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21 01:16:44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必须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完成。一般建筑工程多涉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等等。所以,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就严重影响到建筑项目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管理;建筑企业;建筑项目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refers to all building, building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mus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o complete. General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olves more than houses and affiliated facilities, etc. So,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quality stand or fall will severely affect the us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uilding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源头。常规建筑施工过程一般是有顺序的,它反映了设计者、施工者及投资商的投入。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是通过施工企业专业的技术要求及合同精确地定义下一个项目将做的工作,这种施工过程可以使投资方及施工方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它涉及土建、给排水、通风管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且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这也导致项目管理系统庞大,其包括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而组织指挥协调难度大。但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也要求项目管理系统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主体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受影响,甚至发展成“烂尾楼”。工程项目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提高工程质量应从方案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对建设项目推行全过程的管理,特别是要抓住建设单位这个主导因素,对参建各方纳入诚信、处罚体系,强化责任、措施,多方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一)建筑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进度、轻安全、轻质量、低价中标、总价包干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其二,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基层的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专业技能低,违章作业严重。其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常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常抱着侥幸心理对工地安全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企业管理薄弱化。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环节认识不足,造成重大隐患。

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弊端

其一,部分企业不是从技工、材料、机设资源上运筹组合,而是靠各层领导关系进行运作,使得项目部工程开工,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施工人数方面只关注人数,而忽略工人素质,致使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二,常有租赁外来设备,而闲置本单位机械设备的现象,造成企业资源固化,得不偿失。其三,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只重进度而轻安全、轻质量等现象。

(二)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上看,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不仅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三)推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工程项目建设推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组织者、使用者,应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规范建设程序,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选择信誉好、素质高、资质符合要求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队伍,聘用或委托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或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对建设项目的方案决策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提出安全、功能、节约等具体、明确的目标。

2、 建设单位向参建各方提供的资料应真实、准确、齐全,协调各方关系,解决问题,设计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合理设计,保证出图质量,技术指标、图纸深度应能满足施工需要,并做好“四新”等交底工作。

3、对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包括人员素质、技术力量、施工业绩、社会信誉等多个方面的审查,通过招标等规范渠道选择信誉好、素质高的队伍。

4、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的组织者、使用者,应增强质量意识,并加强自我约束。监理单位是施工现场的直接监管者,权、责重大,应加强业务学习,增强业务技能,提高责任心,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生产者、创造者,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项目经理部应依据质量计划的要求,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完整、规范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定期对项目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做好“四新”以及重点部位、重要工序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等,强化对“4M1E”等影响因素的管理。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书面记录,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质量事故扩大化。做好施工资料的整理,做到施工过程有记录、施工结果有签字,落实责任,真正达到资料反映工程实情,带动工程质量的提升,出现问题有据可查,杜绝闭门“做”资料的造假行为。

5、 材料质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严把质量关,做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复试工作。杜绝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不合格材料的进场使用。

6、 监督执法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质量行为与实体监督并重,将巡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切实做好监督模式的转变,强化验收,保证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1]楼建成.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J].今日科苑,2010(7).

[2]刘德强,黄金,张晓波.浅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

[3]张火明.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1(13).

作者简介:张煜,男,出生于1983年11月,籍贯广西桂林市荔浦县,就职于广西业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上一篇:试论民用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浅析和防治 下一篇: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