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改善脑梗后遗症患者行走功能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21 03:03:52

运动锻炼改善脑梗后遗症患者行走功能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比较脚踏车行走和地面行走功能锻炼对脑梗患者行走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随机挑选60位脑梗3月后患者分成3组。TWET组20例在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同时给予脚踏车功能锻炼(TWET);OWET组20例在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同时给予平地行走功能锻炼(OWET);对照组20例仅仅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3组患者均接受为期治疗3月的治疗,每4周进行10米行走时间(10MWT)和6分钟行走距离(6MWD)测试并收集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检测结果,2种功能锻炼前后的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脑梗后遗症;功能锻炼;脚踏车;平地行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12-02

由于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得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脑梗患者因后遗症(如行走困难)引起的死亡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需要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脑梗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死亡率[1-2]。脑梗患者后遗症恢复慢而且不完全,导致患者常部分或完全丧失运动、生活自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认知和交往能力[3]。脑梗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是减少这些残疾并促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脑梗是世界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4],对老年人是致命的神经疾病[5],同时引起成年人丧失社会劳动能力[6]。随着医保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脑梗患者存活,但脑梗幸存者后遗不同的症状,包括感觉、运动、精神、外周神经和语言功能障碍[7]。脑梗幸存者的康复问题受到了卫生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脑梗常导致患者后遗行走困难。行走功能的改善,对患者尤为重要,可避免二次脑梗。并且,患者本人渴望恢复独立行走能力,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改善和恢复独立行走能够明显减少再次梗塞。恢复行走功能的关键是行走的锻炼。但是,脑梗患者在康复初期,行走功能的锻炼很困难。促进脑梗患者行走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典型和特殊的治疗方法。专业理疗师能够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减少脑梗患者的行走困难。在脑梗幸存者能够安全、独立的行走,其生活治疗和生存率明显改善。

尽管脑梗幸存者恢复行走功能和运动能力重要性的相关报道已经很多,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据我们所知尚无有关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农业人口居多的南阳市),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专业理疗师匮乏甚至没有)的条件下,如何最大程度促进脑梗幸存者行走功能恢复的研究报道。当前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在广大农村地区康复资源匮乏,包括专业康复医师和康复设备。如何使脑梗塞幸存者的行走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脚踏车功能锻炼适用于非卧床的脑梗幸存者。平地行走相对经济,尤其适应于康复设备(如脚踏车和自行车测力器)匮乏的广大农村地区。我院采用脚踏车和平地行走方式对脑梗幸存者进行行走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本研究的患者均来自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脑梗塞后遗症病人。随机挑选脑梗后3月到24月之间,且为再次梗塞,后遗行走困难。纳入标准:患者能够独立或没有陪护情况下独立行走10米。总共86位患者符合本研究条件。其中67位患者(男性36人,女性31人)在告知后,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他们被随机分为3组,脚踏车功能锻炼(treadmill walking exercise training,TWET)组、平地行走功能锻炼(overground walking exercise training,OWET)组和对照组。TWET组和OWET组各22人,对照组23人。排除标准:其中7位患者未能坚持12周,因此本研究数据来自60位患者,每组20人。

1.2 运动功能锻炼方法 TWET组给予12周的传统理疗和脚踏车功能锻炼,OWET组给予12周的传统理疗和平地行走功能锻炼,对照组仅仅给予12周的传统理疗。三组患者每周给予指导一次。

每天功能锻炼前所有患者休息10分钟后,测量其心率和血压。然后,TWET组患者现给予1小时传统理疗后,再给予25分钟脚踏车功能锻炼;OWET组患者先给予1小时传统理疗后,再给予25分钟平地行走功能锻炼,对照组仅仅给予1小时传统理疗。脚踏车功能锻炼前预先测定患者的安全速度;平地行走功能锻炼以患者自然安全的速度(例如:在治疗期间以自己的速度行走),在15m×10m的地面平整的室内进行。训练结束后检测每位患者的耐受力状况。传统理疗康复给与主观和客观的思想训练、体力和平衡力练习。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一直尊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接受我院神经科医师的检查。

1.3 实验结果采集

1.3.1 10米独自步行时间(10-metre walk time,10MWT)测试:受试者站在起点位置,然后以他们自己的步速开始行走。记录患者从起点到10米处所用的时间。时间精确到秒,测试三次取其平均时间。

