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格桑花盛开的地方

时间:2022-05-21 07:31:57

在那格桑花盛开的地方

倘若你正畅游在阿坝大地上,或许吸引你眼球的除了白雪覆盖着的神山、辽阔宽广的草原、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倾泻千里的河流、晶莹剔透的冰川、千沟万豁的深山峡谷,还会有一个个崭新的牧民新村,一条条平整开阔的道路,一股股滋润牧民心田的自来水,一阵阵发自肺腑的爽朗笑声。古老的土地悄然变了摸样,变得如此新鲜而充满活力,那浓浓的幸福感定会深深感染每一个人。

科学定居使牧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

近日,笔者随同四川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检查验收组来到红原县江茸乡茸日玛村牧民定居点。放眼望去,漂亮的定居新房依山就势,散落在草原深处的小山坡上,硬化的村道也随势蜿蜒伸展。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植着高原红柳,整个牧民新村处在绿色的怀抱里,浑然天成,宛如一幅原生态的山村画卷。

“连绵群峰、茫茫草原、满目苍翠。现代文明与传统的牧民生活在这里完美融合,与城市的假山假水、过度工业化相比,这里真是人间仙境!”四川省检查组的专家汪官伟这样感慨。

我们离开茸日玛村来到红原县安曲乡下哈拉玛村。映入眼帘的是漂亮别致的藏式民居,宽敞整洁的村间巷道,焕然一新的活动中心……在良好的环境下,定居下来的牧民群众其乐融融。我们随意走进一户人家,女主人告诉我们,她家的房子很宽敞,厨房、卫生间齐全,水电方便,门前都是水泥路,家家户户房屋前后都种有高原红柳树。想起阿坝牧区过去恶劣的生存环境,女主人说:“不敢想象我们一家现在能过上这么现代的生活!”

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着眼于藏区的长远发展、长治久安,全面启动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一时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成为了阿坝牧区干部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四年的艰苦奋战,四年的强劲推进,四年的辛勤耕耘,阿坝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更加绚丽多姿的新画卷。四年间,全州完成投资74.12亿元,建设牧民新村614个,建成民房42146户,真正实现了“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和“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有较大提升,畜牧业经济有新发展”

在与牧民群众接触和交谈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喜悦。若尔盖县班佑乡姜冬村的扎西老人说起定居后的日子,他的声音里都是欣喜:“现在真是太好了,我们的新居交通方便,离学校和医院都很近。冬天自来水的防冻得到了解决,晚上也可以看电视了,连远牧点都能收看很多电视频道。现在变化太大了,真难想象我们这些牧民过的是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牧民定居行动叩响了雪域时代变迁的节奏,打开了广大牧民向往的新生活。

稳妥建设使牧民新村功能更加完善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项目如同春日里最绚烂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每一个牧区群众的心。在省委作出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这一重大决定后,牧民定居点建设的豪情在广大牧民群众心中奔涌,化为风风火火的忙碌脚步,汇成如火如荼的劳动场景。

四年来,围绕定居点建设,全州大力开展以村民活动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村民活动中心445个、文体广场449个,配备移动通讯信号发射塔24处、卫星电视接收设备94套,所有村民活动中心内设村两委办公场所、卫生室、牧家书屋、牧业技术服务室、调解室和司法警务室,配套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和广播电视设施,让广大牧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公共服务的阳光。

围绕定居点建设,整体推进水利、道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牧区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四年间,新建各类道路2173公里、桥涵4383米、河堤和堡坎25.77万立方米;建成高位水池295处、供水管网975公里,打井614口;建成10KV线路437公里、 380KV线路1184公里,安装小微水能发电机组82台、变电器396台、路灯6164盏、太阳能热水器3.5万台;新建公共厕所679座、排污管网928公里、垃圾回收点1197个、简易垃圾处理场300处、简易污水生化处理设施275处。

围绕定居点建设,强力推进帐篷新生活行动,完成41457顶牧民新型帐篷和273顶村委会用帐篷的调运、发放任务。同时,向牧民发放便携式卫星电视机2.76万台,远牧时牧民能够收看到中央台、康巴卫视等5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极大地丰富了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配套产业引领农牧民走上致富路

为了确保“定得下、住得稳、可发展、能致富”目标的实现和产村相融的要求,全州上下在项目实施中,不断创新思路,科学发展,极力整合暖棚养殖等生产发展项目资金,围绕发展优质牧草、畜种改良、蔬菜、中药材、特色水果等产业,鼓励定居户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培植新兴特色产业。四年间,全州共投资2.5亿元,启动特色经济项目160个,种植优良牧草6.8万亩,新建棚圈1.8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2334个,新建改造特色蔬菜基地22.2万亩、优质水果基地24.5万亩、高原马铃薯基地23万亩,培育中低温食用菌2700万袋,基本做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有效拓展了牧民群众增收渠道,增强了牧民自我发展、增收致富的能力。

更新观念使牧民崇尚文明蔚然成风

“崇尚富裕、文明的新生活,同样是牧民群众祖祖辈辈的希望和梦想,而要实现这个希望和梦想,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必须告别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促成思想观念的变革,实现‘由屋到人’的历史性变革。”这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一个沉重而迫切的命题。

在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一场史无前例的观念变革也正在演绎,各地以“新民居、新生活、新家园”为主题扎实开展一些如“勤劳致富好家庭”、“牧民新村建设带头人”、“遵纪守法模范户”、“除陋习、树新风示范户”等群众性创优活动,来丰富和提升全村的文明程度。

礼义生于富足。物资富足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滋养了和谐文明新风的成长。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后,群众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思想观念也随之转变,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开始形成。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健全,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群众健康水平,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激发了他们变革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快速传播和普及。

四年艰苦奋战和强劲推进,是负重前行、加快发展,经受住重重考验的四年;是同心协力、顽强拼搏,战胜艰难险阻的四年。如今,一个个牧民新村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阿坝州广阔的大地上,分外靓丽抢眼……像激昂的音符,演奏着生态富裕、幸福安康、文明和谐的赞歌。

上一篇:浅谈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 下一篇:为了雪域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