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

时间:2022-05-21 04:04:26

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对电网输送电流进行监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压电网的运行中,需要继电保护装置保证动作的正确性、准确性、及时性,这样才能有效的对高压电网进行安全控制。

关键词: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自从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面对的竞争形势愈发的严峻,发电企业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发展所必须的能源,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提高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已经具备了现实必要性。为了使分析论证更加清晰、准确,笔者通过对几十份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整理,发现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制度层面上,这些发电企业都存在诸多的不足,文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还存在的不足,并从中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致力于发电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意义和发展现状

1.1 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意义

所谓继电保护装置,顾名思义就是指对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的时候,能够对相关值班人员进行危险信号的反馈,并自动采取一些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为在它的发展过程之中曾主要运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等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简称继电保护。就一般情况而言,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三个主要部件组成。研究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电企业电力系统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资源,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目的。

1.2 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发展现状

继电保护是伴随电力系统的发展而逐步崛起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其发展历经四个过程,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膨胀,使继电保护的发展步入新的台阶。目前,电力系统的容量还在不断的扩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发展也可谓是斩获颇丰,虽然如此,还是不能够防止全电力系统发生相应的故障;例如:季节性的用电紧张,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机、炉、电等其中任何零部件的故障都有可能会影响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特别是大机组和大电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协调问题;另外一些人为因素也是造成不当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总而言之,这些问题的存在,毫无疑问会对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造成相应的麻烦,阻碍发电企业继电保护的健康发展。

二.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存在的问题

2.1 季节性用电紧张,导致安全自动装置管理困难

作者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筛选,有用信息的采用率控制在87%,这些数据的显示大都表明夏季是居民用电的高峰期,如果应对措施不正确,用电功率就会大幅度的上升,这就将导致大范围内的发生跳闸、停电等现象,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由此看来,用电总量的变化容易遭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此外用电量的巨大起伏变化,对于发电企业的供电设备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随着用电量的猛增,仅设置系统各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远远不能够防止发生全电力系统长期大面积停电的严重事故。也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导致发电企业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上困难重重,需要引起相关的重视。

2.2 相关零部件故障影响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

就现阶段而言,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是发电企业的两项重要内容,而生产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已经关系到该企业的生存。一般说来,相关零部件发生故障作为技术性问题,一直都困扰着发电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机、炉、电等任一部件,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未能及时的保养,导致其性能发挥失常,出现故障,对于这一现象,如果是大型机组和大电力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其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2.3 人为因素的管理问题

除去技术层面的不足,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也可能会间接的导致发电企业不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电能资源产品的输出。一方面由于发电企业用人制度上的缺陷,难以建立起完备的业绩考核制度,而该企业究其本质又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所以,受社会竞争力的影响比较的小,内部工作人员对待工作也大多表现的很怠慢,另外,许多非专业人员也混入发电企业,导致其缺乏技术人才的支撑;另一方面领导阶层缺乏战略部署眼光,不能够跟紧市场,适应其变化,制定的规章制度大都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这就严重的阻碍了发电企业的电力生产。

三.发电企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的应对策略

3.1 合理规划电力输出

正如上面综述,用电总量的变化容易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导致用电总量的迅速增加,如果应对措施不当,将会造成大范围内的停电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发电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进行调查,或采取听政的方式,实施规模性、计划性的停电,缓解用电压力,另外在用电紧张的季节,可以采用阶梯电价,以提高用电价格来控制需求。总之,就是要对用电总量大的季节予以一定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用电设备的压力,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3.2 提高技术含量,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

技术的提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推动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然而由于我国发电企业的发展和起步都比较的晚,所以,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不妨大力引进和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措施,同时,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自主的创新能力,使得发电设备的技术含量得以提升,更好的进行电能资源生产与管理。另外,设备长时间的使用且不加以维护与保养,就会使得磨损加剧,最终也将导致零部件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产。

3.3 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增强主观能动性

发电企业应该跟紧市场的变化,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另外针对员工对待工作怠慢的现象,不妨通过合理的考核制度来对其进行约束,这样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来的生产风气,又能够保障企业内部的公平,提高发电企业的生产效率。

3.4参照处理法

参照处理法主要是根据设备运行的技术参数的对照的一种方法,如果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的话,那么,它在运行的过程中,技术参数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与正常运行技术参数会产生一定的差别,根据这一特征,可以对正常的设备与非正常的设备运行技术参数进行对照,从参数发现差异之处,并找到相应的故障点。该方法主要应用在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装置接线错误、定期校验中,而且,有很多潜在的故障用其他方法是很难断定原因的,而通过运行技术参数的对比,能够有效的分析出故障的原因。另外,如果在对回路改造、设备更换等之后二次接线进行参照的话,对接线不正常能够有效的分析出来。

3.5逐项拆除处理法

该方法主要对并联的二次回路线路进行有顺序的脱开,然后再将脱开的线路依次的回放,如果正常的话说明该线路没有发生故障,如果回放哪天线路出现故障的话,说明电网设备的故障点就是在该线路上。该方法的使用特征主要应用在直流接地以及交流电源熔丝等故障的检查和处理。在直流接地故障的检查处理中,需要先根据电路负荷的重要性分别对直流屏进行短时间的拉开,一般情况下保证个个直流符合回路的切断时间控制在3秒以内,切断线路之后故障依然存在的话,说明故障不在这条线路上,相反,如果切断哪天线路故障消失的话,说明故障点在该线路回路之上,再结合拉路法的确定故障的所在支路上,在断电源端端子进行拆开查找故障点,将故障排除,这样才能保证高压电网继电保护以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另外,对于二次熔丝熔断故障来说,主要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端相将引出的端子分离,这样才能有效的将故障排除。

3.6检修模式变革带来的考验

传统的继电保护检修分为基建投产1年后的首检、3年的部分检验和6年的定期全检。自浙江2008年开始开展一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以来,由于电网一次设备普遍采用基于在线监测及带电检测技术的状态检修,加之系统供电可靠性要求,一次设备计划停电次数显著减少,大部分新建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在投运1年内未能进行首检试验。一些设备隐性缺陷不通过停电检验很难发现,造成缺陷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消除。为解决现有状态检修模式中一二次设备检修周期不匹配的难题,浙江正探索开展新建变电站首检式验收工作,即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同时完成设备首次检验工作,既解决了新建变电站不能及时进行首检试验的突出矛盾,又提高了工程竣工验收质量,实现了设备可靠性关口前移,降低了新投运设备的早期失效率。目前已在多个变电站开展了首检式验收,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论:发电企业承担着电力资源输出的责任,继电保护及自动安全装置的运行与管理能提高发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及安全,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发电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内部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鉴于其重要意义,必须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充分保障发电企业的积极意义。文章仅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总结,片面难全,不当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杨文英,盖志强,张华峰,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7).

[2]李萍.德宏电网调度管理组织架构调整及调度界面优化[J].云南电业,2011(6).

[3]盘发.继电保护隐患的运行风险在线评估[J].企业技术开发,2014(9).

上一篇:房地产建筑装饰设计与管理的要点与措施 下一篇: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