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型性教育:让学生学会管理性

时间:2022-05-21 12:42:41

赋权型性教育:让学生学会管理性

编者按 中学时代是怀揣梦想、意气风发的年纪,也是性意识觉醒的阶段。在这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性观念的建立也至关重要。当下是性观念多元化的时代,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的青少年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中学阶段的性教育包括哪些内容,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性观念,这些问题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是每位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期推出方刚教授的文章,以期为教育者提供一种借鉴和思考。

今年发生的一系列青少年遭犯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对于性教育重要性的讨论。其中,加强学校性教育成为关注重点。

发生未成年人遭案是因为中国缺少性教育吗?笔者认为,其实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从来不缺少针对青少年的性教育。现实情境中的不讲性、回避性、简单粗暴地禁止中学生恋爱等,这些都是性教育,只不过是“坏的”性教育。性是青少年成长中必然接触到的内容,回避性本身就是一种性教育,它在暗示青少年:性是羞耻、见不得人的,不能公开谈论;同时也在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让他们通过网络等方式去探索性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是鱼龙混杂、不负责任的。青少年需要的是“好”的性教育,也就是系统、正规的性教育。

性教育是一个国际性话题。围绕着性教育,国际社会在过去60年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与流派之争。世界卫生组织的《欧洲性教育标准》中,将当今国际社会的性教育模式归纳为三种,分别是:禁欲型性教育、综合型性教育或全面型性教育、整合型性教育,并且对上述三种性教育模式进行了评述,其中指出:禁欲型性教育是“首先关注,或排除婚前,被称为‘如何说不’或‘守贞’教育”;综合型性教育是“将守贞作为一个选择,但也关注避孕”的教育;而整合型性教育包括综合型性教育的内容,但“把它们纳入个人的性发育和成长这一更宽的视野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

在这三种性教育理念中,禁欲型性教育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无效,甚至有害的;综合型性教育有一定效果,但也不理想;整合型性教育在预防性病、艾滋病,避免意外怀孕等方面的效果被公认是最好的。

笔者在近年推进中国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赋权型性教育”的理念。赋权型性教育强调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能力与资源,使其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并且有能力承担责任。正如笔者一再强调的,性教育是保护而不是禁止,是给予而不是剥夺,是赋权而不是夺权。赋权型性教育的目标在于青少年的整体成长,这与整合型性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

赋权型性教育中的“性”不是纯生理的sex,而是sexuality,这一词汇强调的是将“性”视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影响到多种因素的社会建构对象,是从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等角度综合地看待性。为了强调社会性别的重要性,我们有时也将社会性别单独列出来,即“性与性别教育”(sexuality and gender education)。所以,我们倡导的性教育不只是生理知识的教育,也不只是防止犯的教育,而是同时包括性别平等、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等内容的全面教育。这样的性教育,关注的是受教育者处理自身问题能力的整体提升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的成长。

有些人说,因为不想让青少年怀孕,或感染性病、艾滋病,所以要进行性教育。这个说法没有错。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发明了性病、艾滋病疫苗,是否就不需要性教育了?教师和家长不可能永远盯着孩子,他们迟早会去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而这种与性相关的能力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赋予的。所以,教育者应该让他们先学会尊重,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爱护自己和他人。这就需要我们在性教育中进行“赋权”: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性,学会了解和尊重生命,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并且能够承担责任,这应该成为性教育的目标。这样的性教育,应该被视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

在推进性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用赋权型性教育理论分析当下的中学性教育,笔者认为某些传统的性教育观念急需推倒重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宣扬性恐惧教育

在以艾滋病为主题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大谈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教育学生通过“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来预防艾滋病。一篇教案这样写道:“一个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这是严峻的事实。”其实,这是错误的教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前提是保证充足的医疗支持和没有社会的歧视与偏见。此类教学几乎完全忽略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文关怀和反歧视等内容的讲解,完全是以艾滋病为依托进行的性恐惧教育。

我们认为,艾滋病教育除了讲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以及预防等基础知识外,重点应该在于扭转其污名化的倾向,让学生懂得关爱、尊重和平等,而不是利用艾滋病恐吓青少年不要有。

与此类似的做法是利用“避孕”教育对婚前进行恐吓。此类教学中一般都会讲怀孕、堕胎的可怕,实则是偷换概念,仿佛只要有了,就一定会怀孕、堕胎,甚至一定会感染性病和艾滋病。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性教育其实就是臭名昭著的“守贞教育”。我们主张,性教育应该倡导青少年做出安全、负责任的行为选择。

2. 一元化的爱情观教育

青春期恋爱主题的教学目标往往定位在“防止‘早恋’,学会理性拒绝”“认识青春期恋爱的危害”等方面,这些显然都只是从恋爱的消极一面出发的。有些教师会向青少年灌输如“青春期的恋爱很难长久,不是完整的爱情”的价值观,大谈早恋的危害,其目的仍在于打压青春期爱情。爱情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教学中应该体现对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尊重,而不是一味从成年人的价值观进行判断,更何况成年人的爱情同样很难做到“完整”和“长久”。

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证明“早恋”的不好,会强调“真正的爱情”是如何美好的。在当今“忠贞爱情”受到极大挑战的社会大环境下,一些爱情教育仍旧在大讲“真爱”,强调“永不分离”“至死不渝”等。进行浪漫化的爱情教育只能让青少年对爱情抱有过高的幻想,爱情本来就有得有失,失恋也是人生很重要的经历,告诉学生爱情的真实性才是当今的性教育应该做的。

