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初探

时间:2022-05-21 09:32:25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初探

摘要:地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防水是地铁结构工程中的重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多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能力要求很高,为避免结构因施工因素引起的结构渗漏水,减小后期堵漏维修费用,本文以昆明3号线某地铁车站工程为例概述了其结构自防水和外包防水的防水施工技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

1.工程概况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某车站主体防水工程标准为“一级”。车站结构防水为钢筋砼结构自防水体系,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车站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不小于S10。同时车站设结构外包防水层,结构底板及侧墙附加防水层采用1.5mm厚预铺式合成高分子冷自粘防水卷材细石混凝土等材料;顶板防水采用2.5mm厚单组分聚氨酯涂层等。车站主体、车站与风道连接部位、车站与出入口等的连接部位设置变形缝,在变形缝处沿隧道环向设置封闭的背贴式止水带。

2.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

2.1.进行原材料选择,做好配合设计

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R号水泥。砂石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定,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不应大于1.5%,砂宜采用中砂。水彩用自来水。粉煤灰选用Ⅰ级煤灰,高效减水缓凝剂需符合国家标准及满足砼减水缓凝要求。防水砼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经监理及业主确认后使用。每立方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

2.2.模板工程

混凝土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分别进行检查验收,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必须涂刷脱模剂。混凝土浇筑区域及其浇筑顺序等应考虑到工程设计条件、混凝土的供给能力,运输、浇筑机械的能力,气候条件,施工管理水平等。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

2.3.防水混凝土的浇筑

入模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4±2cm,出厂塌落度与入模塌落度差值小于3cm。顶梁等配筋密集的部位以及暗挖过街通道的拱部,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可适当放宽,但不超过20cm;在计划浇筑区段内必须连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接茬时间不得超过90min;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落距控制在2m内,超过2m时,必须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分层灌筑时,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防水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明挖车站、通道、中楼板和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工作并进行覆盖,边抹压边覆盖;最后一次抹压时,采取“边掀开、边抹压、边覆盖”的措施,覆盖材料与混凝土表面严密粘贴。

3、底板防水施工

3.1.防水设计

底板铺设自粘式防水卷材,在底板与侧墙腋脚处设置50×50mm水泥砂浆倒角,此处铺设自粘式防水卷材加强层,铺设范围为竖向30cm,水平方向30cm。底板下翻梁铺设自粘式防水卷材,并铺设自粘式防水卷材加强层。

3.2.施工方法

底板防水层施工:基坑开挖至基底后,进行精确的抄平放线,在基底表面铺15cm厚的C15素砼垫层,底板与侧墙阴角处设置50×50mm水泥砂浆倒角,垫层表面用原浆抹平,不允许有局部突出的尖硬物存在。待C15素砼垫层强度、干净、干燥程度达到要求时,开始铺设自粘式防水卷材(底板与侧墙阴角处设防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竖向30cm,水平方向30cm)。防水卷材铺设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在其上铺设一层5cm厚C20细石砼保护层。

3.3.施工工艺

(1)、精确抄平,3m2设一个点,确保混凝土垫层平整度。灌注时原浆抹面,压光,避免有局部尖硬物存在。

(2)、人工铺设自粘式防水卷材

将防水卷材按照设计尺寸剪裁好后进行铺设,两块防水板之间接缝处用自粘式防水卷材进行搭接,防水卷材边缘部分加工成易于搭接的密合的搭接边,搭接宽度大于80mm。由于底板设下反梁,底板下反梁砌筑120mm砖模后水泥砂浆抹面,浇筑150mm・C15混凝土垫层,原浆抹面在下反梁范围设置加强层,加强层深入两侧底板各500mm。在底板与侧墙在转角处设置50×50mm的水泥砂浆倒角,并设置防水加强层,侧墙及底板加强范围均为300mm。

4.顶板单组分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

4.1.基层处理

顶板砼浇筑完毕后,采用木抹子反复收水压实,使表面平整,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靠尺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所有阴角部位均采用5×5cm的1:2.5水泥砂浆进行倒角。基层表面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起砂等缺陷应修补处理,对基层表面突出的砼、钢筋等尖锐物体须采用剔凿和切割后,采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处理。基层须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当基层上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设置聚酯布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

4.2.加强层

顶板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度1mm。

4.3.增强层

顶板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聚酯布增强层。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铺设聚酯布增强层。

4.4.涂膜防水层施工

顶板涂膜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当上道涂膜实干后,才可以进行下道涂膜施工。涂膜防水层的施工顺序应遵循“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先局部后大面、先立面后平面”的原则,按照分区分片后退法进行涂刷或喷涂。平面或坡面施工后,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宜上人踩踏,固化后应按设计要求,对涂膜防水层进行妥善保护。

5.施工缝防水施工方法

5.1.施工缝防水材料

施工缝防水材料主要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时要确保止水带安装定位准确。

5.2 施工缝基面处理

水平施工缝处混凝土初凝后,立即用钢丝刷将表面浮浆刷除,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严禁混凝土硬化后再凿毛。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将表面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度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砼,以确保施工处混凝土间的良好结合。

竖向施工缝在拆除模板后进行人工凿毛,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浇灌混凝土。浇筑竖向施工缝混凝土下料点与基面控制在1m左右,经分层振捣,使基面与新浇砼结合良好。

6.变形缝防水施工方法

侧墙和底板采用35cm宽带注浆管中埋式止水带、32cm宽的背贴式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同时在侧墙结构内表面预留凹槽,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由于明挖顶板无法设置背贴式止水带,采用结构外侧变形缝内嵌缝密封的方法与侧墙背贴式止水带进行过渡连接形成封闭防水,同时在结构内表面变形缝两侧预留凹槽,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顶板存在下翻梁的所有变形缝均需要穿过纵梁预留洞口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底板和侧墙变形缝两侧的结构厚度不同时,无法设置背贴止水带。此时将变形缝两侧的结构做等厚处理,在距变形缝30cm以外的部位进行变断面处理,这样不但利于柔性防水层的铺设质量,而且可设置背贴式止水带,确保了变形缝部位的防水效果。

7.结论

文章结合实例,为了有效地确保地铁主体结构防水效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各种因素对防水效果的影响,以及降低后期工程堵漏维修费用,工程实践效果显著,可值得为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郭德友.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矿山法车站防水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2012年16期.

[2]黄.天津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防水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2011年18期.

上一篇:恩北部湾大厦供配电节能建议 下一篇:浅谈与境外设计公司合作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