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生产的变革分析

时间:2022-05-21 08:32:21

网络经济下生产的变革分析

[摘要] 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它是最为现代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它是以数码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这一特殊形式为载体,以创新为核心,以新技术所驱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经济革命正通过网络形式重新构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方式,极大地影响着生产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 网络经济信息技术生产变革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以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倡导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为开端。从1993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它的发展势头之迅猛超出了所有预言家的想象。面对网络经济发展的这一波澜壮阔的场面,从实践和理论角度对网络经济尤其是网络经济对生产变革的影响,展开深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电子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上的一切经济活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后果而形成的整体。在网络经济中,信息的生产与应用占据中心地位。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和高科技产业。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网络经济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网络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网络化连结而形成的经济

所有的经济主体以及经济领域以外的社会活动的主体都已经或者将被互联网连结在一起。使企业和社会经济管理中间层次减少,协调作用加强,行业相互渗透。

2.网络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

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

3.网络经济是一种速度性经济

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

4.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性经济

网络经济源于高技术和互联网,但又超越高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而创新来自创造性。

5.网络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网络经济下,信息和知识作用的加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并且,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引起的其他几乎全部资源的共享,能够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物资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减少,这些特征使网络经济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符合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网络经济所引起的生产变革分析

1.社会经济资源基础和技术条件的变革

在网络经济影响下的现代社会,虽然土地资源和各种物质资料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经济系统的资源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经济资源被发掘了出来,包括人的劳动和知识,以及由人的劳动和知识创造的各种技术和文化,其别重要的就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大体上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派生出来的,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状态和运动的信息,即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人员流、技术和知识流等在网络上变成了信息流,在网络上整合这些信息,运用于协调生产或者组织商品流通,或者运用于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另一种信息资源是独立的信息资源,它是信息生产者运用信息技术直接创造出来的,以独特的形式投入生产并形成产品,成为生产者直接可以利用和消费者可以直接消费的产品。如游戏软件就是这样的信息产品。

2.劳动者的变革

(1)劳动者本身的作用和地位的变革。体力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下降,脑力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上升。而且,脑力劳动者也逐步从繁琐的脑力劳动,比如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归类和大量重复计算中解放出来,而更多地从事策划、设计、决策等活动;新型的从事信息分析和知识生产的劳动者在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种,使劳动分工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些纯粹处理信息的工作和行业,比如编写软件,制作网页,等等。

(2)劳动参与者的改变。劳动的参与者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被雇佣者,而可以是世界各地的专家,也可以是产品的顾客,甚至可以是完全不知名的网友。许多网络产品,都可以在网上先放出免费的测试版,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在使用了测试版之后可以提出各种意见,供生产者参考。

3.劳动工具的变革

传统的机械化工具体系进步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工具体系。数字化使得各种生产过程更精密,更科学,更容易管理、统计、指导和调控。而智能化可以让机器更科学地生产,让机器自动、自主的生产。由于工具的进步,人类生产从直接参与体力劳动,逐渐发展到不直接参与体力劳动。并且,由于生产工具的高度发达,目前已有很多劳动已经是人类无法直接参与的,其中除去一些高危险的科学实验,比如火山口探测,核辐射检测,等等,一些安全的常用产品的生产也已经是人类无法直接参与的了,比如计算机芯片的制造。

4.劳动对象的扩大

劳动对象从传统的土地、物品,等等,扩大到了数据,信息,知识等领域,虽然信息等劳动对象早已出现,但直到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才成为一些专业劳动的对象,并且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任何劳动者都能轻易参与的。比如编写软件这样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编程知识才能制作出复杂和实用的软件。

5.劳动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劳动组织和管理方式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式演变。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等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和技术的出现以及大量使用,使企业可以直接依靠信息技术管理生产,调整经营模式;网络通信手段改变了生产的组织模式,网络和电话会议可以连通世界各个角落,并且每天都在举行。有些使用计算机控制的车间可以只有1个~2个技术人员就可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生产大量产品。

6.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变化

信息技术向所有行业的渗透,以及信息产业本身的产生和扩大改变了产业和产品结构。

(1)信息技术向所有行业渗透。不管是多么古老的行业如农业,还是多么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都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把自己武装了起来,这在某种意义上使他们变成了现代产业,或也成为了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一般可以分为信息收集、加工和传输提供各种物质手段的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硬件产业;为信息处理和应用提供各种软件以及提供消费品的软件业;涉及广阔范围的信息服务业,如新闻媒体、咨询、电信网络服务等。

(2)信息技术大大推进了服务业的发展。首先是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和延伸,既包括信息技术产业中的软件服务产业的发展,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服务、软件批发与零售业、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反馈、管理、租赁、维修与保养等,也包括通讯服务产业,如电话与电报、无线电与电视广播等。其次是传统服务业的提升,特别是打破了传统服务业的地域限制,导致了新兴服务业的产生。

7.生产体系的变革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最终使生产体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生产体系逐渐瓦解,创造了许多新的生产体系,如柔性生产体系、准时生产体系、精益生产体系等。

三、结束语

网络经济下的生产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资源基础,还是现代生产力要素的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乃至整个生产系统。网络经济的革命向人们揭示了现代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方向,也向人们展示了奇迹般的发展前景。可以肯定,在本世纪,网络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形态。面对网络经济的浪潮,我们错过一段时间可以原谅,但可怕的是错过一个时代。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管理咨询研究文献的综述与分析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及出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