈的无价值感,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过于简单,前途渺茫,以至于对自己的定位产生怀疑。”

近两年,加入游戏行业的新人越来越多,而他们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规划却并未得到应有关注。为了了解游戏开发业新人的真实状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行业营造一个更适合优秀人才成长的大环境,《家用电脑与游戏》杂志社携手上海多媒体行业协会游戏开发者专业委员会(SGDA)和上海GA游戏教育基地,共同发起了“2006年游戏开发行业新人成长调查”活动。活动于8月底以电子邮件、网上答卷(由新浪游戏频道协助)、座谈、访问等形式全面展开,对象为从业时间三年以下的游戏开发者。想参与此次调查的读者可以登陆上海GA游戏教育基地的网站(.cn)或新浪游戏频道的调查专区,填写问卷。活动结束后,《家用电脑与游戏》将在杂志上独家刊发此次调查的最终报告。

藉此机会,我们呼吁更多的业内人士共同关注新人的发展,关注行业的未来。下面这篇《我能干些什么》节自龙云峰的《献给所有对游戏事业怀有梦想的游戏策划新人》,就以此作为本次新人调查活动的序章吧。

我能干些什么

龙云峰(网易杭州研发中心)

我也曾像你们一样,站在这个行业的门前,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每个人都是管理自己的天才,大多数人都需要通过学习和历练才会知道该如何管好自己。比较幸运的是,我在进入游戏行业之前还干过一点别的。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这方面的某些经验。

第一步,列举出自己已经掌握的、与游戏制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如果不清楚你所做的事情究竟是不是你真正擅长的,是不是你的知识结构所能支撑的,你的选择就会非常盲目。在配图的左半部分中,我把自己所有拿得出手的、还算跟游戏行业有点关系的能力列举了出来,并以这种能力的社会平均水平为基准,按1分到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了分。这样的自我评估不一定准确,但没关系,因为这是你对自己的一个预期,而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人力资源数学模型。虽然你得到的只是一个大致的自我评价,但总比想当然地认为“我能胜任游戏策划”强得多。

第二步,寻找一种能够扬长避短的“资产组合”,即找到你的知识结构中比较优秀的部分,按照游戏行业的实际职业需求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评价为1分的能力和知识千万不要出现在这个组合当中,它们只会拖你的后腿;自我评价为2分的不太成熟,还有提高的余地;自我评价为3分和4分的项目是重点,这样的能力通常在上班后立刻就能派上用场,把这些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定位是比较明智的。比如,我们《天下Ⅱ》开发小组有一位同事,拥有超过3分的平面设计能力、写作能力和游戏分析能力,他就可以把自己定位为“美术策划”,从而获得比普通策划更好的发展空间。

不过,这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你发现满纸都是2分,不知道该怎样进行组合。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你需要做一下深刻的自我检讨,好在问题发现得还不算太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历练。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缺少社会实践和对行业的了解(这不能怪你,须知我们的游戏行业是封闭成圈的),导致你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位。如果发生以上情况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同时发生,应聘的时候你就得把自己看低一线,试着去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比如游戏测试,或是名为策划实为文员的某些职位。高起点不一定是好事,低起点也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要符合自己的情况。等你成功找到第一份工作后,就可以开始执行下一步了。

第三步,跨入游戏行业的你已经获得了一个事业的起点,接下来要做的就围绕这个起点确立自己未来的目标和预期。记住,你进来是为了实现梦想,进来本身可不是什么梦想。有多少年轻人在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工作后,认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就开始混日子、拉帮结派、不务正业,直到混成一根老油条,被一脚踢出公司。

对于一个不了解行业现状的新人来说,设立长期目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你不太能看得清自己所在的这家公司的长远发展是否与你个人的长远发展一致。这时我们不妨从中期目标开始。现在假设一下,如果自己得到晋升,那么下一个职位应该是什么。下图的右半部分是早些时候我对自己的预期,我认为自己的下一个职位可能是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通过实践和观察,我发现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途中,有些东西是我所缺失或需要加强的,这些东西就是我要在今后的许多个短期计划中去实现的。

结合中期目标和以往的定位,此时你应该基本可以看清自己带进公司的技能和知识有哪些是薄弱的(2分),有哪些还可以更为精通(3分),有哪些是完全缺失的(1分或根本没有)。短期目标就是要针对这些环节,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大修小补。边学边干地补充知识,无论对新人还是老人都很有好处。我在初入行的时候基本不理解“项目”为何物,不明白为什么要有团队,对路径、关键路径、节点等基本概念也是一无所知,因此在入行的最初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补习与这些相关的知识。

最后要注意的是,制订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向目标步步进发的途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与预期不符的情况,比如忽然发现某些地方对自己高估或低估了,这时你就要修改自己的目标。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们需要定期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和预期,这样才能保证每走一步,都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而不是更远。

上一篇:复古蜘蛛 IEF蜘蛛王Gostop的反击 下一篇:新手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