“把爱情作为婚姻的准备”的观点,也是我们必须摒弃的。有的教师在进行恋爱教育时,提出要“为恋爱、择偶、婚姻家庭生活作好准备”,而人类的情感是多样和复杂的,也绝不会每一次恋爱都走向婚姻。还有一些人仍旧把“婚前”作为一种不道德、不健康的行为来讲授,这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属于“守贞教育”模式。

3. 性别刻板印象教育

目前多数性教育教学中缺少社会性别视角。如一节社会性别课的教学目标是“保持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一致性”,其教学设计中提到:“保持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一致,最初承担这一重任的家长最好在孩童时就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国际社会主流的性教育理念是要给青少年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尊重他们发展的主体性,而不是顺从于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硬要把他们从小培养成主流社会所期望的性别气质。

在专门针对青春期女生预防犯的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师将性骚扰描述为“男性的猥亵的语言和行为”,并让女性注意着装来保护自己,这就假定所有男性都是潜在的性骚扰实施者,反映出对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对男性的歧视。这种观念把女生当成中唯一的受害者,忽视了男生也可能是性骚扰的受害者,而且几乎没有人涉及同性间的性骚扰,这显然是有失全面的。

4. 异性恋霸权式的性教育

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爱情教育,几乎所有的教师在授课时都是以异性恋为载体,丝毫没有提到同性间的爱情。以性别平等为主题和针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教学设计,则只谈男女两个生理性别的性别气质,忽略了跨性别的存在。

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异性恋霸权主义的特点,说明教师缺乏对于性多元人群的认识和敏感性。而教师的这种认识和敏感性又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青少年是否能够从小建立对性多元人群的尊重。

性教育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人类性与性别的所有知识与观念,在参考国际性教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笔者认为中学性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身体与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的身体发育,遗精、月经等性知识,建立对于身体的自信,如何对待、性幻想、性梦等现象,怀孕、流产的知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等。

2. 防范害教育:包括识别不同形式的性骚扰,掌握应对性骚扰与害的方法,不对他人实施性骚扰与害,受到性骚扰与害后的应急处理及心理疗救,家庭暴力的应对等。

3. 恋爱教育:包括如何处理一份爱情,如何处理单恋、暗恋、三角恋、忘年恋等,失恋的心理疗救,友谊与爱情、学业与爱情的协调,如何与教师或家长沟通自己的爱情,择偶观的建立等。

4. 社会性别教育:包括性别多元的知识,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质疑,挑战男女不同的性道德标准,性别与择业的关系,公共空间的性别建构等。

5. 亲密关系多样性的教育:包括鼓励学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和接纳当事人自主选择的、不侵犯他人权益的亲密关系等。

6. 性多元与反歧视教育:包括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对待性工作者、色情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性少数群体、跨性别等一切性的多元存在的内容。

上述性教育内容,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渗透。这里以恋爱教育、社会性别教育为例进行说明。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恋爱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在中国,更有“早恋”一说,并遭到教师和家长的“严防死守”。在恋爱教学中,我们不会致力于“教育”青少年不谈恋爱,而是致力于让青少年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致力于爱情观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更新爱情至上的观念。这种观念对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影响非常大。其结果便是许多女生将爱情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旦失恋就难以承受,一些女生甚至选择自杀。这样的爱情教育也将女性推向私领域,强调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爱情、婚姻、家庭,这对于她们社会性别角色的成长,对于她们的人生自主,都可能是有害的。

我们倡导的爱情观,应该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爱情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为爱情牺牲自己生命中其他的价值;有爱情就难免有失恋,失恋有助于理解爱情,促进成长。

二是更新情爱只是异性间情爱的观念。虽然在学生中异性恋占多数,但并不足以成为我们回避同性恋的理由。异性恋与同性恋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情,处理与面对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

此外,在社会性别教育方面也缺乏赋权的理念。如果说今天中国的中小学校园里完全没有性别教育,似乎是不公正的。错误的性别教育从来不缺乏,但我们倡导的不是“拯救男孩”和“塑造淑女”式的性别教育。如果社会和学校教育在不断地告诉学生们“男生应该怎么样,女生应该怎么样”,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要反对的性别教育。

男生如何、女生如何的教育,是在强化社会性别角色的刻板模式,其结果便是对不符合这一模式的男生或女生产生歧视与偏见。校园中那些柔弱的男生以及那些淘气的、锋芒毕露的女生,因为不符合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有可能被老师和同学所排斥。如果是美好的品格,就不应该分性别,男女都应该具有。比如勇敢、刚强可以是女性的品格,而温柔、细心也可以是男性的品格。

以幼儿园缺少男教师这一现象为例,现在支持增加男教师的主流声音是:因为幼儿园没有男教师,男孩子们整天和女教师在一起,都不像男孩子了,所以要增加男教师。这是错误的性别主张,是在强化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我们也主张幼儿园增加男教师,但是目的是为了打破社会性别分工的刻板印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少让小朋友们知道男人也可以从事“女性职业”。这就是从小进行的社会性别教育。

理想的性教育不是建立在一种激情之上,而一定是基于人类近百年性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的现状,审慎、持续推进的。在缺乏完善支持体系的前提下,在各种岗位上坚持进行性教育的教师是难得可贵、令人尊敬的。正是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的性教育艰难起步。一起努力,相信性教育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 下一篇:基于标准,源自心灵