1.3.2 6分钟行走距离(six-minute work distance,6MWD)测试:在15m×10m的地面平整的方形区域进行,患者站在起点处,用自己的步速围绕着场地行走6分钟以内,依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记录患者行走的距离精确到米。

1.3.3 所有患者在训练开始时、4周、8周和12周时,分别进行测试。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三组患者在训练4周、8周、12周时分数分别与训练开始时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

2 结 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60位患者每组20例完成了实验。其患者实验开始时的一般资料。

3组患者训练前后独立行走10米的时间。在第4周时,TWET组和OWET组患者的独立行走10米时间较训练前明显减少。TWET组4周时减少11.84±4.90%(P

2.3 锻炼前后6分钟行走距离的变化 3组患者训练前后6分钟行走距离。在第4周时,TWET组和OWET组患者的6分钟行走距离较训练前明显增加。TWET组4周时增加10.73±9.41%(P

3 讨 论

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运动锻炼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经过12周的功能锻炼行走时间和行走距离参数都有了改善。本研究采用的锻炼方法有脚踏车锻炼和平地行走。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周的功能锻炼,患者的行走功能得到了很大提高。TWET组和OWET组的脑梗后遗症非卧床患者的行走功能在10米走时间和6分钟行走距离都比开始时有了改善。对照组锻炼前后的两项检测数值较开始时也有改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都在尊医嘱服药,因此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所有患者都来自南阳市的同一人群,与对照组相比仅仅是在传统理疗上增加了不同的额外锻炼。因此,本研究结果较为客观反映额外功能锻炼的作用。

很多研究表明脚踏车和平地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减少脑梗塞后遗症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正常的运动功能的锻炼,对正常和和脑梗后遗症患者都非常重要。本研究表明脑梗患者在家属和医师监督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行走功能。也有证据表明,即使是脑梗后遗症多年的患者通过功能锻炼,能够重新恢复基本的运动技能。由于脚踏车和平地行走锻炼涉及重复运动,这样可促进脑梗后遗症患者锻炼瘫痪的肢体。这个结果与梗死灶周围的脑组织可以代偿其部分功能的观点一致。

行走功能的恢复在任何中风康复计划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脑梗后遗症患者缺乏功能锻炼导致很多功能无法恢复,严重影响康复效果。脑梗后遗症患者不论卧床与否,进行运功锻炼能够显著改善其行走功能。有研究表明传统康复和运动锻炼能够协调促进脑梗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和心血管功能的改善。脑梗后遗症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自理,则可以减少家人的陪护负担和社会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后遗症患者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表明脑梗后遗症患者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功能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脑梗后遗症患者,进行很短时间的康复治疗(通常2-3月)后即停止。脑梗后遗症患者康复欠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对家属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制定一套经济、易于操作并能够在最大程度恢复脑梗后遗症患者功能的康复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制定了2套不同的康复方案(脚踏车和平地行走),并且评估脑梗患者的康复情况。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以往关于功能锻炼能够促进脑梗患者行走功能恢复的观点。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6MWD测试中我们是在室内进行而不是走廊;本研究样本量小,存在抽样误差的可能,我们下一步将本研究康复方案应用到社区并观察其疗效。在药物治疗和传统理疗的基础上,依据脑梗后遗症患者耐受力进行适度的脚踏车和平地行走功能锻炼,费用低,操作简单。易于在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农场地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Lemogoum D,Degaute JP,Bovet P.Stroke prevention,treatment,and rehabilit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J].Am J Prev Med,2005,29(5 Suppl 1):95-101.

[2] 谢仁明,陈红霞,何铭锋.腹针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2):181-182.

[3] Nair KP,Taly AB.Stroke rehabilitation:traditional and modern approaches[J].Neurol India,2002,50 Suppl:S85-93.

[4] 秦榜联.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症状及康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24):34-36.

[5] 陈杨芳.老年中风患者康复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09):794-795.

[6] Bonita R,Stewart A,Beaglehole R.International trends in stroke mortality:1970-1985[J].Stroke,1990,21(7):989-92.

[7] Takatori K,Matsumoto D,Okada Y,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physical function and arterial funct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chronic stroke survivors[J].Top Stroke Rehabil,2012,19(5):377-83.

上一篇:深挖物理习题 提高元认知能力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情感的渗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