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 第2期

时间:2022-05-21 07:45:27

丰富指数 深刻指数 文采指数 创新指数

林清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说:“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开篇引用林清玄的话,把我们带入了一种禅境,引人思索)我想,是的,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人做事以全心全意的态度,集中思想,心无旁骛,那么,结果往往也是遂心如意的。

我们其实有共同的感受,站在泥泞的田间,那双溜滑的鞋子让我们很难挺直、站稳。当脱下鞋,卷起裤脚,重新回到那片土地上时,你顿时会有一种稳重之感。你的脚的每一根神经都处于泥土之中,扎在其中,你像大树一样有牢固的根基。也因此,你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实在,那样一步一步地走来;也因此,你没有了负担,不再害怕滑倒,走得很专心,很稳健。最终,你踏过了那片泥泞的土地,触摸到了成功,而这种成功来源于你的专一,来源于心无旁骛的境界。

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就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静。只有在静中,我们才可屏气凝神,全身心地对待一件事,也就是因全心而忘我。就如一泓清泉,一片落叶飘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深处却安谧静止。(比喻贴切,静谧专一之气韵呼之欲出)这也说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始终要有一颗沉静的心,如此才可能有所作为,才有可能坚持到最后。其次,要抛开一切杂念,不管外界多么美好或丑恶,我们不能因此丧失了自我的节奏,要把多余的顾虑全放下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不能躁动,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结果往往难如人意。

只有在忘我之中,我们才能让一件事更加圆满;也只有在忘我之中,一切事情会变得自然。忘我,可让我们专心;专心,则让我们更加用心。世间之繁杂,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安,有点躁动,那何不学学陶渊明,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何不学学王国维,进入“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无我之境?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有这样的思想与认知,把物与我相结合,达到一种忘我、无我之境。这样一来,我们的步伐才会更加稳重。

正严法师说:“凡心佛心,实乃一心。只要秉持一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秉持一心,我们才可从中获取人生的大智慧。也正如同样是在泥泞的路中挑担子,忘记你的衣服,忘记你会摔倒,那么,你便能踏过这片土地,走到对岸,同时,也能悟到人生的真谛。

全心,忘我,驱除一切杂念,这是我们今后所要追求的,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只要有高尚的人生境界,就可能有高尚的品行与情操。也同样,在静、稳、沉中,才可能具有这样的品行。因为人静,就如一泓清水,可以容纳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容纳,能屈能伸,柔能克刚。因人稳重,就如磐石般坚不可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正因此,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

感动理由

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可以说韵味十足。考生由所给材料联想到了林清玄提倡的“以全心来绽放”,联想到了正严法师的箴言“只要秉持一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于是拟定了“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的中心论点,一下子提升了全文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品位。主体部分从“静、稳、沉”三方面进行论述,既引实例,又辅之以“一泓清泉,一片落叶”的比喻论证,逐层深入,渐入佳境,将主题诠释得清晰而透彻。全文充满哲理意蕴,给读者以启迪和思索。

上一篇:用心关注国家大事 下一篇:玩转谷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